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百色山歌背景下的音乐教学

2018-08-21 07:34罗婷婷
求知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罗婷婷

摘 要:开展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课堂,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文章从实例出发构思教学方法,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具体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最优的音乐素质。因地制宜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作者以百色山歌为例,浅谈如何开展有本土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并将之作为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百色山歌;音乐教学;歌圩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一、百色山歌文化

“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这是壮族人民“好歌”的真实写照。在百色市靖西、平果、乐业等12个县中,壮族是主体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造就了壮族人民好歌的天性。壮族的山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兼具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是极具特色的区域民族文化。

1.百色代表性山歌特点

西林县壮族山歌有流传于“布侬”支系壮族地区的清水江调。该调以“甜多罗”起音,用假音唱,其声音高而且尖,节奏较缓慢,曲调优美,有浓郁的山野风味。还有流传于驮娘江流域“布越”支系的驮娘江调,以及以“吨多罗”为起音的西洋江调。乐业壮族山歌按当地农村的俗称有大调和小调两种,大调一般在室内唱,小调则多在野外唱。平果壮族嘹歌则有以“嘻哈嘹”为衬词的哈嘹,以“欢六”为专用调的“嘶喀嘹”,以“罗”“表客喂”“嘹”为衬词的客嘹、那海嘹和长嘹等5个曲调。靖西壮族山歌有流行于水稻种植地区的“那调”山歌、“瑞调”山歌(上甲山歌)、伦调山歌(那坡山歌)、玉兴山歌等。这当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那调”山歌,其声音婉转悠扬,音调高低匀称,节奏适中,有温柔似水的一面。

2.壮族民歌品牌——“尼的呀”

“尼的呀”是百色那坡黑衣壮山歌的基调,这一高亢优美的曲调,目前已被打造成著名的壮族民歌品牌而闻名中外。那坡壮族民歌是当地人历代传唱的民歌。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至今仍保存着古朴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谣,其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

二、将本土音乐引入音乐教学,丰富音乐课堂

1.从课本教材中找共通点,引入本土传统音乐资源

音乐教学离不开音乐教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本资源,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中有一些介绍民族音乐、乐器、舞蹈等内容的题材。音乐教师可以借这些题材来展开教学,在这基础上,为学生介绍我们百色壮族丰富多彩的民歌和习俗等,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又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从课外的文化氛围中寻找可利用的本土音乐资源

教师可利用适当课时作为课外音乐的体验课程,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及家庭音乐教育有机整合起来。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有代表性的歌圩活动等,作为本土音乐教材应用到音乐课堂,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体,它已成為壮族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代表形式,造就了壮族特有的“歌圩文化”,对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歌圩还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提供了学习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场所,满足了他们崇尚山歌、诗性思维的心理需求。组织这些活动,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延续,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境,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们在实行本土曲艺音乐教育中应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和我们自己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音乐文化氛围,使学生的音乐水平、综合素养在这种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也使教师在这种氛围中体验到“润物细无声”的授业乐趣。

4.实践中增长本土音乐知识,陶冶情操

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课后期间对所学的一些本土曲艺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在下一课堂上把学生课下收集的各类音乐以各种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可现场创编许多校园生活的小作品。

参考文献:

[1]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2000(1).

[2]范家僖.本土民族音乐如何进课堂[J].甘肃教育,2007(4).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