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的延续护理服务与效果分析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延续性阻塞性出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破坏性特点,是因为不完全可逆呼吸气流受限所致[1]。吸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因素中所占比重较大,可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肺部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2]。为提高其预后质量,确保临床疗效的提升,需要患者禁烟,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3]。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7例。研究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为(52.3±5.1)岁;病程2~15年,平均为(8.1±2.3)年。常规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为44~79岁,平均为(52.5±5.2)岁;病程1~15年,平均为(8.0±2.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存在吸烟史。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合并哮喘、糖尿病以及肺结核者。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4],具体为(1)制定方案:在患者出院前1~2 d,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建立病历档案。每周通过电话联系或是上门探访的形式,掌握患者服药、吸烟情况。(2)病情观察: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表现,比如咳痰、呼吸不畅、咳痰等,并告知患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抗力。(3)院外护理:向患者重点说明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坚持吸氧,若条件允许,每日吸氧时间需保持在15 h及以上,吸氧量为2 L。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所致不良反应,详细告知于患者。(4)戒烟护理: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患者明白吸烟对疾病治疗的不利影响,以便于纠正患者吸烟习惯。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要求患者家属发挥监督作用,并为患者积极营造一个优良且无烟的环境,准备一些口香糖或者是低糖的零食。

1.4 观察指标

采用QOL-100量表[5]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社会领域、生理领域以及心理领域三个方面,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大部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存在吸烟史[6]。吸烟会降低人体的肺功能,并加重呼吸道症状,故而全面禁烟,有利于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临床实践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时患者会顾虑到病情而暂时戒烟,但是当病情有所缓解后,又会重新吸烟,而且此类患者不在少数[8]。如何在患者出院后,积极纠正其吸烟习惯,是现阶段临床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大难题[9]。

延续护理服务即是指将患者在院内所享受到的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家中,通过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与临床相关检查进行结合,为患者制定延续性护理服务计划[10]。患者出院后,由专人通过电话联系或是上门探访等形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疑答惑,并指导患者正确运动锻炼,嘱咐其坚持用药,通过护理随访,了解患者用药、运动、饮食等情况,检查患者戒烟情况[11]。另外,在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下,还可以通过家属配合,发挥其监督作用,从侧面规范患者用药,促使患者积极锻炼,让患者的自我护理更加高效、更加科学[12]。本文中,对患者实施随访,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后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具有重大作用,可有效纠正患者吸烟习惯,改善其肺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延续性阻塞性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