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科教学的序贯病案教学效果分析

2018-08-09 03:00王小勤蒋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病案儿科

王小勤 蒋焰

在医疗活动中,病案主要用来记录患者真实情况,对学生进行序贯病案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医疗行为的认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还对学生专业修养及职业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提高整个医疗队伍水平[1]。为了使实习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在2016年4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儿科实习生70例,分析基于儿科教学的序贯病案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儿科实习生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中,男4例,女31例,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7±1.6)岁。观察组中,男3例,女32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9±1.5)岁。学生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将病例进行分组,首先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教材等进行学习,指导学生查房,然后带教老师通过病例诊断进行示范性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提问,然后带教老师一一解答学生的疑惑[2]。

观察组采用序贯病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详细内容:(1)做好授课前准备工作,带教老师将教学特点及学生特点相结合,准备一些较为合适的案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病例结合起来讲解[3]。(2)课后要对最新儿科技术级相关病例进行查阅,在此过程中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并将这些问题打印出来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翻阅,如果遇到疑问,可以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解答疑惑[4]。(3)带教老师在平时要多注意收集一些特殊的病历资料,在给学会上课的时候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讲课时,带教老师可以将准备好的病例引出来,根据患者健康问题,按照客观资料、主观资料、评估、计划的方式,将病例发病原因、机制、症状、治疗方法等向学生进行讲解[5]。针对带教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带教老师引导学生将讨论的重点放在疾病的诊断级治疗上。讨论结束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发言及意见给予中肯的评价,最后进行归纳总结[6]。在总结过程中,要对发言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也要讲不正确的地方指出来,提高学生发言积极性,引导学生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讨论过程中要注意病例及教学内容的结合,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7]。内容结束后,带教人员可以将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最新治疗方法告诉学生,提起学生好奇心,使其对病例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8]。

1.3 观察指标

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团队合作评分、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团队合作评分对比

观察组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及团队合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对比

观察组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团队合作评分对比(±s,分)

表1 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团队合作评分对比(±s,分)

组别 实验操作评分 报告撰写能力评分 团队合作评分对照组(n=35) 74.73±3.58 75.69±3.91 82.52±7.11观察组(n=35) 88.59±4.79 86.57±3.93 91.33±5.82 t值 13.711 8 11.610 7 5.672 5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表2 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对比(±s,分)

表2 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对比(±s,分)

组别 见习阶段考试成绩 实习阶段考试成绩 总成绩对照组(n=35) 81.25±6.87 74.75±8.31 79.16±7.61观察组(n=35) 88.24±6.73 84.61±7.49 87.39±7.60 t值 4.299 9 5.214 1 4.527 0 P值 0.000 1 0.000 0 0.000 0

3 讨论

病案是一种医学信息的重要资源,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记录,它为临床、科研、教学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9]。病案是对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病案教学,能让学生意识到病案的重要性,学习病案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8]。

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序贯病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及团队合作评分高于对照组,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多发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工作中,儿科病案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能让学生在病案中开发利用病案信息[7]。病案教学能使学生发挥自身自身主观能动性,利用创新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将所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会融会贯通,深入的了解级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10]。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11]。应用序贯病案教学模式进行儿科教学,将复杂的医学知识通过病历通俗易懂的讲出来,打破了学科界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12]。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文献及资料,增长了更多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使自身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变成更加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所以,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序贯病案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技能,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能力,保证教学效果,将其有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病案儿科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跳过去
斯诗私塾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