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8-08-09 00:38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叶茂林黄冠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幼师幼儿教师德育

□文/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叶茂林 黄冠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改革以来,出现了中职幼师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学习意识淡漠,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不强等问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优秀幼儿教师要求相比还有很长的差距。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云阳师范学校将过去碎片化的德育活动进行总结提炼,进一步物化德育成果,探索提炼出了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三品德育”模式,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认真的学习习惯,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崇高的职业道德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三品德育”的主要内容

三品德育,即行品教育、学品教育、师品教育。它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法规性文件的精神,结合云阳师范学校多年来实施的文明礼仪教育的经验进行提炼的,分年级、分阶段有序实施,形成系统化、序列化的德育模式。

1.行品教育:行品指学生的言行品质。主要是针对幼师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入学教育,日常文明行为教育来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化。

2.学品教育:学品指学生的学习品质。主要是针对幼师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文化修养教育来实现学风的转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终身热爱学习的品质。

3.师品教育:师品即为人之师的品质。主要是针对幼师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中国传统师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

二、如何实施“三品德育”的实践活动

1.制定系列德育目标,开发相应主题班会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探索提炼出 “三品德育”体系,共分为3个层级,幼师一年级为行品教育,侧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幼师二年级为学品教育,侧重学生的学风建设;幼师三年级为师品教育,侧重学生的职业规划。与之相配合的是学校开发了三品系列主题班会,包括校情校史、习惯养成、法制安全、理想前途、心理健康、学习励志、传统美德、职业规划、职业素养等9个具体主题。

主题 德育目标 主题班会题目入学爱校(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辉煌历史,学习相关规章制度,树立爱校荣誉意识,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梦想,从这里起航习惯养成教育幼师一年级上期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开展校纪校规、课堂礼仪教育,强调三大观念:卫生观念,纪律观念,作息时间观念。告别陋习,从我做起法治教育加强校园法制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面对校园暴力和伤害,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犯罪离我有多远——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放飞理想,树立目标规划人生,释放精彩幼师一年级下期心理健康教育同一屋檐下——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生命安全教育培养一年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和谐相处,提高班级凝聚力,向心力。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掌握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关注安全,远离灾害学习励志教育树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融入二年级学习生活,踏踏实实地把握好每一天。青春好时光,正是读书时早恋—美丽的错误友谊之光—如何正确交友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幼师二年级上期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交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早恋。教育学生了解毒品危害,建立拒绝毒品的意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习惯养成教育播种习惯,收获人生。小习惯铸就大人生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社健康的人格。教育学生感恩师长,尊师重道,立志向学 感谢你,XX。生命安全教育幼师二年级下期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侧重校园暴力、虐待动物、自杀等问题)我对生命负责吗职业规划教育我的未来不是梦团队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对幼师职业进行规划,激发学习热情动力我和我的班级不屈不挠,团结共赢职业素养教育幼师三年级上期引导学生共同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谐的集体环境,更好发挥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师德修养,为就业实习做好准备幼儿教师 ,我了解多少学习励志教育自信就是力量我是最棒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师三年级下期教育学生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坚强的意志、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放下包袱,成就人生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压力,消除临近毕业的焦虑不安教育学生感恩师长,文明离校,做文明毕业生感恩师长,杨帆起航

2. 规范教师日常行为,树立师德榜样示范

古语云,“身教胜于言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行为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师德高尚的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榜样,树立教师的榜样示范将有效提升学校德育的效果。为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云阳师范学校以校督导室牵头,成为了师德师风工作督查小组,每个月都开展师德师风考核,对教师的旷课、迟到、早退等不良行为进行曝光,为每一个教师的行为画定红色高压线。同时,还在每学年举办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的个人评比表彰活动,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通过表彰凸显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楷模,成为学生的榜样。学校还加强教师的文明礼仪培训,从教师的家长接待、服饰发型、言谈举止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教师的美内化于性情,外显于行为。此外,学校还构建了学习型组织,组织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第五项修炼》《给教师的建议》《民主与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班主任工作漫谈》《魅力班会课》《教师专业成长》等教育教学书籍,要求教师及时书写读书笔记和感悟,这些方式都更新了教师的思维模式,内化了教育境界,启迪了教育智慧,规范了教育言行,树立了师德榜样。

3.提升学生礼仪修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与礼仪训练,长期不间断的抓好落实。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坚持三项措施,一是建立德育宣传阵地,学校设立了文明礼仪曝光台、仪容仪表整容镜、优秀学生光荣榜、好人好事宣传栏、温馨提示公告语,文化活动黑板报等多种三品德育宣传阵地,用宣传阵地积极展示学生的风采,在全校营造了“人人讲文明,人人学礼仪”的浓厚氛围。二是开展多种监督评比活动。平时利用学生文明礼仪监督岗,监督检查学生的乱吐乱扔、乱丢乱画、乱说脏话等不文明行为,将监督检查结果纳入到班级的月考核中,并利用班主任QQ 群,班主任例会等形式及时曝光学生的寝室内务差、迟到、乱丢乱扔、夜不归寝等不文明现象,给予学生提醒和告诫。同时,开展“文明礼仪之星”“孝心少年”“志愿达人”“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选,从另一方面又发挥了优秀学生、优秀班级的榜样作用。三是开展多种三品德育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行胜于言,活动实践能够真正让学生感受礼仪修养,良好行为的重要性,例如开展 教室寝室应急疏散演习、“快乐阅读”读书活动、“三品德育”主题班会评比展示、教室寝室文化布置评比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针对性的三品德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性、自觉性,规范了同学们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让文明礼仪潜移默化地到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去,整个学校也始终能浸润在浓郁的文明有礼、热情友好、宽容谦让、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中。

摄影/杨旭

4.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培养认真学习习惯

儿歌弹唱,舞蹈、讲故事、三笔字、简笔画等基本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幼师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指出幼儿教师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对提升幼儿教师的艺术欣赏与表现能力都大有好处。一个基本功扎实的幼儿教师更能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个别地理位置偏远、硬件设施不足的幼儿园来说,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能力就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基本功扎实的幼儿教师也更容易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云阳师范学校的德育实践为培养幼师学生的基本功凸显了作用,学校在正常开始相应课程的基础上,组建了演讲与口才,书法,舞蹈,美术、合唱等社团,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热情。学生经过三年的训练,幼师教学的各项基本功显著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甚至强于部分大学生。

5.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倡导教育奉献精神

幼儿园工作繁琐而责任巨大,没有奉献精神的幼儿教师是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因此,学校的三品德育便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重要抓手,提出“人人争当志愿者,事事都有志愿者”的口号,倡导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学校组成了一支师生共同参与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形成以校团委、学生会为总站,年级志愿者分队为中枢,班级志愿者为服务小队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主要开展两类志愿服务,一是校内服务,志愿服务者在艺体节、学生技能大赛、演讲比赛、新生接待、军训工作等活动中协助相关老师布置场地、打扫卫生、计算分数、安全引导等工作。二是社会服务。学校志愿者队伍与县团委、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联动,走向社会,开展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等社会志愿服务,例如开展 “红烛家教”“衣旧情深,节用惜福”的闲置衣物爱心捐赠、“关爱留守老人”“社区清洁”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些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为他们将来走上幼师工作岗位,成为优秀幼儿教师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态度。

6.打造书香阅读教室,提升文化育人观念

优秀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的形成需要优秀文化,先进理念来支撑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理念,需要学生爱上读书,喜欢读书,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书中吸取优秀文化和先进育人理念。学校多层级,多角度的打造书香阅读教室,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在教室内设立读书角,开展流动书屋活动,定期举办读书评书谈书活动,评选读书之星等活动,多措施地真正让学生爱上读书。此外,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还有目的向学生推荐一些新的、有影响力的书籍,如:《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教育导刊》,如蒙台梭利的《发现孩子》,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新视野》《卡尔·威特的教育》等,阅读书籍和教育理念的引导沁润了学生心灵,内化了学生的道德模式,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育人观念。

7.增强教师角色意识,体会教师职业幸福

幼师学生的未来教师角色意识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强化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有“敬业—专业—乐业”的观念,使学生从“引入角色”到“感受角色”的递进。学校还要抓好学生的教育实习实践活动,将实习工作视为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和师德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实习学校见习——本校试讲——真正实习——实习成果展示——实习评估”的模式,即(1)学生先去学校见习,了解幼儿园教师上课情况;(2)实习前学生试讲,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讲课录像,教师指导学生备好课,鼓励学生模仿教学方法与手段,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然后再将学生分组试讲,利用录播教室观察纠正学生试讲过程中的不足,过程把关,直至试讲成功;(3)真正实习期间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指派幼教专业老师加强过程的指导,分阶段,逐步增加实习的任务,具体量化幼儿园实习期间听课、备课、讲课、课外活动与辅导的次数;(4)实习结束时,要求学生上堂公开课,展示实习效果;(5)制定统一的实习评价表,评估学生实习效果。通过这种模式,将实习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让广大学生体会了幼儿教师的幸福感。

三、“三品德育”的主要效果

幼师学生入校时,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习惯差,文明行为习惯不好,纪律意识淡薄,教师职业信仰不强等特征,通过狠抓三品德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基本养成爱护环境卫生、主动行礼问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等文明习惯,学校校风正、学风浓,学生的在校变化和进步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民众的好评。每一年的毕业生双选会,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德育经验也更加广泛地推广。近年来,学校先后在华龙网、重庆市共青团网、云阳报、云阳网等媒体上发表了80余篇三品德育经验文章,有力的宣传了三品德育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追溯云阳师范学校的发展历史,其基本经验在于百年师范老校不忘初心,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理念,始终遵循师范教育的规律办学,现在立足“三品”教书育人,不断提升办学内涵,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德艺双磬的幼师毕业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幼师幼儿教师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男幼师荒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