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2018-07-24 05:56高丽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语文味语感词语

高丽

摘 要 在我们学区开展的小学语文网络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整节课都是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的。而实际上,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即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语言教学上来,也就是要有“语文味”。那么,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讨论,不断尝试,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语文味;品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192-01

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通过阅读培养语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进行比较、揣摩、欣賞中逐渐积累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字、词、句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

一、培养语感,体现“读味”

如我在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在朗读体会句子“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时,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感受用词的。师:句子中为什么用“抽出”呢?用“长出”不行么?甲生:我觉得树木发芽的速度特别、特别快。乙生:我觉得树木是迫不及待长出来的。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生朗读。师:还不够快,能再快一点吗?读出树木发芽的迫不及待。在这里,教师在理解重点词“抽出”后,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感受“抽出”与“长出”的不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品味”活动中感受了语言运用的准确。

要想用朗读培养语感,还要训练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文句的思想内容读出语句的感情。如我在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导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读时,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小鹿的喜爱之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感情朗读指导。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愈发深刻。

二、重视品读,体现“品味”

理解语言是学习语言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理解语言是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有效积累,灵活运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的标准,学生在习作当中词汇贫乏,表述不清其实就是学生对词汇没有真正理解,对阅读者来说,已经掌握的词语,如果不能放入具体语境转化为文意,是难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思想的。如陈社朝老师在教授的《自然之道》一课中,对于“愚不可及”一词的理解,老师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及”,通过字典中“及”的解释即比得上,初步理解了“愚不可及”的字面意思是: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在这里教师明确地介绍了解词的一种方法,即抓住词语当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在初步解词的基础上,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词语的表面意思上,而是随着课文内容理解的推进,用课文中的事例进一步解读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愚不可及”的,让学生对词语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三、积累运用,体现“写味”

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写味,首先要被提及的就是“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成就了写作,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积累方法和习惯,阅读教学应该通过针对性的圈点标注、仿写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如马广朝老师在教授《和时间赛跑》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描写“时间过去了,事物就不会再回来了”的相关句子,如:“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再飞过这条路线,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在朗读体会这些句子后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关注课文的文本表达方式,仿写的安排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表达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习作进一步得到巩固;仿写的训练形式为学生的写话训练设置了坡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句子写生动。优秀的写作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后,照着样子仿写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当然,一篇课文内含的语文知识或方法往往是包罗万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应该体现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更应该体现在这篇课文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针对课文特点选择出这个年级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并且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教学生学会。

参考文献:

[1]陈淑敏.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宁夏教育科研,2010(02).

[2]吴振清.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01).

猜你喜欢
语文味语感词语
找词语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