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不能说不行”
——贵阳推行投资事务“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

2018-08-17 02:46袁航
当代贵州 2018年34期
关键词:贵阳市贵阳营商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袁航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坚定企业发展信心,还能帮助贵阳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和吸引更多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贵阳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7月27日,贵阳市市长陈晏在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贵阳正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不能说不行”政务服务改革为突破,坚持业务办理集中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技术支撑专业化、业务协同数据化,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门服务、一次办成”,确保到明年上半年,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100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一次办成”。

有效解决政务服务的痛点

在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城乡规划局窗口,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伍联平正在办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认证。

“以前需要提交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实测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资料到多个部门进行审核,现在只需提交一次材料便办好了认证书。”伍联平表示,以前多个部门跑,不仅浪费时间,还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公司效率。

相比于伍联平跑了一趟窗口办理业务,今年刚从贵州大学毕业的钟洪与同学一起创业,准备在花溪公园附近开一家餐饮店,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时,钟洪通过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贵阳站点便办成了。

“没想到办证速度这么快,刚申请三天不到,就通知我们证件已办理完成,我们还预留了半个月时间等呢!”钟洪说,“因为忙于前期准备工作,没有时间去领证,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可以直接快递到家,真是太方便了。”

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服务清单、网上办事、办理对象申请条件及办理流程等信息一目了然,办理人只需根据相关要求提交材料就行了。

和钟洪一起创业的李尚仁说:“一开始我们还担心不会走程序和准备正确的资料,没想到网上办事大厅里有专门的指导流程,不用跑部门,只花了半个多小时,和网购一样方便。”

在贵阳,类似“办手续得跑多个部门、开证明要往返几趟、等审批一等几个月”等以往政务服务中的痛点和难点,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黄平表示,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就在网上完成所办业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提升群众获得感,还能帮助贵阳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和吸引更多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

让企业轻装简行大步前进

“去年年底签约,今年3月份开工,目前1号厂房即将建设完毕,预计9月28日首片‘汉瓦’将出产。”如此快的落地速度,让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林倍行为贵阳良好的发展环境点赞,也为在贵阳投资兴业充满了信心。林倍行坦言,之所以选择在贵阳投资,除了绿色发展理念相同外,更看中贵阳良好的营商环境。

“原以为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再到投入运营需要一年以上,实际上半年左右就实现了。”林倍行说,时间是效率、也是成本,项目早落地,对企业自身发展意义重大。

和汉能控股集团一样,从签约到投运,中广核贵州开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开阳县高寨风电场项目仅用了5个月时间。

“项目落地速度令我十分惊喜,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中广核贵州开阳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福祥表示,到贵阳投资,办事流程少、效率高,相关政策也能兑现,来这里投资兴业肯定是正确的选择。

今年以来,《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贵阳市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紧盯薄弱环节,深化“放管服”改革,缩短办事时限,推进审批流程再造,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早见效益。

陈晏表示,为了让企业安心发展,贵阳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深化“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减少税费负担,让企业轻装简行、大步前进。

仅2017年,贵阳市共减免企业税费151.68亿元,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3.667亿元,取消土地交易服务费等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7047.78万元。

用服务和理念吸引企业

台湾大中国际生医集团院长刘炳中在参观和了解了贵阳乌当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情况后,便选择在乌当投资发展大健康产业,尤其是大健康的核心医养产业。

“吸引我们过来的,不只是乌当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更是乌当区有关部门对企业服务的真诚和效率。”刘炳中表示,从签约到今年5月入驻,所有手续都由乌当区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代办完成。

在观山湖区,为了支持吉利整车产业化项目发展,贵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贵阳吉利整车产业化项目配套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租用场地补贴、资金贷款贴息等17个方面给予全力扶持。

在贵阳高新区,为解决制约贵州大数据持续发展的关键短板——大数据人才紧缺难题,贵阳正致力于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大数据人才就业创业首选地、大数据优质项目落户首选地和大数据风投战投资本首选地”。

“同时,我们为企业搭建人才·项目·资本需求交流平台,一方面促进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互鉴。另一方面也能准确地了解区内大数据企业的需求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我们对接整合行业资源给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贵阳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说。

在朗玛公司与电子科大电工学院博士郭劲宏合作研制生产芯片试纸项目落户高新区的过程中,如何吸引郭劲宏的技术团队来贵阳成为关键。

得益于贵阳良好的营商环境,位于贵阳高新区的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国内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领域最大的设备制造商。图为汇通华城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测试。(贵阳高新区宣传部供图)

“我们为郭博士申报了人才公寓,来贵阳即可入住,同时也协助他申报了贵州千人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张宇说。

贵阳的贴心服务很快感动了郭劲宏。他说:“以前只是决定把项目放贵阳,但现在人也要留在贵阳。”

“招商引资更多的是拼服务、拼理念。”贵阳市投资促进局招商处处长孙奎表示。

探索建立个性服务、专员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模式,为企业“引进-落地-投产-帮扶”提供全过程服务;制定多条制度,对项目落地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进行研究处理,精准施策、精细服务……贵阳持续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贵阳市贵阳营商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夕阳下的鸟影
高速通到我的家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