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出问题最爱挑这5个时间

2018-08-18 05:33
生活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餐用力心血管

心脏,人体所有血液运动的总动力,心脏现问题后血液流动就会受影响,容易发生猝死。心脏病常被称为“致命的杀手”。心脏病往往在什么时间发作呢?

早上最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在早晨,心脏病的发病率会提高40%。这是由于早上的时候,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以及其他应激激素,血压会因此增加,而且此时机体较为缺水,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000名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调查后发现,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6至9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往往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

上午6点至10点为人体血压最高峰,血液黏稠度高,内分泌激素不稳定,因此以心梗、心绞痛多发,中老年人居多;而凌晨4点半梦半醒间神经紊乱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多发,年轻人较多。

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最好把闹钟定得早一些,这样起床的缓冲时间会比较长。夜间或早晨起床,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再下地活动,这样至少可使1/2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发生意外或猝死。

如果你有经常晨练的习惯,在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不要给心脏增加太多负担;如果你这段时间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最好在起床前服药,这样在你起床之后,药物就会发挥药效了。

此外,如果早上出现这些症状,说明你得病了!

○早上起床如果觉得头晕头痛,应留意是否得了颈椎病、高血脂等疾病。

○每天早上4点多醒来,而且入睡困难,应警惕是否患有失眠症、神经衰弱。

○早上起来如果总是觉得饥饿难耐,且伴有手脚乏力、胸闷心慌等症状,可能是得糖尿病。

○如果睡前没喝水,而每次早上醒来面部、腿部等部位都有浮肿症状,建议去医院排查下肾脏疾病。

吃过大餐后

油腻的大餐对心脏的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若胡吃海喝一番,摄入太多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压缩血管,血液更容易凝结,使血栓形成的几率大大增加。

研究人员发现,吃一顿不寻常地大份量的大餐,在两小时内出现心脏病的机会比正常高四倍,而有前科者复发的机会就更大。

研究人员访问过接近二千名心脏病发病人,查询他们病发前的饮食纪录,发现在他们当中,有一百五十八人承认在病发前二十六小时内吃了分量不寻常地多的食物,二十五人在病发前两小时吃大餐,他们的发病机会比正常人高四倍。

参与研究的波士顿一家医院的心肺学家希门尼斯指出,吃大餐引致较容易心脏病发,可能是大餐含有大量脂肪,而脂肪会令血管的内壁功能丧失﹔此外,食物会增加荷尔蒙分泌,令血压及心跳增加。与此同时,大餐会触发胰岛素分泌增加,令心脏血管松弛的幅度降低。

在日常饮食中,如果想用美食犒劳自己,最好合理安排进食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一些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不能长期大鱼大肉。每天一粒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液凝结。

用力排便

规律排便是好事,但用力排便会引起血管出血,还会出现肛裂。排便是容易出现猝死的危险时刻,因为在排便的时候,过于用力会导致胸腔压力增加,使血液流回心脏的速度减慢,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心血管内科主任范萍提醒大家,解大便用力过猛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对心脏病患者来说,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心血管的破裂。

而老年患者肠道蠕动和肌肉收缩功能减退,容易发生便秘,不仅会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影响人的情绪,使人焦躁、恐惧,这些都间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及一些植物纤维和粗粮,防止体内缺水,预防便秘,防止过度用力排便。

以早晨排便为最佳,大便时尽量少用力,中老年人宜采用坐式排便,以免蹲得太久产生疲劳,引起心脏不适;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有便秘情况的可以做做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周围肌肉的收缩性;对于已经发生便秘者,若短期内无排便可饭前空腹服用甘油,若便秘已有三四天,可使用通便剂和润滑剂促进排便。

运动锻炼过量

心血管患者在运动锻炼时应该根据自身身体健康量力而行,高强度锻炼超过2个小时,就可能对心脏病患者带来身体的伤害,会导致心脏组织扩张和撕裂,引发心脏病。

一项研究结果以明确的数据表明,运动过量会增大心脏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此项实验通过对24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追踪调查,通过研究运动量与心血管疾病致死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人们在体能支出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散步还是奔跑对人们心血管的健康促进作用是相同的。“然而,本项研究发现每周跑步距离约48公里及步行距离约73公里的心脏病患者,他们因为心血管病而死亡率达到了65%。”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命科学部的保罗·威廉姆斯(PaulT.Williams)如是说。

这项实验说明,步行和跑步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是不会持续累积的,在某种程度上,每周进行48公里的运动或已经增加人体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此外,竞争性的运动也会增加人体发生急性疾病的风险。保罗指出,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医生鼓励他们参加锻炼,但是锻炼也要讲究度,一般每天30-40分钟就足够了,过度锻炼对身体有害无益。

在锻炼的时候要循序渐进,适度的运动才可以保护心脏。

身体素质不好的人尽量不要早上做剧烈运动,如果要运动,可以把时间挪到傍晚时分。另外,上班族也不能因为怕迟到而做剧烈跑步。

而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激烈的运动反而会造成心脏的负担过重,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心脏病的发作。心脏病人可以进行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对防治心脏病十分有益。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根据一项发表在梅奥诊所公报上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脏病发作幸存者来说,心血管死亡和运动过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运动过量心脏出现的后果比较严重,因此一定要以自己的身体素质为基础来锻炼身体,不要超过了自己身体所承受的范围之内,否则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些想也想不到的疾病,因为运动过量而导致的疾病是我们最无法接受的。

许多研究表明,温和、有规律的锻炼,如快走或慢跑,可以帮助减肥,调节情绪变化,甚至可以降低死于如高血压、中风和Ⅱ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目前,美国体育活动指南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以保持最佳的健康。如果运动时候感到不适,出现一些身体报警的信号,比如说心突然跳得特别快或胸闷,一定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勉强支撑。

赶时间

就算本身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应激的状态下,也会出现血管痉挛、收缩,使心脏负担骤增,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風险。过度兴奋、紧张、焦虑、惊恐、哀痛,或遇到寒冷刺激、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会过度兴奋,使得血压升高,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这还可能影响抗凝机制,造成血管内斑块脱落。其结果,就是诱发急性心脏病。因此,任何一种情绪都要有一个相应的度。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过于忙碌、紧凑的时间安排,会增加发病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心血管病患者而言,要保持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做事要有计划性、讲条理,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心血管病患者应该准备个日程表,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而且做每件事前后,都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如果是外出赴约,不妨提前算好距离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打出十多分钟的富余。这样出行,没有心理负担,脚步也能轻松、自在。

摘自《凤凰健康》

猜你喜欢
大餐用力心血管
精细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洗牙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坚果可降糖友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军营里的“大餐”
圣诞吃大餐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