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春雨行动”对公共文化与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

2018-08-27 01:06郑璇
群文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钟点工春雨基层

郑璇

“文化春雨行动”是把建设文化强市、加快文化强区建设的东风化为用来滋润社区文化快速发展的春雨、树立基层文化根基的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行动,通过发掘、造就、引进等方式建立一支以专业文艺人才为骨干、业余文艺人才为辅助的,业务要精、政治要强、作风要正、素质要高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者队伍,并通过发挥这支基层文化主力军的作用,带动全区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引领提升基层文化的发展水平。

一、“文化春雨行动”是促进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的文化工程

1.实施“文化春雨行动”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增强城区文明发展程度,减少社会主体矛盾,提升社会建设和谐度,为社会建设提供较强的精神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在引领风尚、引导群众、服务社会建设和推进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快基层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公共文化建设。

2.实施“文化春雨行动”是群众创新工作机制的需要。目前的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社区普遍没有对口专业的文化人才,而且兼职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与新的工作要求不能配备适应,尤其是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点对点和面对面的基础文化辅导,同时对人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更需要上档次,有水平。目前来说,政府现有体制内提供的人才和相对应的服务已经无法解决当前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建设体制,通过实施开展“文化春雨行动”在工作机制创新上下工夫,在人才培育上突破,加强优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体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3.实施“文化春雨活动”是特区一体化的需要。“特区一体化”是指未来一段时期内最大的发展时机和发展“抓手”。想要全面实现真正意义的特区一体化,文化一体化是关键也是重要的内驱力。目前人民群众的深层城市意识较为薄弱并未成型,文化的归属感和家园意识感也并不强,特别是人民普遍素质与社会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公共文化对居民素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发展并繁荣社区文化是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直接途径,也是加快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力量。

4.现阶段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最基础的文化需求和更大限度地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以及群众文化水平。是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和供给的。其中包括给社会公众群体提供最基础的精神文化享受,维持当今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行为的总称,是政府职能的重要表现,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公民文化权益,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和居民素质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求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指引群众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实现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共建“三支队伍”,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

1.招募“文化义工”,广纳人民群众为文化建设T作的“助手”。“文化义工”主要是从热爱公益文化事业的社会人士中选出,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协助做好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的观众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各类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广泛推广,协助做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召集和组织工作。

2.采购“文化钟点工”,是作为聚集群众文化工作的“推手”。“文化钟点工”主要是从具有某项文艺特长或者是热爱广场文化和街头艺术文化的社会人士中“采购签约”,主要是在各广场和公园做好街头艺术的引领工作。推动广场文化的品牌建设,为社区居民和外来劳务工作者开展各类文艺基础性辅导,并且协助文化部门为各类文艺爱好者建立档案。

3.招聘“文化辅导员”,是培育基层文化工作的“能手”。主要是从专业的院校和具有较高专业艺术水平的社会文体工作者中招聘。主要工作是负责对“文化钟点工”和“文化义工”的专业技术指导和具体管理;制定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计划,并针对社区不同的人群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文艺辅导,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做好政府文化项目和活动的相关宣传与推广工作;参与大型文化活动的创作、培训、策划、排演、组织等工作。

4.三个层级组成了“基层文化服务网”,最大程度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聚众打牌赌博等不良社会现象出现明显的改观,而且群众的文化素质有所提升,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文化春雨活动”白实施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文化义工”踊跃报名,“文化钟点工”也因此受到热烈追捧。以宝安地区为例,每到夜幕降临,宝安广场、海滨广场等多个广场与社区都能看到大量社区群众在领舞者的带动下练习健身舞和民族舞蹈,场面宏大,气氛融洽,真正做到了公共文化走进社区、达民义、惠民生,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5.“文化春雨行动”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用签订合约的方式将民间群体各类潜在力量调整和组织起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再把一些政府部门现在办的、手上抓的事情下放到群众中去,用购买服务的方法,将其交给社会群体组织及个人去承担,以此来达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精神文化需要的目的。更是以普遍互惠性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以覆盖性强的文化阵地优化公共文化服务。

三、“文化春雨行动”缓解了公共文化供需的缺口

1.使社会文体资源得到大体整合,促使群众的文化热情得到激发。“文化春雨行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面对面和点对点的公共文化指导性服务,让群众白发性的文化活动找到了“组织”,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队伍,因此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使群众申请成为“文化钟点工”“文化义工”的热情高涨。

2.群众性活动范围蓬勃开展,文化触角极大延伸。就以宝安200个“文化钟点工”为例,按每个活动点平均每晚参与人数200人计算的话,相当于宝安地区每天都有200场有组织性的小型文体活动约合4万人参与,活动内容除了广场舞外,还包括了太極、戏曲、合唱、书法、摄影、杂耍等12项文化活动。市民在这些广泛多变的文化活动中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提升了素养。

3.构建了健康友好的社区公共空间,“文化春雨行动”推动了最基层、最草根的公共文化发展,丰富并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文化追求,让群众闲有所学、学有所获、获有所乐,有效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升了文化水平。对于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较大的地区来说,起到让不同户籍、不同阶层的人认识交流、理解包容的积极社会作用。通过培养“合作、融合、分享”的社区人群,最终共同构建出具有现代化城市肌理和社区意识的成熟社区,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4.“文化春雨行动”通过“文化义工”“文化钟点工”“文化辅导员”來设立一个个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点,带动并发展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的“面”,做到以点带面,以此来积极推动基层人民群众公共文化蓬勃发展。

5.公共文化服务要想发挥作用,就要发动各方力量,将“文化义工”“文化钟点工”和“文化辅导员”三支队伍打造成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依托公共文化力量来实现服务质量的最大化效益,有效地聚集内外文化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坐在台下看”到“站在台上演”,从而起到提升市民自我价值的促进作用,逐步实现市民的自我服务。

四、“文化春雨行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展示

1.宝安在全区建设了137个社区小场地,为社区、工业园区配送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等器材1 53套,体育中心各场馆白2011年起就实行半天免费开放,将活动场所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场地,让居民的文化活动有载体、有去处。

2.2013年,宝安区为残疾人创办木雕培训班,共有80多名残障人士接受培训,走上了木雕艺术的道路,也为他们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有500位民间文化人士签约成为“文化钟点工”,活跃在宝安城区的各个地方,他们的存在为文化服务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2016年,宝安在工业园区设立了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开展茶道、摄影、声乐、书法等专项讲座或辅导60场次,文艺演出活动10余次,并开展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征文比赛、书画巡展、送图书进企业等14项主题活动,参与人数近20万人次。

五、相关政策对“文化春雨行动”的支持

1.宝安区以“文化春雨行动”为突破口,构建以宝安区文体旅游局为总负责机构,区相关单位和部门为分支机构的工作机制;创新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开创了政府向个体采购文化服务的先例,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化和主体多元化。

2.宝安综合长远发展规划、未来人口集聚与社区布局,以及区、街道可投入的经费实力(潜力)等多方因素,邀请第三方专业团体制定《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实施方案补充意见》或《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文化春雨行动”的长期(6年左右)、中期(3年左右)、短期(1年左右)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对经费分担、任务分解进行制度性安排,确保绩效提升、预期目标实现。

3.为更好地提升“文化春雨行动”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印制《深圳市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指引》、设立“文化春雨行动”推广日、开展评选活动等措施,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及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多渠道、多样化宣传,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及基层街道、社区对“文化春雨行动”的认同度,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积极性,激发参与热情,形成更有力的文化参与潮流。

“文化春雨行动”不仅仅是某一项活动的开展,而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措施,是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公共文化惠民活动组成的促进建设文化强区的文化建设工程。通过“文化春雨行动”,创新了基层文化队伍管理及运行体制,编织一张基层文化服务网,带动和引领全区群众公共文化活动有效快速发展,以提升人民群众基层文化发展水平。“文化春雨行动”是通过招募助手“文化义工”、采购推手“文化钟点工”、招聘能手“文化辅导员”三项具体措施来实施,其效果显著,其长远发展目标和任务分解以及有利作用,需要通过细致、具体的落实工作去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1]周文彰.大力开展基层文化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今日海南,2008(08).

[2]付建光,王浩,基层文化工作需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J].政工学刊,2014(08).

[3]敖春琳.浅谈如何开展好基层文化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

猜你喜欢
钟点工春雨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吉利
春雨
春雨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被钟点工炒了
被钟点工嫌弃了
钟点工成德国劳资双方“救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