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紫菀组织培养研究

2018-08-02 10:36娜,程磊,孟肖,姚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升汞根状茎紫菀

陈 娜,程 磊,孟 肖,姚 洁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亳州,236800

紫菀为常用中药,具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的作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干燥根和根茎[1]。紫菀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深入产地调研紫菀仅有亳州、安国两地栽培生产,对紫菀基源形态鉴定发现,两地紫菀同为菊科紫菀属植物,繁殖材料为地下根状茎。由于长期采用根茎繁殖,出现了品种退化、紫菀酮含量达不到药典标准的现象。查阅国内外文献,目前多数学者关注紫菀酮和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2-3]及药理药效方面的研究[4]。关于紫菀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紫菀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以期获得试管苗后进行脱毒培养,改善紫菀品种退化、质量下降的现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供试亳州地产紫菀采集于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用植物园。所述材料经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程磊副教授鉴定,为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

1.2 方法

1.2.1 无菌苗的获得

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带芽根状茎(图1),截成2 cm左右,去除叶柄残基,流水下冲洗2 h,通过查阅相关文献[5-6]后,分别在75%的酒精和0.1%的升汞中处理(处理时间见表1),无菌水冲洗4遍后,切去根状茎两端和芽头底端褐化的部分,接入灭菌后的MS培养基,每瓶接种2段,每个处理接种20瓶,培养10 d后,观察统计污染率和死亡率,为了获得大量的无菌苗,本实验重复3次,统计结果取3次的平均值。

表1 紫菀根状茎在升汞和酒精中处理的时间

1.2.2 紫菀试管苗的增殖培养

将获得的无菌侧芽从根状茎上轻轻切下,除去基部的愈伤组织,接入增殖培养基,每瓶接种2棵。增殖培养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蔗糖25 g·L-1、琼脂粉8 g·L-1及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见表2),pH调至5.85,培养14 d后观察增殖情况。

1.2.3 紫菀试管苗的生根培养

选择健壮的试管苗,切去基部的愈伤组织或褐化部分,接入生根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25 g·L-1,琼脂粉8 g·L-1,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见表3),pH调至5.85,每瓶接种10棵,每个处理接种5瓶,14 d后统计生根情况。

图1 无菌丛芽的获得

编号6-BA/mg·L-1NAA/mg·L-1编号6-BA/mg·L-1NAA/mg·L-111.00.122.00.133.00.141.00.552.00.563.00.571.01.082.01.093.01.0

表3 生根培养时激素的种类和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消毒时间对紫菀根状茎和芽头的影响

不同的消毒时间处理后,供试紫菀的根状茎污染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异。在酒精消毒时间一定时,随着升汞消毒时间的延长,紫菀根状茎的污染率降低;在升汞消毒时间一定时,随着酒精消毒时间的延长,死亡率明显升高。培养6~7 d后,未污染和死亡的根状茎萌发出芽,在10~20 d开始出现叶片,在20~30 d叶片达到3片。从统计结果(见表4)综合考虑污染率和死亡率,最终选择75%酒精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紫菀根状茎污染率为32.5%,死亡率为37.5%,而且后期能进行正常生长。

表4 污染数和死亡数的统计

2.2 不同激素组合后对紫菀无菌苗增殖的影响

经观察发现:不同浓度组合的6-BA和NAA对紫菀试管苗增殖的影响不同。当NAA浓度为0.1 mg·L-1时,试管苗增殖不明显,相对于NAA为0.5 mg·L-1时的试管苗生长缓慢,接种的部分芽头形成多个芽,但部分褐化死亡。随着两种激素浓度的升高,形成丛生芽的数量增加,当NAA浓度达到1.0 mg·L-1时,部分试管苗基部形成了愈伤组织,而且形成的愈伤组织很难分化,尤其在6-BA浓度达到3.0 mg·L-1,NAA浓度达到1.0 mg·L-1时,部分试管苗开始玻璃化,停止生长。根据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情况,最终确定MS+6-BA 2.0 mg·L-1+NAA 0.5 mg·L-1+蔗糖25 g·L-1+琼脂8 g·L-1为紫菀试管苗最佳的增殖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丛芽增殖后生长旺盛。

2.3 生长素对紫菀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通过生根实验发现,紫菀的试管苗生根容易,不添加任何生长素的情况下,试管苗培养14 d后即可生根,但是形成的根比较细,色白。当同时添加NAA和IBA各0.5 mg·L-1,培养一周,有部分根从试管苗基部冒出,相对较粗壮。但同时使用1.0 mg·L-1的NAA和IBA,试管苗基部形成很多的愈伤组织,部分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此种根不能供给植物营养。综合上述情况,最终确定MS+IBA0.5 mg·L-1+NAA0.5 mg·L-1+蔗糖25 g·L-1+琼脂8 g·L-1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

3 总结和讨论

本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亳州地产紫菀的试管苗。通过实验筛选,确定了紫菀根状茎适宜的消毒时间为75%酒精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蔗糖25 g·L-1+琼脂8 g·L-1和MS+IBA 0.5 mg·L-1+NAA 0.5 mg·L-1+蔗糖25 g·L-1+琼脂8 g·L-1。同时,研究发现,紫菀地下根状茎的取材时间与消毒时的死亡率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本研究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实验分别开始于2017年3月和2017年4月,紫菀地下根状茎活力低,消毒时很容易死亡;第三批实验开始于2017年5月初,此时气温回暖,地下根状茎活力强,生长活跃,同样的消毒时间处理后,成活率高。紫菀植株全体被白色柔毛,用叶片做外植体消毒困难;用根状茎做外植体时,取材时间过早,活力低,不宜萌发;取材过迟,芽头变白色,细弱,消毒时易死亡。因此,选择适宜的取材时间是建立无菌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组织培养培过程中,首次消毒成功后,虽然获得了无菌芽,但后期有一小部分植株叶背及芽头顶端极易出现团状的白色毛,停止生长;而且部分苗在无菌培养的过程中极易感染细菌,推测紫菀体内可能存在内生菌,但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猜你喜欢
升汞根状茎紫菀
禾本科草本植物根状茎发育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不同消毒处理及保存时间对蝴蝶兰外植体脱毒效果的影响
畲药铜丝藤植物根和根状茎部位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紫菀浸出物及主成分含量的影响△
银杏幼胚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
止咳通便话紫菀
影响野生毛葡萄种子灭菌效果和发芽率的相关因子研究
八角莲不定芽的快速培育
菊科紫菀属3种植物的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