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重度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重度

重度颅脑外伤是,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1]。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2]。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3]。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本文将在重度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工作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44.38±9.98)岁,损伤类型:交通伤26例,打击伤15例,挤压伤11例,坠落伤13例,重物伤3例。根据急救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保持呼吸道通畅:部分患者发病后可能发生反射消失,无法自主排除分泌物、呕吐物,容易出现呼吸道的阻塞,引起窒息;应给予吸氧处理,使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呼吸道内分泌物,必要时应进行气管插管;(2)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体征监测,建立稳定的静脉通路;(3)病情评估:快速完成病情初步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内脏破裂、骨折等;(4)转送:与相关科室沟通、交流,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完成病人的交接;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对病情相对严重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由于其情绪波动较大,部分患者可能由于担心死亡,甚至拒绝治疗,在护理时应尽量安抚患者情绪,指导患者配合治疗。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相关指标,包括转运时间、病情评估时间、昏迷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转运时间(min) 病情评估时间(min) 昏迷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4 20.35±9.89 4.11±0.85 8.44±2.21 36.23±3.33对照组 34 35.48±12.39 7.90±1.55 14.23±4.46 52.54±5.34 t值 - -5.565 -12.501 -6.783 -15.112 P值 - <0.05 <0.05 <0.05 <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病情评估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患者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3~8分,伤后24 h意识恶化,昏迷超过6 h的患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威胁患者生命[4-5]。研究认为,伤后1 h是重度颅脑外伤救治的黄金时间,延误最佳抢救时间,可能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颅内压升高,引发脑疝,表现出呕吐、头痛、昏迷等症状[6-7]。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及实践证实,在院前急救护理中加强病情评估,提高护理操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病死率。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急救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能够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减少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脑疝、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成立院前急救护理小组,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不断完善入院前评估、诊断、沟通工作,争取有效抢救时间。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病情评估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重度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工作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救治时间,确保救治顺利完成,提高护理效果。在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时,应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收缩压<80 mmHg时应立即补充血容量;高颅内压患者应立即使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给药[8-10]。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对开放性伤口进行局部包扎、消毒;对脑组织渗出患者,应进行无菌覆盖。与患者及家属保持沟通,安抚其恐惧、害怕等情绪,进行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情况,与其建立有效的沟通,避免引起护患纠纷。在患者及家属的监督中,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保持院前抢救流畅性[11-12]。转送时,应以确保安全性为前提,尽量实现快速转送;同时,利于转送时间与不同科室进行沟通和交流,完善术前诊断准备,使患者入院后能够得到迅速救治。以往有研究发现,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对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单一应用效果不理想者,应联合其他护理干预措施,优势互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综上所述,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急救效果,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重度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宫斗剧重度中毒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