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2018-07-24 05:56刘芬
读写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低年级

刘芬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要认真贯彻和执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课程提倡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教学的目的之一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信息;处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245-01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课程的实施要课程的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一线教师是政策的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師要遵守新课程改革,将政策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

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没有自己的方法和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如何从题意中有效获取数学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一、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低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学习数学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教师着重挖掘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熟悉的现实事情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从而从内心深处产生想要学习数学的欲望。所以教师教学能力不仅仅是会课本内容,也要有有效手段变通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充分生活化。同时也要善于培养学生用探究的眼光看待生活,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

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受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限制,他们不会读题,不能够准确地把握题目的条件和需要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要求的目标,这比单纯教给学生读题效果要好很多。因此,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出学生能够快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加强阅读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数形结合,分析数学问题,获取数学信息

“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现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从图形中获取数学信息。例如,一年级的课本多穿插实物图,实物图具有直观性,教师引导学生可以直接得到相关的数学信息。而随着知识的深入,到了二年级学生就考试接触线段图,线段图较实物图要高一个层次。通过图形,可以将文字表述的题意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便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运算,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隐蔽的关系明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教学实践表明,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最本质的思想就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构建一个能够表达题意的关系图,从而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解题思路,用图形的主观性特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反复阅读,分层理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当作是学习的机器,教师一贯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记忆为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教师要随之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能重视如何解题,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理解题意的培养。培养学生自己说题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实践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阅读题意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叙述题意,让学生在叙述过程中,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效果显著。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缺乏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得设计好恰当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寻求答案,然后再引导学生将答案串联起来,使思维条理化。学生自己叙述题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学生会出现一会说这,一会说那的情况,教师要注意引导和训练。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就会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出数量关系式,最终解决问题。

四、提倡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维

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不是唯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倡导一题多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进行多方的探究和尝试,找到不同的解决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给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发挥,积极探索寻找解题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和指挥者,以及维护者的身份,在学生遇到困惑、思路出现偏差的时候,给予及时纠正与点拨。探究结束后,教师要重视学生意见的汇总,不要急于给出答案,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改正。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会用线段图、范围图等方法帮助自己理解题意、理顺思路;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数学知识的运用意识;让学生多方探索,培养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小组合作。最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感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让他们从内心爱上数学,进行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低年级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培养初探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情感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
教你一招上好低年级体育课
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