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臂丛优良率B超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逐渐替代传统解剖学定位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为探究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受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2];(2)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均知情。排除标准:严重心肾疾病、颈部进针位置感染或不配合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31~68岁,平均(53.5±5.6)岁,平均体质量(58.6±4.5)kg;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32~69岁,平均(54.3±5.9)岁,平均体质量(59.1±4.7)kg,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 取患者仰卧位,保持身体放松状,头偏向对侧,并准确标记患者体表探寻肌间沟,碘伏局部消毒处理。手术前半小时阿托品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对穿刺部位消毒,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穿刺,注射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3]。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接受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使用便携式B超仪,线阵探头频率7~10 MHz,取患者仰卧位,保持身体放松状,头偏向对侧,并准确标记患者体表探寻肌间沟,碘伏局部消毒处理。B超引导下详细观察患者臂丛神经情况,并准确穿刺。B超引导下清晰观察穿刺针移动情况,选择最佳位置穿刺。B超引导下注射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观察组药物分布与扩散情况,直到神经阻滞被药物浸润。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优秀[4]:患者神志清楚,术中肌肉彻底肌松,无疼痛感。良好:术中肌肉未彻底肌松,不影响手术过程,患者术中无痛感。尚可:术中肌肉未彻底肌松,需要进一步麻醉,偶感疼痛。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2)比较两组平均麻醉用量和疼痛情况。选择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疼痛情况[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92.0%,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5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麻醉效果对比(n,%)

2.2 两组麻醉用量与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平均麻醉用量(25.6±4.1)ml、VAS评分(3.5±0.3)分;对照组平均麻醉用量(39.9±6.5)ml、VAS评分(6.6±1.3)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臂丛神经阻滞是较为常用的外科麻醉方式,主要适用于肩部、前臂、上臂等各项手术类型,这类手术对于麻醉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实施难度比较大[6-7]。全身麻醉的方式术后并发症几率大、时间长,苏醒阶段很容易出现躁动问题,故而不建议使用全身麻醉方式。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方式,麻醉定位比较困难,而且对麻醉医师的经验要求较高,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麻醉方式无法保证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最佳位置,也无法保证完全浸润病患神经组织系统,故而,很容易出现阻滞不完全等问题,临床麻醉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8-9]。在B超技术的引导下,麻醉阻滞非常精准且不对会病患机体造成多余损伤[10]。在B超技术引导下,能更好的帮助麻醉师充分了解患者血管、臂丛神经等情况,能更好的保证麻醉药物浸润整个病患组织,全面提高了阻滞成功率[11]。再者,在B超技术的引导下,麻醉人员能准确掌握神经与针尖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穿刺准确性,保证麻醉药物进入最佳部位[12]。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50例,优秀23例,良好23例,尚可3例,无效1例,麻醉优良率92.0%,观察组平均麻醉用量(25.6±4.1)ml、VAS评分(3.5±0.3)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以及麻醉药物与用量。

猜你喜欢
臂丛优良率B超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