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对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弥漫性家族史胰腺

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全世界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1]。目前,糖尿病主要通过血液检测指标进行判断,然而此类方法易受诸多因素的干扰,所以诊断准确性仍有不足,甚至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并发症[2-3]。本研究通过探讨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经胰腺超声检查诊断为弥漫性胰腺损害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78例,女22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10.3)岁。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胰腺超声声像图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9例,女21例,年龄26~71岁,平均(49.9±10.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胰腺超声检查,并测定血糖指标。(1)弥漫性胰腺损害的超声诊断标准:正常胰腺实质回声为细小、均匀的点状等回声,与正常肝脏实质回声接近。弥漫性胰腺损害时,胰腺大小形态可正常、增大或缩小,表面毛糙,实质点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可呈网格状或条索状强回声,主胰管管壁增厚、毛糙,可扩张,亦可显示不清。(2)2型糖尿病根据2012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评价[4]。

1.3 观察指标

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与2型糖尿病指标的相关性。指标包括:2型糖尿病、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超重[24.0 kg/m2≤身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肥胖(BMI≥28.0 kg/m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单因素结果以χ2检验,多因素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胰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与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

研究组2型糖尿病、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胰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与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 [n(%)]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均是胰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胰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与2型糖尿病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被动的药物研发及治疗方法的探索中,找出诱因,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才是解决“危机”的根本所在。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方面,主要是依靠血液化验进行诊断,但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许多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已经发生许多无法挽回的并发症。

胰腺是腹部深处的器官,同时也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胰腺形成的激素与酶类,不仅可以消化食物,且其中的胰岛素也是调节葡萄糖的重要物质。弥漫性胰腺损害多由轻度的急性胰腺炎反复短期发作转变所致,早期或病情较轻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往往提示已发生胰腺功能的大量、不可逆丧失[5-7]。由于负责胰岛素分泌的胰岛位于胰腺的尾部,当胰腺组织发生弥漫性损害时,很可能影响到胰岛的分泌功能,即在胰岛素分泌的质和量及其对血糖变化的反应能力等方面发生改变[8-9]。因此,超声发现弥漫性胰腺损害的患者时则提示其存在罹患糖尿病的潜在风险[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均是胰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可见,糖尿病与胰腺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密切相关,超声影像依赖其无创、便捷、经济和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等优势有望成为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超重、肥胖也是导致弥漫性胰腺损害的危险因素,多数肥胖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与高糖血症,主要与暴饮暴食有关,其结果就是损伤胰腺,继而诱发糖尿病[11-12]。此外,胰腺的脂肪浸润主要为胰腺实质外分泌细胞降低,脂肪组织过多,而分泌胰岛数细胞相对保持稳定。然而,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胰腺内分泌功能也呈缺失与降低状态,直接结果就是导致2型糖尿病。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弥漫性胰腺损害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在健康体检2型糖尿病筛查和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弥漫性家族史胰腺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