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艾灸乳腺穴位

乳腺癌临床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外形改变、乳房肿块等,目前,临床针对乳腺癌主要采取手术方法治疗,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化疗等[1]。然而,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由于切口处疼痛,及乳房被局部或全部切除等方面给生理、精神均带来极大痛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可见,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为35~68岁,平均年龄为(51.2±2.5)岁。乳腺全部切除患者12例、局部切除28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为32~67岁,平均年龄为(50.8±3.7)岁。乳腺全部切除患者13例、局部切除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血压、脉搏等常规检查。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措施:(1)穴位按摩及温和灸:穴位按摩选择的穴位是皮质下、神门等穴位,以点法、揉法等方式对其上述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的时间为3~5分钟,在穴位产生麻、酸、痛的程度上停止,每日两次,连续3~5天。温和灸选择患者的内关穴、中冲穴、内关穴等,进行温和灸,时间为3~5 min内,程度以患者没有灼痛感为宜[3-4]。(2)艾灸护理:对患者采用热敏灸治疗,选择患肢的肩贞穴、肩井穴、阿是穴等,将艾条点燃,艾条的燃烧头和施灸部位保持在2~3 cm,进行熏烤,艾灸局部皮肤具有温热感之后,均匀向前后左右方向进行移动,寻找热敏点,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酸、胀、压、重、痛、麻、冷)等灸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时间15~30分钟,每日2次。注意在艾灸时以免烫伤患者,保持好距离,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状况,倾听患者主诉,在施灸过程中,如果患者有不适感,应停止操作,及时清理艾条上烧过的灰烬,应避免在患者空腹时进行艾灸[5-6]。(3)引流管护理。为防止引流管出现扭曲、压迫等情况,需实施对其进行观察,并确保在负压状态下实施吸引;为防止引流部位出现异常,需实时观察引流液颜色与流量。(4)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术后将受到形体受损、切口疼痛等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会出现抑郁、自卑、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对其提出的要求、疑虑给予及时的满足与解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合理化的饮食计划。(5)康复指导。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合理化康复运动计划。通常术后1 d让患者做简单的腕关节活动,术后2 d指导患者在床边做缓慢活动;术后7 d指导患者做日常生活活动,如刷牙、梳头、散步等,以促使其自信心得以慢慢恢复。

1.3 观察指标

以护理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作为观察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证明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社会节奏、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心理压力、精神压力有明显加重迹象,同时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生活质量、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7]。女性患者的乳腺组织主要是由皮肤、乳腺组织、纤体及脂肪组成,乳腺癌为乳腺腺上皮组织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99%的患者为女性患者,1%的患者为男性患者。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如果癌细胞脱落扩散,就会发生转移,危及生命。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术后护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由于切口处疼痛,及乳房被局部或全部切除等方面给生理、精神均带来极大痛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以患者为中心、以程序化、系统化护理措施为依据,为带来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8-10]。本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AS(27.11±0.11)、SDS(17.93±5.11)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穴位按摩及温和灸、热敏灸等中医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利水消肿,活血散瘀等作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患者及家属也比较认可[11-12]。

综上所述,将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表1 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S A S S D 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0) 56.30±1.11 27.11±0.11 51.21±5.01 17.93±5.11对照组(n=40) 55.07±1.30 38.22±0.12 52.81±5.13 28.95±6.15 t值 0.321 4.748 1.127 5.381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猜你喜欢
艾灸乳腺穴位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夏季穴位养心
夏天怎么做艾灸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