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2018-07-24 05:56范静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兴趣创新

范静

摘 要 随着现代多媒体教育在小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借助丰富的资源進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教育资源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也为学习者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 多媒体资源;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011-0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并明确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激发兴趣,培养创新。

随着现代多媒体教育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小学生对一切都存在着好奇心和新鲜感,从心理特点说,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动手,诱发求知欲望

由于低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的进行。在引导过程活动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如: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趣,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情趣、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玩具》(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1—5)时,就让学生在多媒体资源的乐园中,自己先数一数,再选择木棒摆一摆,整个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充分感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通过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因此摆法更是五花八门了。

二、尊重自主权利,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练习,促使积极参与,全面发展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新教材的每一课都为学生提供有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吸引每一位学生很快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学习,并在活动中加以指导。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情景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三、动手操作,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教师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如;学了三角形的拼组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摆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图形,并说说自己的构思和用到的哪些图形。

四、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地兴趣。如,在学习凑十法的加法计算时,让学生用小棒亲自摆一摆,找出进位加法的规律。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兴趣是学习中的活跃因素,引起兴趣的原因和激发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各种各样,关键还在教师的爱心,在教师的创造性,少年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他们健康的兴趣只要得到正确引导、热情关怀、精心培养,就一定能很好地发挥。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效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兴趣创新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