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2018-07-24 05:56陈业林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陈业林

摘 要 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对学生智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发现学生隐藏的内在潜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小组间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明显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還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然而在初中数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笔者就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相关问题,并重点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127-01

从目前农村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都应该能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就是照搬照用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经验。显然这一实践尝试中我们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忽略了教育地域不均衡差异性。不同地域的教育发展是不均衡的,我们在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必须结合自身学校发展现状来开展,完全照搬或套用只会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伦不类。因此,笔者个人试着从个人教学经验出发,谈一谈农村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

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浮华”背后的“沉默”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问题。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乃至不同的地方,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差,不管是从学生的成长环境还是个体本身特点来看,差异性非常大,这也就导致学生接受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参与度并不相同。不同学生之间学习基础和能力高低也各不同相同,很多教师在对学生分组时容易忽略这一因素,从而导致每个小组之间的水平差异参差不齐。有的小组全是学习能力强的;有的小组全是积极热情的;有的小组习惯沉默“冷静听课”。教师在上课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也是参差不齐的,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显然无法真正起到互帮互促,以优带差,共同进步的教学作用。

(二)内部分工不合理、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内部科学分工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但是从目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落实现状来看,很多课堂上依然缺乏明确的分工,导致合作学习成为小组内部的“一言堂”或者“一锅粥”,如此不仅挫伤了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没办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缺乏有效性评价。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传统教学中,教师尚且会在课后进行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及时点拨和评价。但是现实让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个性化点评,经常是三言两语总结概括即结束,没有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本身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比较自卑,自我认可度较低,如果再脱离了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学生很难真正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课堂积极性。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构建策略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分组时候,应该立足于学生本位,对班级里面额的学生有一个综合性质的了解,尽量的保证每个小组当中都具有不同层次与等级的学生,人数最好控制在4--6人左右。

合理分工就需要我们选拔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灵魂人物,小组长。组长可以学生组内只有推荐,也可以由教师选择,尽可能任命性格外向、负责、善于领导的人为小组长。然后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分配组内成员的角色和任务,通过角色分工使性格互补、能力互补、方法互补,以达到最后学习成果共享的目的。

(二)目标明确,合理设置任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当中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这一个方法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应用教学方法。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仅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要立足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合理地设置教学任务,科学地制定学习目标。例如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兴趣,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高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任务一: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几条对角线?(设计目标:从简单的四边形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二:他们将四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形?(设计目标:鼓励学生思考,体验学习的乐趣)

任务三: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设计目标: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构建合理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还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因此评价也应该是对整个团队进行评价,而不是个人。对于此,笔者以为我们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评价、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几种方式,组间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组内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互相帮助;教师评价则是客观公正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总结归纳问题,以为下次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模式。但我们在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切记“邯郸学步”,必须灵活地运用,科学地落实,如此方可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时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26).

[2]丁七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探析[J].知识文库,2019(0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