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8-07-28 15:21陈沐李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议现状

陈沐 李娟

摘 要:近年来,我县水果产业发展迅速,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山地农业发展,促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现就我县水果产业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桐梓县水果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水果产业;现状;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水果产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按照“建园上规模、管理上水平、营销促增收”的发展思路,调优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管理水平,全县水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五年来,全县水果面积增加近10万亩,以年均2万亩递增,呈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逐渐形成、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体系逐步健全的良好格局。

一、產业现状

我县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种植的水果品种繁多。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投产面积6万亩,产量27948吨。主要品种有桃、李、梨、柑橘、樱桃、苹果、杨梅、猕猴桃、葡萄、枇杷、蓝莓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李子2.6万亩、柑橘2.1万亩、桃子1.8万亩、樱桃1.2万亩、梨1.1万亩。

1.产销规模。据行业调查,2017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投产面积6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2.1亿元。;投产面积5.6万亩,产量27948吨。主要目标市场为重庆、贵阳、遵义等大中城市,销售模式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城乡集贸市场,龙头企业、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营销大户、链锁超市及零售商为网络的市场体系。

2.经营主体培育。全县水果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共151家。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水果种植经营主体10家,500亩以上的水果种植经营主体22家,3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52家,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96家。主要发展模式以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公司+大户等多种组织形式,通过以点带面,引领全县水果产业发展。

3.品牌打造。通过标准园创建,生态化栽培技术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果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无公害、绿色水果认证增长较快,多个水果品种通过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正着力培育“新站椪柑”、“松坎白花桃”、“太白酥李”、“玛瑙红樱桃”、“官仓梨”、“黄金蜜柚”等地方特色品牌。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县水果产业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落后的发展理念和薄弱的产业基础,严重制约了水果产业的发展。

1.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县果园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绝大部分果园建在坡度较大的荒山荒坡,交通条件和水利设施薄弱,果园排灌系统、运输道路、机械化程度、果品贮藏、商品化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管理成本高。

2.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建园的种苗、肥料等物化补助,每亩补300-700元,建园补助不足总投入的10%;市县后续管护资金投入有限,建园后至挂果期间的后续管护靠业主自身投入,由于生产投入成本增长快,农户投入能力有限,导致管理不到位,投产年限拉长,达不到预期目标,“建园-毁园-再建园”的恶性循环不同程度存在,果园产量低、质量差,严重影响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果业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装备落后,品种结构不合理,低产果园面积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服务体系,生产中缺少技术依托,大多还是靠业主自身摸索,现有技术力量无法满足当前水果产业发展需求。

4.产业化水平不高。果品贮运、保鲜以及商品化精深加工处理水平低,缺乏农业龙头带动,生产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品种、技术和投入难以统一;面对大市场,各自为战,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薄弱。

5.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民信息闭塞,商品化意识淡薄,种植比较盲目,阶段性、区域性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致使果品价格“贵贱两重天”,给种植户造成损失。

三、建议

1.完善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设立果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保险补助等方式引导果业发展。同时健全果业生产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制度,提高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保障果业稳定、持续、高效发展。

2.强化配套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好病险水库、池塘,解决基地灌溉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城乡道路建设和机耕道建设,疏通果品运输渠道。完善水果的贮运系统,提高保鲜能力,大力发展水果精深加工,提高果品商品化处理水平。

3.强化技术支撑。在关键季节、关键环节召开技术培训会,聘请相应领域的专家亲临田间地头指导;选取具示范带动的经营主体到县外、省外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开拓视野,加强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拓宽销售渠道。一是缩短营销渠道,走超市化和企业化的道路;二是开展网络营销,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商销售模式。三是依托乡村旅游,打造休闲 + 观光 + 采摘的新型销售模式。同时借助电视、报纸、互联网、微信等媒体中介,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力。

5.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统筹安排生产,加大对果品质量的监管,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运作,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加强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刘平,曾明,文泽富.重庆市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业,2010.

[2] 刘元标,陈经国.贵州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5.

作者简介:陈沐(1982-11—),男,汉族,贵州桐梓人,农艺师,大学本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