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灌流尿毒症血液

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常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患者在经过长期的透析治疗后容易引发皮肤瘙痒,运用简单的血液透析会增加皮肤瘙痒的发生率[1-2]。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则有可能会感到坐卧不安[3]。现有研究表明,能够运用血液灌流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血液灌流是指将含有吸附剂的容器引入到治疗中,利用体外循环吸附血液里的某些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以此实现净化血液。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方法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组合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52~66岁,平均年龄为(53.96±8.64)岁。参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54~68岁,平均年龄为(56.20±5.3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全部使用费森尤斯 4008S透析机和费森尤斯高通量血液透析器进行治疗,40 ml/(h·mmHg)为其超滤系数,1.4~1.8 m2为其表面积,220~250 ml/min为其血流量,抗凝运用低分子肝素。此外,研究组患者还增加了珠海健帆HA130型树脂灌流器进行治疗,1000~1500 m2为其面积范围,65 ml为其容量,在进行了2 h的血液透析并血液灌流后,再进行2 h的血液透析。每周开展2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需要持续治疗2个月。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每周进行3次透析,同样需要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β2-MG、PTH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β2-MG、PT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β2-MG、PTH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β2-MG、PTH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3 讨论

尿毒症是因为患者的肾脏组织几乎全部纤维化,导致肾脏功能丧失的结果。有相关医学报告指出,尿毒症患者运用血液透析的治疗的时间越长,其出现皮肤瘙痒的可能性越高,皮肤瘙痒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4-7]。现在医学上还没有明确引发皮肤瘙痒的原因,通常认为与患者全身皮肤干燥以及体内β2-MG、PTH水平发生变化有关[8-10]。有相关研究表明,人体内的β2-MG、PTH水平过高,容易对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带来程度不一的毒性作用,与此同时PTH也有可能对机体造成刺激,从而造成组胺的释放,使得钙离子与磷离子沉积在皮肤当中,进而引发皮肤瘙痒。现在在临床上公认的尿毒症毒素是β2微球蛋白与甲状旁腺激素这两个水平,与此同时β2微球蛋白与甲状旁腺激素也是公认的有效标志物,其主要标志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对β2微球蛋白与甲状旁腺激素进行控制能够预防皮肤瘙痒[11-1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研究组 参照组β2-MG(mg/L) PTH(ng/L) β2-MG(mg/L) PTH(ng/L)治疗前 23.0±5.3 562.0±120.0 22.0±6.1 555.0±149.0治疗后 12.0±4.3 318.0±118.0 21.0±5.0 563.0±140.0 t值 8.092 11.687 0.982 0.303 P值 0.000 0.000 0.328 0.762组别

在本次研究中,两种患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医治,由统计学结果可得出,研究组的β2-MG、PTH水平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因此,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方法运用在临床上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医治当中,可以将β2-MG、PTH等中分子物质进行有效的清除。

猜你喜欢
灌流尿毒症血液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多彩血液大揭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