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维打击,破解海归创业困局的新思维

2018-08-20 09:34杨健
神州学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海归竞争对手降维

杨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如是说。150多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似乎说到了海归心坎里——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已成为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中央和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另一方面,海归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一份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海归创办的企业尚未开始盈利的占比达59.6%……

海归创业犹如千帆争竞,但很多船已搁浅在浅滩,或抛锚在茫茫大海。困惑、无助、焦急、渴盼,是这个时代所有陷于创业困局中的海归及所有渴望成功海归们的共同心态。那么,如何破局呢?我的建议是——降维打击。

海归创业失败的几大原因

梦想有多美好,现实就可能有多残酷。海归创业的梦想很美,但与现实似乎总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有52.9%的海归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而且囿于调查样本数量有限,预测有创业失败经历的海归实际比例要远高于此。

无论海归创业者头顶上有多少光环,无论其创办的企业有多炫的名头,但企业必须有盈利才能长久生存下来。根据上述调查报告显示,海归创办的企业中,1-3年盈利的占比27.9%;3-5年盈利的占比5.2%;5-10年盈利的占比4.4%;10年以上盈利的占比2.9%;一直未盈利的占比59.6%。

作为两家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创始人,以及天使投资人,我接触过很多海归创业者,现场看过他们的路演,把脉过他们的项目,投资过他们的公司,当然,也亲眼目睹过他们在创业路上折戟沉沙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梦想和热血,更有令人扼腕叹息的疼痛。

我梳理了一下,海归创业失败的主因包括:

一、经验匮乏和资金不足。如今,海归创业者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在回国创业之前,往往没有创业经验,更没有操盘一家公司的经历。而且,他们从海外归来,短期内还可能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对如何解决在国内行业和市场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缺乏实操经验。另外,海归创业者缺少资金,融资困难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技术或模式不够先进。有的海归创业者带回来的技术或模式并非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在互联网时代,世界是平的,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传播及应用速度都在加快,且强势崛起的中国在很多技术和模式方面,已具有了领先优势。这种时代特征使得一些海归创业者只想凭借引入一两项国外技术或模式,就在国内的行业和市场中所向披靡已不大可能,有的海归创业者引入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在国内已不在先进之列。

三、市场定位出现偏差。有的海归创业者一味地讲技术、讲专利、讲产品,却没把这些好技术、好专利等转化为生产力,更不要说转化成真金白银的企业利润了。那么,有好技术和好产品却无法获得盈利,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其实是市场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找不准市场,弄不清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是很多海归创业者最大的问题。到底是以产品为导向,还是以市场为导向,这是一个事关生死的问题。遗憾的是,许多海归创业者选择了前者,因此,他们所谓的好产品生产得越多,堆积的成本就越多,最后很可能拖死自己。

什么是“降维打击”?

海归创业的成功率不高已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如何帮助这个漂洋过海求学、又踌躇满志回国的特殊群体,已成为创业导师们的共同心愿。这里,我希望大家不妨聽听我的“降维打击”理论,希望能帮助海归创业者找出破局之道。

“降维攻击”一词最早出现在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里,我将其引入到商业管理实践中,总结提升出一套名为“降维打击”的商业理论,随后阐述成书。2017年,“降维打击”理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商战及企业管理中。

讲到“降维”,我们以三维空间为例进行说明:如果一个人适应了三维空间,一旦被去掉了一个维度,进入二维世界,那么他就无法生存。同理,一家企业适应了传统的销售渠道、价格体系、技术方向,以及品牌战略等维度,如果削弱其在这些维度上的价值,相当于去掉其中一个维度,那么,这家企业就会像离水之鱼,无本之木,难以存活。失去传统的竞争优势维度,对企业来说,就是遭遇了“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让不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有了可以挑战商业强敌的机会。学会实施“降维打击”,就是要站在比别人更高的维度想问题,找方向。只有站在具有优势的维度之上,才能精准地找到破局点,才能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不被跨界“打劫”,甚至有能力去“打劫”强势的竞争对手。

将“降维攻击”的思维引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就是要运用高维度思维,找到可以击败竞争对手的那个维度,将对方在该维度上的竞争力直接降到零。实施了这种“降维打击”,哪怕竞争对手在其他维度上的竞争力仍很强,如仍具有核心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等,但只要一个核心维度上的竞争力被降为零,该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可能遭到毁灭性打击。实施了“降维打击”的企业,就有可能弯道超车,成为后来居上的行业新霸主。

“降维打击”理论是一套基于维度的理论,可以延伸拓展。比如,你可以用“降维打击”击败竞争对手,也可以通过主动提高自身的维度在商业竞争中重新订立游戏规则,把所有竞争对手都拉进你更具优势的维度中来竞争,从而横扫一切强敌。此外,理解并熟练应用“降维打击”理论,对于创业、就业,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大有裨益。

为了更便于理解,我用“降维打击”理论来分析两个商业案例:

当年,诺基亚是手机行业中当之无愧的老大,无论在品牌、技术、服务、产品、资金等等维度上都非常强大,似乎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然而,苹果公司只是将手机的一个维度降到零,就彻底摧毁了以诺基亚为代表的所有传统的功能性手机。苹果公司取消了手机键盘!在这个维度上,苹果对所有传统手机实施了“降维打击”,同时运用主动升维的思维,发明了触摸屏和智能手机,将所有竞争对手拖进苹果自己具有优势的维度上来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苹果超越传统手机品牌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另一个例子,在电脑杀毒软件领域,360也曾向包括卡巴斯基、瑞星杀毒等竞争对手实施了一次“降维打击”:它取消了收费,将杀毒软件收费的维度降为零,只此一招,就让所有竞争对手在其他各个维度上的积累和优势大打折扣。360公司由此完成了一次逆袭。

用“降维打击”破解海归创业困局

上述归纳的海归创业失败的几个主因,如果我们找准其中的症结,不妨再利用“降维打击”理论,帮助那些仍在迷途中的海归创业者找到破局之路。

在“降维打击”理论中,一家企业最终的实际竞争力是各维度上竞争力叠加的结果,应该是各维度上竞争力的乘积。如果一家海归创办的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维度上的竞争力非常高,在资金和模式维度上的竞争力也不差,但在市场定位维度上的竞争力很弱,甚至接近零,那么该企业各维度上竞争力相乘的值,就会接近甚至等于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很难存活。

针对该问题,“降维打击”理论给出的解决方法是补短板,避免某一维度上的竞争力过低,导致被竞争对手实施“降维打击”。补短板并非齐头并进式的盲目提升,而应在各维度上的竞争力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找到一个核心维度,将其竞争力放大到10倍、100倍,甚至1万倍,使该核心竞争力提升到更高维度,将其作为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横扫行业中的一切竞争者。总之,海归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自己在某一维度上的核心竞争力,并将其无限地放大。

在“降维打击”理论中,经验、资金、技术模式、市场定位等都是企业的不同维度,海归创业者应充分应用维度思维,将它们纳入到“降维打击”理论中重新考量,思考该在哪个维度上对竞争对手实施“降维打击”,在哪个维度上完成自身的升维建设。

今年,我新創办的唐小腰(大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降维打击”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宪臻教授是一名海归,他之前虽拥有先进的发明专利技术,但未找准市场,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个维度上的竞争力接近零,很难创业成功。后来,我们与李宪臻教授合作,以他的缓释型碳水化合物转化技术为核心,又整合了其他几个科研团队的领先技术,首创了唐小腰体重管理技术,研发生产出唐小腰代餐饼。这一技术是通过缓释型碳水化合物转化技术来实现体内血糖平衡,再基于糖平衡来最终促进脂肪分解,从而实现健康减脂的效果,而且完美解决了传统减脂过程中的“懒”“馋”“饿”三大痛点。

在“唐小腰”的实践中,核心技术是我们超越竞争对手的一个高纬度,而且在品牌推广、售后服务、产品体验、市场运营等维度上的竞争力都比较高。在这个多维度模型中,技术维度上的竞争力是对手的100倍,即实际综合竞争力是对手的100倍。

有眼界,有学识,有能力,有梦想,也有热血,海归创业者是这个时代的一类创业英雄。大家需要成功,祖国也需要成功。作为一名创业路上的先行者,我希望这套凝聚了思想、经验,以及感悟的理论——“降维打击”来帮助海归创业者实现梦想。(作者系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硕士、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大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猜你喜欢
海归竞争对手降维
基于实例的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布局分析
混动成为降维打击的实力 东风风神皓极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降维打击
选个对手超越自己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分析师观点:WiFi将成为5G技术的最大竞争对手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