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的临床效果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依从性饮食血糖

糖尿病是当前世界的慢性流行病,且发病率增逐年升高发展趋势,据相关统计结果,现阶段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1.6%,其中以青中年男性为主要患病群体。该疾病会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在治疗中开展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主要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应用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展开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286例在我院开展初发糖尿病治疗的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年龄为18~59岁;所有患者均经医护人员告知研究意义及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了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按照计算机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43例。其中,参照组中,男性73例、女性70例,年龄为26~59岁,平均年龄为(42.5±3.6)岁;观察组中,男性86例、女性57例,年龄为23~59岁,平均年龄为(41.0±4.1)岁。对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的对象一般资料中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治疗工作开展为患者就诊当日对其开展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及运动方面知识的宣讲,并发放糖尿病相关宣传材料,叮嘱患者定期复查并接受糖尿病门诊健康教育[2]。

对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糖尿病教育,相关教育宣讲的内容具体为以下几点:(1)建立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档案,由专职糖尿病护理人员展开对患者的健康评估,了解和记录患者体征及症状、既往史、对糖尿病的认识、饮食习惯、心理状态、文化程度及心理状态等基本信息。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再由医务人员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开展有效的临床健康教育宣讲,如情境代入、看图对话、文字及图像资料、面对面交流等方法。每月定期组织患者开展小组式教育,通过医患交流、病友交流等沟通渠道,确保健康教育开展的丰富多样化[3-4]。(2)规范化健康教育内容:①疾病宣教,围绕糖尿病发病因、症状表现、危害、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展开系统的详细介绍,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告知患者遵医嘱行为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5]。②饮食宣教,告知患者饮食控制的必要性和作用,根据患者的身高及体质量、活动强度等制定每日需要的总热量,根据热量比例搭配相应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比例,对应的比例分别为15%~20%、50%~60%、20%~30%,将每日摄入的食盐量控制在6g内,减少油炸食物、坚果类食物的食用[6-7]。③运动宣教,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喜好选择合理化的运动方式,有慢跑、散步、骑自行车、太极等。叮嘱患者应于饭后1小时后开展运动,活动强度以轻微出汗为佳。④用药指导,对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用法及保管等展开介绍,指导其开展科学、正确的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同时进行自行血糖监测、体重、腰臀围等规范性监测,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8-9]。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自我管理依从性。其中血糖指标有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GHb);自我管理依从性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几方面展开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控制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血糖指标、自我管理依从性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情况

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GLU(mmol/L) 2hpg(mmol/L) GHb(%)观察组(n=143) 6.81±1.04 8.98±1.22 6.30±0.91参照组(n=143) 7.81±1.11 9.64±1.36 7.14±1.61 t值 7.8616 4.3198 5.4315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依从性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比较(±s,分)

组别 饮食控制 遵医嘱服药 规律运动 血糖监测观察组(n=143) 12.47±3.85 11.92±1.93 10.31±1.18 13.93±3.06参照组(n=143) 10.29±1.12 10.41±1.51 8.46±5.52 12.13±2.38 t值 6.5016 7.3686 3.9192 5.5525 P值 0.0000 0.0000 0.0001 0.0000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致病因涉及因素较多,疾病的发展极易引起多种急慢性并发症。在近期糖尿病治疗中主要以糖尿病控制为主要目标,远期治疗中则是通过代谢控制实现对并发症的预防,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上各治疗的顺利开展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依从性存在密切的联系,加强患者的糖尿病教育意义重大[10]。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健康教育实施是以行为干预及信息传播来帮助个人及群体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建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在患者就诊期间由医务人员通过各类教育渠道,并充分的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给予其正确行为的肯定,针对性地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借助规范化糖尿病教育,帮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控制情况建立清晰的认知,有利于增加患者就诊的意欲,实现对治疗方案的落实。围绕糖尿病治疗始终开展饮食、用药、运动方面的指导,在基于患者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识基础上,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水平,进而实现了在日常生活中血糖水平的控制[11-12]。

综上所述,在初发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糖尿病教育,有利于患者科学的开展血糖的系统管理,实现了对血糖指标的控制,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依从性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