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治疗及预后分析

2018-08-09 03:00崔继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阿托品灌流有机磷

崔继忠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中毒类型,据统计,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超过9万人[1]。重症有机磷中毒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常合并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需要尽快实施抢救,包括及时、彻底洗胃、选择合理的急救药物等,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85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44例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19~63岁,平均(38.26±4.39)岁,中毒至抢救时间20 min~9 h,平均( 3.11±1.23) h;对照组41例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19~66岁,平均(38.72±4.53)岁,中毒至抢救时间25 min~10 h,平均(3.21±1.31)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洗胃及药物治疗。对神志尚清者,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 帮助患者清理口鼻分泌物,对呼吸麻痹者给予气管插管;对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处理,对痉挛者,给予镇静剂。药物治疗包括:将阿托品200 mg加入50% GS 60 ml中静注,10 min后静注10 mg,阿托品化后静注5 mg,1次/10 min。地塞米松50 mg静注。解磷定注射液1 g加入50% GS 40 ml中静注,1次/6 h,连续治疗24 h。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方式。定时监测患者水、电解质、心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于股深静脉置留双腔导管,使用炭肾,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 ml后行灌洗治疗4 h,连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GCS评分标准[2]:重度、中度、轻度昏迷分别为3~7分、8~11分、12~1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用药量、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GC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第1天GC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n(%)]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n(%)]

组别 住院时间(d) 阿托品用量(ml) 死亡例数 治愈例数观察组(44例) 13.21±2.96 162.54±32.35 1(2.27) 42(95.45)对照组(41例) 19.37±3.11 245.32±37.05 7(17.07) 32(78.05)t/χ2 值 9.280 10.992 5.453 5.709 P值 0.000 0.000 0.020 0.017

表2 两组GC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GC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第1天 治疗第3天 治疗第5天观察组(44例) 4.24±1.04 8.35±1.42 14.62±2.47对照组(41例) 4.37±1.22 6.12±1.91 11.41±2.76 t值 0.530 6.137 5.711 P值 0.598 0.000 0.000

3 讨论

有机磷中毒的死亡率较高,病死率可为5%~10%[3],死亡原因与呼吸衰 竭、休克、中间综合征等并发症有关。 临床常用洗胃、催吐、导泻、抗胆碱能药物、利尿剂、补液等联合治疗方法降低血液中有机磷药物浓度,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但对危急重症患者由于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过多,常伴有呼吸衰竭,生命体征微弱,病情危重,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后病死率依然较高[4]。

对于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对意识尚清醒者立即给予洗胃,注意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避免洗胃液进入气管。洗胃时注意用25~30 ℃的温盐水,勿用温清水,以免发生中毒性脑病[5]。同时洗胃一定要彻底,避免发生二次中毒[6]。治疗期间,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保持呼吸通畅;对皮肤被污染者,应及时用温水对皮肤进行清洗。早期应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进行解毒,阿托品对中枢症状以及外周M 样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但要注意药物剂量的控制,以免发生中毒。解磷定可恢复水解乙酰胆碱活性,从而解除有机磷的毒性。用药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药量和给药方式。用药过程中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阿托品能够改善中枢症状以及外周M 样症状,合理控制药物剂量,防止药物中毒[7-8]。解磷定可使水解乙酰胆碱活性恢复正常,对呼吸机纤维具有保护作用,有效解除有机磷化合物的毒性。

上述急救方法可降低血液中有机磷的浓度,但并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有机磷。而血液灌流法可抑制体内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从而有效清除有机磷,并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减轻[9]。行血液灌流治疗时,应注意选择血液灌流时机,原则上越早行此治疗越好[10]。早期有机磷尚未对体内的胆碱酯酶产生抑制作用,可及时将血液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清除。而炭肾可以吸附阿托品等药物,进而减少了药物中毒的发生几率。一般选择中毒后 6 h行此治疗最佳[2]。

本组研究资料中,观察组经过洗胃、急救药物、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后,治愈率、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阿托品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资料报道相似[11-12]。提示经过洗胃、急救药物、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有机磷中毒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并能减少药物用量,减少了药物中毒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洗胃、急救药物、血液灌流等联合急救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阿托品灌流有机磷
低浓度阿托品不是近视防控的“神药”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有机磷化工废水治理方法探讨
有机磷改性纳米SiO2及其在PP中的应用
有机磷中毒致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研究
40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