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探究

2018-07-21 03:18李洪臣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体育课

李洪臣,毛 岩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海城 130031;2.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要求。一些高校在日常教学还没有从以往的传统教育思维中跳出来,重视文化学习,忽视体育的情况时常存在。体育课程在教学中循规蹈矩、应付了事的情况的存在,导致大学生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注重学习、沉迷于网络等导致身体素质每况日下,一旦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急火攻心时,疾病也随之而来。一些大学生不能够面对时,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重视体育教学需要高校认真思考,从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结合时代和大学生实际,从教学模式、内容、活动开展等诸多方面出发,开拓创新,让体育课程成为学生喜欢上,所教内容平时锻炼中用的上,让体育课程成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强有力的助力。

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思想作祟,轻视体育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成为教育中非常重视的事情,国家愈发重视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学,大学生步入高校校门后,家长和大学生都松了一口气,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上较以往努力的程度大大降低,体育锻炼几乎为零,体育教学几乎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思维观念扎根于高校教育者心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应付了事的情况很多。在教学中重视专业课学习,忽视体育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学创新点很少,提不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老师教学的热情。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体育课程成为一些高校教学中的“鸡肋 ”课程,没有在大学生成长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就业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是用人单位考核的内容,使得体育教学这个传统课程多年来不受重视,在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没有长足的发展。

1.2 体育教学模式的滞后,影响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高校中,专业课程方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从国家到社会、高校、教师、学生都不断探究深层次发展模式,找出推陈出新的切入点,期望在教学和学习上有所建树,走在专业领域的前列。而体育由于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和测评手段,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随意性较高,加之重视度不够,高校和教师思想上很容易产生惰性,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学任务,教学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结果无人去问津,教学模式延续以往,没有创新,提不起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大学生被动参加体育课程,加之教师上课的积极主动性不强,使得体育教学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3 高校体育考核缺乏综合评价,导致体育课被忽视

高校中体育课程考核基本上是体能测试和期末考试加上平时学生上课出勤率,平常体育课上的好不好基本影响不到,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忽视体育课,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即使上体育课也是为平常上课的基础分不过多丢失,能够有个好的平时体育成绩分。而体育课考试中“三步篮”、排球等考试许多高校往往要求学生能将球投入篮筐或将排球能够发出即可,要求宽泛,很容易做到,考核未对动作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们很容易得分。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开设,许多大学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上不上体育课,只是影响平时成绩,在体育课上学不到太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被忽视,体育课成为大学生教育中的“鸡肋”。

1.4 家庭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要求的弱化,是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因素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家长对大学生的要求极度弱化。大多数孩子去求学离家在外时,家长关心的切入点往往是吃的、穿的好不好,对孩子身体素质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已不再关注。许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依赖父母的成分较多,离开家后和家长沟通中很重视父母的叮嘱,吃得好、穿得好往往成为家长嘱咐的重点,几乎没有家长提及体育锻炼,有些学生因为不上体育课受到惩罚时,家长会用体育无用论开导学生,助长了大学生轻视体育课的思想,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导致大学生一旦在求学或走上社会中面对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时,体力上首先就吃不消了,着急上火诱发感冒发烧,影响学习和工作。

2 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转变以往体育教学理念,增加体育教学创新意识

通过体育教学为国家培养身体素质高、专业水平精、政治思想过硬的大学生,需要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将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体育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上,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以往惯性思维中跳出来。国家和社会需要重视体育教学,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对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意义作权威的解释,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方案,指导高校科学、有序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选择部分高校进行体育教学试点,财政部门对试点高校给与适当的资金支持,提高试点高校的积极性,试点中取得的经验通过组织座谈、研讨找出应用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强调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是今后大学生活乃至走上社会后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

2.2 锐意创新,改革以往体育教学模式

新时代,需要解放思想,摒弃以往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多引进大学生感兴趣、有竞争意识、体现团队合作意识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增强大学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参与意识。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多引入对抗性比较强的、团体协作体现团队意识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融入竞技比赛,让年轻的心动起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变大学生被动参与体育教学,成为主动参与体育教学中来。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仅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也能提高大学生积极向上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拥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通过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大学生对上体育课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体育课成为大学生活中喜欢上的课程之一,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体育教学,也为今后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平时强身健体找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为国家和社会提供身体素质过硬、经得起风吹雨打考验的人才。

2.3 改革高校体育教学考核方法,开展综合评价

改革高校以往体能测试和期末考试加上平时学生上课出勤率作为大学生体育成绩的方法。体育考核达标成绩和平常课堂出勤率作为一名大学生体育成绩的组成部分,体育达标中可以多设置一些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瑜伽等,大学生可以从中选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项目进行考试,在计算平时成绩时将大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竞技性体育活动和团队性体育活动计入其中,增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将大学生参与学校、省市、国家的体育比赛的成绩作为加分项,乘以确定的系数加入其中, 作为体育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教学为媒介,让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日常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在体育竞赛中表现突出、团队协作意识强的大学生通过校园媒体多宣传,通过挖掘和引导,将身体素质好、学习优异的大学生展示给大家,让大学生看到阳光向上、身心健康的大学生。通过榜样的作用,让大学生在心中对体育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发挥出体育教学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2.4 引导学生家长转变观念,将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项目

国家和社会通过体育部门倡导全民健身,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从政策制定、方案实施、媒体宣传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家长注重体育锻炼,家长重视了,在全民参与体育锻炼中,家长的思想导向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对体育课大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并在课堂上开拓自己的思维,在竞技和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体育教学实际,提出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好的意见和建议。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育场、馆,可以利用高校场、馆优势,提倡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开放运动场、馆,让周围的百姓锻炼有场地,邀请附近喜好体育活动的体育爱好者进行专业指导,利用提供大场地进行团体体育锻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体育锻炼成为新时代发展中的有力助力。对于高校对外开放体育场、馆,国家从财政资金上给予一定大扶持,调动高校开放体育场、馆的积极性。

3 结 语

体育教学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创新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高校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适合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高校在大学生教育中用于创新、敢于创新,走出一个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体育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课上的“意外”
锻炼
体育课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