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货运生态圈战略进行到底?深入赋能!

2018-08-13 11:50祁娟
运输经理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态圈货运车队

文/本刊记者 祁娟

从提倡每个货运市场小生态系统的运转,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从传统某一单个层面的竞争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再到整个道路货运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这两年,“生态圈”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这一趋势的背后,一方面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给道路货运行业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另一方面体现的是货运生态圈本身为行业带来的积极效应,其基于共享经济理念,广泛联合行业内外的力量,进行协作和资源的共享,无疑是有利于促进整个生态圈内企业发展的。也正因如此,这一理念才被越来越多的道路货运企业认可与接受。

尽管打造货运物流业的生态体系,能够整合产业链条上的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等资源,在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货运业向集约化、互联网化转型升级,但真正能做到线上线下均衡运营并非易事,对于大部分货运物流企业来说,仍需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做文章,培育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由此吸引和带动更多企业加入产业链条,实现共赢。

在2017年全国货运行业年会上,来自货运物流行业的代表企业从生态视角分享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实践与探索,其创新思路及竞争战略为同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带来积极启迪和借鉴。

大数据助力生态圈智慧互联

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物流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从“链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打造精准物流链条,关键是大数据,它充当着稀释物流链各项成本的“过滤器”角色。

作为深耕货运科技的领先企业,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兴路”)拥有数据这一基础战略资源后,近两年着重打造“先知平台”,即将实现三级跳,今年已进入人工智能和数据深度挖掘的第三个阶段,并不断加大数据输出能力。中交兴路副总裁郭大智介绍说,以货运平台、车旺大卡等为数据基础,中交兴路积累了高达10PB的海量货运大数据,涵盖重载卡车的主要动态及静态数据,车主、司机相关数据,物流企业“用油、ETC、金融”数据等三大类,每日新增数据量超8TB,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多维度数据模型和数据产品,全面服务货运行业“人、车、企”。

郭大智表示,通过开放货运大数据,中交兴路已初步打造出一个货运大数据生态圈,实现了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信息流等多种要素的互相连接,帮助处于同一生态圈内的公司快速成长。

益海嘉里集团物流总监、上海益嘉物流董事长盛岩认为,未来降低物流成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把平台规模做大,二是如何打通中间环节,减少不必要环节。借助大数据和共享经济,益嘉物流创新商业模式将制造业、服务业与平台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全渠道、全网络的智慧物流城配平台,通过大数据把消费者的数据导入到平台上,同时借力平台将货物直接送到终端,剩下则用前置仓的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2010年,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在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下应运而生,被誉为“平台的平台”。据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业务总监张波峰介绍说,平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标准、交换、数据”三个核心功能打造精准物流链,实现国内国际物流信息的无缝互联。同时,基于这三大基础服务,平台与物流产业链各方合作开展“平台+”应用,比如推进多式联运各方互联,形成“平台+多式联运”应用模式,开展铁水、水水、铁公、公空、公水等不同运输方式间物流信息互联互通试点。

“以大数据为抓手,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构建‘数字交通物流’新生态,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大应用、大系统、大平台建设,深耕物流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服务数字中国战略。”张波峰总结说。

货运生态圈战略的核心理念就是:开放、共享、连接,实现资源的高效流动和高效利用。基于这一理念,将实现“人、车、货、场”重新有序的组织和分享,将能极大地提升基础设施和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

传化物流所发力的,不仅是服务消费端的“短链”,更是贯穿生产和消费的“长链”,打通供应链的主干

供应链创新推动“降本增效”

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现代供应链”,并首次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

制造业起家、深耕实业31年的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系统发展,塑造智慧供应链,必将为我们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动力,牵引和支撑“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他表示,传化物流所发力的,不仅是服务消费端的“短链”,更是贯穿生产和消费的“长链”,打通供应链的主干,提升供应链全链条的组织化程度。

如何打通这一主干?传化智联公司路港快线事业部总经理韩雪峰介绍说,一方面编织“地网”——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并实现港港互通、辐射全国,进而形成以供应链为主干的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公路港”陆鲸及定位于“专业的城市物流无车承运人”的易货嘀两大互联网物流产品,与线下实体平台形成生态型互补。

韩雪峰表示,在传化智联的战略路径中,按照传化智联金融板块的发展计划,将加大金融业务的布局,全面涵盖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通过保理、融资租赁等业务开展,服务于生态圈内的物流企业及司机。最终,通过全面集成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设计研发、商贸服务、物流配送、金融支付等生产性服务全面融入供应链环节、形成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中国实体经济。

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一铎也从供应链视角,介绍了日日顺物流在构建智慧生态体系上的实践。他认为,大数据时代瞬息万变,未来的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和物流模式将不断被颠覆,日日顺物流将自身定位调整为:以产业切入,搭建大件物流最有效率供应链整合服务。重点解决用户体验和企业竞争力的问题,用最有效率的办法,最低的成本来满足客户在整个服务链中的需求。因此,日日顺搭建了三个核心基础:仓库建设竞争力、供应链平台搭建运作体系及智能解决方案搭建。

王一铎表示,透过这些步骤,未来日日顺物流将实现四个升级:一是智能升级,升级到高端产业智能化发展;二是模式升级,不仅要思考B2B、B2C,还要用大数据分析适用人群,用产品销售;三是流程升级,解决成本效益问题;四是管理升级,解决专业和标准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日日顺做的是共创大家电/家居为核心的多元化综合物流平台,其依照“开放共创、协同共享”的原则,有两大差异化优势无可比拟:一是中国大件物流行业首个全网共享的三级分布式云仓网络,二是中国大件物流唯一全网覆盖极速送装、到村入户的服务网络。

上图:打造货运物流业的生态体系,能够整合产业链条上的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等资源,促进货运业向集约化、互联网化转型升级

下图:日日顺物流将自身定位为以产业切入,搭建大件物流最有效率供应链整合服务

大车队崛起赋能大物流

作为一种新型的运力组织模式,大车队是货运行业继“货”的模式与创新转型升级之后,这两年最热门的话题。而随着同行的不断增多,大车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此次全国货运年会上,从首批中国公路货运星级车队的诞生即可看出,拥有一千多台的车队正变得越来越多,比如狮桥物流、志宏、则一等大车队开始崛起。

“大车队崛起的原因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快运业的发展带动了大车队的形成;二是营改增助力于组织车队这种业态的发展;三是组织模式,车队发展重点是要效率提升,我们通过单车运输模型分析,可看到车辆成本最敏感的因素不是油价,而是效率。如此,每月行驶里程如果在一万公里,成本大概可以降低4到5个点。”新杰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坚认为。

不过,随着大车队的不断深化,其在降本、增效等方面优势不断释放的同时,隐藏在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天津德利得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就表示,当下我国大车队运营得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市场交易方式的低效,导致行业诚信水平偏低。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一些企业将挑战转化成机遇。比如通过整合社会运力扩大规模的同时,将目光瞄准金融业,向上下游纳入金融保理范畴内,制定出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天津狮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CEO司楠楠表示,从发展趋势看,现代物流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分工体系,因此,运力方无论是自建还是外包,都要通过更大的规模把更加生态化的要素拉进整个平台里面,才会把一个行业往更良好、更广泛的范围经济的方向发展。经过14年左右的实践,狮桥认为大规模、标准化的公共运力平台是一个趋势。

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现代供应链”,并首次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介绍,在金融力量的助力下,2017年狮桥提出了“超级车队”概念。其中,司机产业化和车辆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是狮桥“超级车队”与其他大车队最大的区别。司楠楠说,“‘超级车队’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物流车队,集中的成本优势将在大车队中表现突出,成本的优化能够为平台型的物流公司提供低价且优质的服务”。

虽然我国政府还未正式提到过“物流生态圈”的概念,但从生态圈的视角看,从2014年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6年发布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看,其中对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和交通物流综合效率效益均提出要求,并为物流业从追求速度规模到追求质量效益指明了方向。

在当前大资本、大数据、大物流的驱动下,一些跨界的新生力量正在迅速崛起,比如菜鸟、京东、传化、普洛斯、顺丰等,他们有的并购商场超市,试图控制零售终端;有的通过仓配资源帮助客户打理闲置资金,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和融资方案;有的做大做强自己的信息平台,把自己手头的客户信息和数据用于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这些力量在进行价值链重组之后,能否最终成为未来物流生态圈建设的主力军?值得我们关注。

猜你喜欢
生态圈货运车队
优化人才“生态圈”——延安增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货运不再“一路失控”——数字化让货运行业更规范更健康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北京冬奥会战略驱动下的“冰球城市”冰球生态圈构想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斯巴鲁车队 CRC 多伦站再续辉煌 包揽车队、车手双冠
TCR China R2:黄楚涵揽双冠 捷凯车队夺最佳车队奖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共享、共建、共创”——元征利用车联网打造汽车诊断技术全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