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18-07-24 05:56苏海梅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能力提高

苏海梅

摘 要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思维、感受美好事物的重要途径。通过正确的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小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够有效进行阅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办法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是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207-01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大方面,而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之后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所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而巧妙利用课前三分钟,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朗读课文,激发阅读积极性

阅读要从朗读做起,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明确地表示有感情的朗读,会使学生在不自觉间融入到文章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描述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所以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利用朗读课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课文阅读方法,最基本的要求是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要能够让别人听得到、听得清。然后就是要求在朗读的时候使用普通话,采用正确的断句,有感情的朗读。在人物对话朗读时,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语气要有轻重缓急。课文的朗读可以渗透到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内进行常态化的锻炼。在课前三分钟最初实施阶段,学生没有经历过当众表演,难免有胆怯现象。在此阶段,可以选择一些学习比较优秀、胆子比较大的学生先参与活动,并且在班级文化墙上贴小红花给予奖励。因为朗读课文比较简单,只需要课前学生读熟、把握好节奏和感情即可。在奖励制度的影响下,很快其他同学也踊跃参与了进来。

二、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当同学们熟悉了上台朗读,克服了胆怯心理以后,就可以进行讲故事环节了。三分钟讲励志小故事、成语小故事,经典小故事,故事本身就是小学生喜欢的事物,让学生亲口讲述出来,拉近学生与文学的距离。教师可以按座位让学生分组,每个周末教师布置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根据主题来选择故事内容。为了讲出精彩的故事,同学们课前做了好多功课,阅读相关书籍、寻找相关素材,阅读面越来越广。为了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课下同学们也一遍一遍地练习,表情、动作、语调,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提高。在一次次的渴望中,在一次次的掌声中,同学们在不断进步,语言表达得越来越流利,故事情节叙述得越来越清晰。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然而在此环节中容易出现几个问题:一方面,每个小组总是一两个优秀的同学上台讲,而剩余同学成了观众。第二方面,有的同学故事讲得不精彩,课下同学乱哄哄。第三方面,时间把握不准确,容易超时。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积极干预,在小组上台讲故事的前两天,让组长向教师汇报上台人员名单和讲故事内容,教师提前看一看演讲效果,给予指点。成立评委会,评委会一方面是为演讲同学的效果打分,一方面监督台下的听众,对于不认真听、说话的小组给予减分。讲故事点亮了语文,故事之花开遍了校园,学生们脸上越来越多地洋溢出自信的笑容。

三、知识竞赛,促进古诗词阅读

古诗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内容,小学生对古诗文兴趣较低,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古诗文比赛,促进古诗文教学的开展。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兴趣培养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了解作品背景。在学习古诗文之前的前三天,就让学生从网络搜集与作品相关的内容,如作者情况,诗文产生的社会背景,诗文涉及的人物或者景物。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介绍内容让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进行介绍。这一环节既让学生了解了古诗文的内容,也让他们深入地理解了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杜甫的《春望》,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捕,在长安城里,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伤感,所以诗人的忧国思家之心就跃然纸上。

第二阶段背诵、感情朗读阶段:熟读古诗文,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文,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文含义,体会作者情感。古诗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节奏鲜明、用词精简,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旋律美、文字美。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旋律和节奏。课前三分钟的朗读和背诵,离不开课下的反复训练。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最优异的一面,课下会下很大的工夫朗读,这样就促进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有利于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語文沉积,提升人文素养。

第三阶段:总结提炼阶段。当诗文熟读理解以后,要进行提炼总结,对诗文里精髓进行提炼,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总结。古诗词用词精简、干练,里面好多精妙的字或词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让学生介绍自己找到的关键字、词,表达了什么含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精细理解古诗文,切实感受古诗文的精妙之处。如陶渊明的《饮酒》有“心远地自偏”一句,一个远字,刻画了诗人从容休闲的精神状态,抒发了作者远离尘嚣,喜欢恬静的思想感情。

总之,课前三分钟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教师按步骤、按计划,长期坚持下来,对于低年级阅读能力的提高帮助是很大的。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对他们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了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能力提高
抓关键 提高小学阅读质量
小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之“朗读、默读、诵读”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基于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漫谈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孙凤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