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分析

2018-07-23 11:02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错颌切牙种植体

杨 艳

(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在正畸治疗中,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会引发反作用力。支抗是指能够抵抗上述反作用力的结构。有效的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外弓、J钩、Nance托、横腭杆、唇挡等工具对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进行支抗辅助治疗。但进行上述治疗对患者配合度的要求较高,从而难以保证治疗的效果[2]。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在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支抗疗法,此支抗疗法主要是通过与骨组织相结合实现固位(凭借嵌合骨组织的力度保证固位的效果),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稳定度高等优点。为了探讨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笔者对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错颌畸形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错颌畸形患者中抽选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1)年龄为11~27岁。2)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错颌畸形。3)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所选患者的排除标准:1)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2)有口腔正畸史。3)不注重口腔卫生。4)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2例,女24例,其年龄为12~25岁,平均年龄(17.2±0.8)岁;其畸形类型均为牙弓前突畸形。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5例,女21例,其年龄为11~26岁,平均年龄(17.6±1.0)岁;其畸形类型均为牙弓前突畸形。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正畸方案进行治疗。在进行正畸治疗前,对患者牙周、牙髓的炎症进行治疗,对其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进行平整处理。对其进行口腔X线检查,以明确其错颌畸形的具体情况。在患者牙周、牙髓的炎症明显改善后,对其进行正畸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将快速定型胶剂置于患者的牙齿上,告知其轻咬1~2 min。然后将定型胶剂取出,并将其制成牙齿模型。2)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托槽。协助患者佩戴托槽。对托槽进行粘结时,无需使用带环,并使其尽可能地靠近切齿方向。3)使用澳丝摇椅弓压低上下尖牙,然后连续向后结扎上下尖牙,并使用钛镍圆丝对其进行固定。使用滑动法对前牙进行内收处理。4)结合患者的适应度和牙周支持组织的具体情况对正畸力的大小进行调整。之后每隔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口腔X线检查,以了解其牙槽骨的重建情况。5)完成主动矫正处理后,指导患者佩戴合适的保持器。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进行治疗。进行基础治疗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为患者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和口腔全景片,以明确其错颌畸形的具体情况。在患者牙周、牙髓的炎症明显改善后,对其进行正畸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选用直丝弓矫正器对患者的牙弓进行矫正。2)将游离牵引钩置于其尖牙与侧切牙之间,同时使用0.025英寸×0.019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对游离牵引钩进行固定。3)在植入种植支抗钉前,为患者拍摄牙片,并为其选择合适的植入位置(注意不要损伤牙周支持组织和神经)。4)在治疗前,让患者使用适量的漱口水进行漱口。使用利多卡因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在麻醉起效后,用细黄铜丝在预植入部位做标记(通常以牙齿膜龈结合部位或距离牙根0.3 cm处作为植入部位)。5)植入种植体(植入角度应和骨面基本垂直,倾斜度不超过20°)时,可在牙槽处做1个小切口,以避免牙周的软组织在植入种植体的过程中被卷入牙槽。6)完成治疗后,将种植体支抗取出,然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和口腔全景片。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下中切牙角度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和正畸的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下中切牙角度差和上中切牙凸距差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正畸的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正畸成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正畸的成功率为73.9%(34/46),观察组患者正畸的成功率为93.5%(43/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452,P=0.011)。

2.2 两组患者正畸效果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下中切牙角度差和上中切牙凸距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8±0.3)mm、(20.5±4.4)°、(3.8±0.8)mm,对照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下中切牙角度差和上中切牙凸距差的平均值分别为(4.3±0.8)mm、(8.1±3.6)°、(2.5±0.6)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正畸效果的比较(± s )

表1 两组患者正畸效果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磨牙移位(mm)上下中切牙角度差(°)上中切牙凸距差(mm)对照组 46 4.3±0.8 8.1±3.6 2.5±0.6观察组 46 0.8±0.3 20.5±4.4 3.8±0.8 t值 27.783 14.793 8.817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矫治器促使牙周支持组织、颌骨周围骨缝或关节发生相应的改建[3-4]。错颌畸形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在对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支抗的稳定性和能否有效地避免其发生口腔感染[5]。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外弓、J钩、Nance托、横腭杆、唇挡等工具对接受正畸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进行支抗辅助治疗。但进行上述治疗对患者配合度的要求较高,从而难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微型种植体支抗由钛金属制成,其直径较小,能够植入牙根,且稳定性、舒适度、正畸承受力均较好[6]。同时,由于该支抗的体积小,在将其植入牙根时的操作空间较大。不仅如此,在取出微型种植体支抗时,只需进行局部消毒,即可将其安全的取出,且患者无明显的疼痛感。有研究指出,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错颌畸形的安全性较高[7]。刘守超[8]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较长的微型种植体支抗更容易与骨组织结合,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种植体的抗压力;若患者的各方面条件适合,在对其进行正畸治疗时可优先为其选用较长的微型种植体支抗。为了探讨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笔者对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正畸的成功率〔93.5%(43/46)〕高于对照组患者正畸的成功率〔73.9%(34/4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磨牙移位小于对照组患者,其上下中切牙角度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大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点。

猜你喜欢
错颌切牙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正常咬合与错颌畸形磁性覆盖义齿种植体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错颌畸形 不仅伤牙还伤脸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自贡地区学生错颌畸形调查与分析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