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8-08-27 08:2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空腹筛查

糖尿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范畴,易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要给予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基于此,临床上提出了中医护理[1-3]。本组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深入分析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原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2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为(54.6±2.4)岁,男女比例17∶12,原发病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例、27例,空腹血糖7.8~17.5 mmol/L,平均空腹血糖(12.6±1.2)mmol/L;2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为(54.5±2.3)岁,男女比例18∶11,原发病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例、28例,空腹血糖7.7~17.4 mmol/L,平均空腹血糖(12.5±0.9)mmol/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2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其中常规护理同上,中医护理措施:(1)膳食。护士需要对患者疾病进行不同病症分型,需要根据分型不同实施不同的饮食指导,告知气虚血瘀患者多进食山药等益气活血食物,告知寒凝血瘀证患者多进食肉桂、茴香等温经通络食物,告知阴虚血瘀证患者多进食银耳、百合及黑木耳等滋阴化瘀食物,告知痰瘀阻络证患者多进食化痰活血食物,例如,陈皮及山楂,告知肝肾亏虚证患者多进食甲鱼、枸杞及银耳等滋补肝肾食物,告知腰膝酸软患者多进食黑豆、枸杞等食物[4-7];(2)足浴。选择活血通络止痛中药混合热水为下肢麻木及发凉、疼痛患者制成中药足浴汤,将温度维持在37℃,避免过热,浸泡时间在20 min,1次/d,连续浸泡时间是10 d。叮嘱患者在空腹或者餐后1h内不要进行足浴;(3)足部按摩。在患者足浴后,护士可将双手涂抹润滑油并给予患者足背实施轻轻揉搓,至足部发热后利用推摩法按摩患者小腿,将按摩时间控制在20 min,每天足浴后,按摩1次,连续按摩10 d;(4)情志护理。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情志特点进行了解并多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开导患者,促使患者郁气解,促使患者病消退,确保患者心情舒畅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可通过组织病友交流治疗心得活动、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来促使患者情志稳定,根据患者不同情绪特点来合理选择轻音乐,促使患者不良情绪明显缓解,利用转移注意力办法促使患者有效调节情志[8-10]。

1.3 效果评估

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利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踝肱指数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踝肱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从中医角度讲,糖尿病又称消渴症,临床上中医护理对其护理效果明显。护士需要了解患者对运动项目的兴趣及爱好,从而为患者合理选择运动项目,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慢跑及八段锦等,不宜长时间锻炼,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要剧烈运动,运动期间注意安全[11]。

张建红[12]报道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前足部神经筛查评分(7.48±1.16)分,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足部神经筛查评分为(3.22±1.1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结果存在一致性,数据方面存在差异性,可能与样本选取数量、个体差异性相关。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踝肱指数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踝肱指数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踝肱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后续研讨中,可将样本选取数量增加,可延长样本选取数量,对中医护理措施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完善,促使本组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s)

空腹血糖(m m o l/L) 餐后2 h血糖(m m o l/L) 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分) 踝肱指数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9 11.45±2.34 6.16±0.89 17.63±2.85 9.65±0.70 7.84±1.48 4.36±1.02 0.79±0.16 1.05±0.03对照组 29 11.32±2.07 8.95±1.12 17.44±3.16 12.34±1.43 7.80±1.54 6.01±0.34 0.80±0.17 0.92±0.06 t值 - 0.2240 10.5026 0.2404 9.0985 0.1008 8.2642 0.2306 10.4360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空腹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采血为何要空腹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空腹喝水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