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2018-08-15 10:41李秋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

李秋

[摘 要]“读书万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交融的过程,是无声变为有声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朗读难以成为真正的朗读。故教师应在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技巧的指导,方法的传授。本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做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语言的教学,而语言教学必须要抓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朗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朗读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当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才能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利用朗读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此同时,朗读作为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可以让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化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以及精美句子,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他们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极其令人忧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优化策略进行补救。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朗读时间缺乏

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充分占据了学生念书的时间,45分钟的课时,学生通常朗读的时间占据不到15分钟,盲目的朗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预习朗读中,教师让学生通读文章,正确认识字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40%的学生没有完成朗读任务,教师就要求学生停止,用过渡环节取代朗读环节。

2.朗读目标盲目性

教学中,针对一篇文章,教师要求学生去读,却忽略了读之前的目标,读中缺乏引导,读后并没有正确的进行评价,学生只是为了读而读,缺乏足够的细心,如此盲目的朗读,导致学生缺乏目标感。

3.朗读过于局限性

无论是例行公事的朗读,或者是解析上的朗读练习,大多数教师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他学生均为陪衬,导致大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的练习,久而久之,降低了阅读的质量。

4.朗读教学模式古板

在实际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解析之余会说到“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或者是把语气读出来”等等一类引导的话语,导致朗读汇集“导”“练”于一体,“理解”、“朗诵”于一体。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在引导却盲目,只重视声音气势,不重视心中感受;还有一部分教师会直观的引导学生,让其把某段话或者某个字重读或者轻读,而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多数学生看到情感丰富的句子时,就刻意读重声,而不明白有时候重声轻读才更有效果。

二、搞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1.注重教师或录音的示范作用,用真情感染学生

在朗读训练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或录音的范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首先从教师或录音的范读中获得对课文朗读的第一印象,他们会模仿老师或录音中对课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因此,教师对朗读的把握就要准确、规范、有感情,力求达到能丢开书本准确无误的朗读出来的效果。这样既能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又能让学生在心理上加一把劲儿力争朗读和背诵。

2.提倡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体会朗读技巧的运用

每个学生的语感是不一样的,同一位老师用相同的方法训练出来的学生的状况也会参差不齐。對语言的感知力强,语文功底深的学生在学习时会领悟、体会得更快一些,反之则亦然。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个性化朗读,教会他们如何潜心去体会朗读技巧的运用。对这类学生教师要予以大力支持与鼓励,让他们在班级中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以带动全班朗读水平的提高。

3.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比如诗歌要“诵读”,让学生用心灵感受诗歌的情感美、音韵美、图画美、结构美。

说明文要“细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小说要“赏读”,在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读小说能力。

散文则要“美读”,读出散文的随意、自然,不拘泥于一种表现的写作手法,没有墨守成规的形散神不散。散文阅读教学,根本点就在于“反复朗读,品味体验”。这是贯穿于这一文体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散文教学,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体会到散文语言的魅力;只有“品味体验”,才能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在意境中层层开拓,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

4.重点段落、句子着重品读,引导学生感悟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在语言的理解和品味中完成的,如果忽略了对语言的理解、品析和运用,语文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的课堂也难以焕发出活力。所以,在上语文课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品味语言。

品读感悟,就是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使读者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读书,去感悟,去研究去表现,让他们的心灵没有压抑和束缚,提倡多角度的、创意的个性化阅读,让他们像自由的鸟儿在蔚蓝的天空展翅飞翔。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策略探究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