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新时代条件下的“伟大斗争”*

2018-08-15 00:45
关键词:斗争矛盾中华民族

马 明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07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正是基于这些“伟大斗争”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不是享受的时代,新时代是仍要继续进行“伟大斗争”的时代,习总书记告诫全党“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2]15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条件下的“伟大斗争”,才能更好地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一、准确理解新时代下“伟大斗争”之“伟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伟大”之处。

1. “伟大斗争”之“伟大”首先在于其目的性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这也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初心所在。初心就是目标,目标明确才能动力持久,才能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投身书写历史的实践之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近代中国没能跟上世界发展的大势,在世界各国纷纷现代化的进程中落伍了,以至列强环伺、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难境地,“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3]。近代中国的历史从一个维度讲,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觉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只是这一过程伴随着太多血与泪,伴随着太多艰辛与苦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延续本民族的生命,续写本民族的辉煌,就成为这个民族的重大历史任务。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能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就配称伟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斗争从民族的自觉、认同、延续的角度讲,堪称“伟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九十多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了新阶段,中华民族将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15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该不忘初心,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伟大斗争”之“伟大”,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4]19-20“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4]24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始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扛在肩头,这是任何一个其他组织不曾做到的。所谓“壁立万仞,无欲则刚”,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无私,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延续九十多年的斗争才“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要强调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考验的‘考试’考好”[5],这样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斗争”才能一直保持其“伟大”的特性,这也是五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伟大斗争”之“伟大”,还在于党领导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项任务都无比艰巨。特别是近五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考验,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2]7正是这些工作和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进入新时代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高枕无忧,行百里者半九十,摆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仍然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仍然需要继续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的长期复杂艰巨的斗争和正在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堪称“伟大”。

二、准确理解新时代条件下的“斗争”

1. 新时代的“斗争”首先必须从哲学层面来理解

“伟大斗争”的提法最早由毛泽东同志于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提出,虽然后来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犯了“左”的错误,以至于现在很多人想到“斗争”,首先会想到敌我斗争、阶级斗争,谈“斗争”色变,但必须看到,习总书记近几年来反复强调的“伟大斗争”,首先必须从哲学的层面来理解,这一提法首先具有哲学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因而具有全面的指导性。十九大报告提到“伟大斗争”也是首先从哲学层面来使用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6]

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维系着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矛盾的观点既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依据,也是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依据。在实践中尤为重要的是,实践者需要着力解决矛盾,这样才可能让事情向着实践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实践者预期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我们的“伟大梦想”,经过九十多年的努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接近并不意味着达到,接近并不意味着困难减少。矛盾的观点在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重要,为解决矛盾而进行的斗争必须持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入研究和解决矛盾。新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面临着诸多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挑战,想敲锣打鼓散着步蹓跶着实现复兴目标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因而必须从哲学上强调斗争的普遍性,从实践上强调以高昂的斗志直面各种矛盾,积极主动去解决矛盾,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 新时代的“斗争”必须以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中心

“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揭示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无论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新时代条件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需要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把握住了不同时期人民的期待,尽心竭力满足人民的期待,才有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发展,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威望。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需要已经不仅限于“物质文化”,在民生、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用美好生活来概括,虽然更抽象,但也更全面,内涵更丰富,对党和国家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对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8]。党在新时代继续进行的伟大斗争都要着力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由“十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新时代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将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描绘的,新时代的伟大斗争至少要完成三大任务、经历三大阶段,首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再用十五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人要开展的“伟大斗争”也必须有“持久战”的准备,要以昂扬的斗志,投入主要矛盾和社会各类矛盾的认识与解决中。

3. 新时代的“斗争”,必须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区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9]204-205“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9]205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其解决方式也不相同,这一重要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新时代的“斗争”仍然需要注意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2]15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所有这些方面的困难与挑战,既有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也有属于敌我矛盾的。有些当前是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敌我矛盾。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如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掉以轻心,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矛盾风险挑战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进而采用相应的解决方式解决矛盾,历史上“左”的和右的错误都是新时代解决各种矛盾的重要历史教训。

三、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特点

1. 新时代“伟大斗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新时代条件下的“伟大斗争”首要的特点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过去五年中已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乃至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中,都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始终坚持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思想。

2. 新时代“伟大斗争”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任务扛在肩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过新时代条件下的“伟大斗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未来三十多年中国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让我们充满希望地看到,接下来三十多年间,我们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先用十五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用十五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新时代“伟大斗争”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世界意义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以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与核心利益为前提,这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血泪教训的总结,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中国“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2]59。同时,“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2]59,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0]这些都是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这些“伟大斗争”的过程与成果也将给那些既希望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继续开展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号召,明确回答了我们党要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的问题。新时代,全体党员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昂扬的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投身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只有这样才能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斗争矛盾中华民族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