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心理调控研究

2018-09-03 08:37胡美怡
锋绘 2018年2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

胡美怡

摘要:声乐心理调控是指与声乐有关的歌唱行为和精神活动相互作用的总和。声乐演唱的成功与否,不仅受演唱者的声乐技术水平高低的制约,更多的受到心理素质好坏的影响。在声乐演唱中,调控好自身的心理因素,才能使歌曲的表达更准确,演唱的效果更完美。

关键词:声乐演唱;心理调控过程;问题及解决

0 绪论

著名声音教育家、理论家邹长海先生说:“歌唱是生理学的,也是物理学的,但归根到底是心理学的。”体现了声乐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的综合学科。演唱不是单纯的生理技能的运动,而是演唱者生理与心理相配合运动的过程。本文主要从自身经验出发,感悟并总结了声乐心理学研究在声乐学习及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唤起大家对声乐心理调控的重视,告诉大家声乐演唱者无论是在日常学习中,还是在舞台表演中除了优秀的专业能力以外,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1 声乐歌唱心理解读

声乐演唱主要是歌曲演唱过程中将演唱者的认知、情感需求进行表达。歌唱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心理活动作用并且贯穿了声乐演唱过程的始终,对声乐演唱起到了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声乐学习的过程是心理规律在声乐演唱中的主要过程。声乐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其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更因为能够唤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

2 心理调控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现

2.1 重要性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判断一个人声乐水平有很多标准:如特殊而富有潜力的健康嗓音、饱满并控制自如的气息状态、准确的节奏和音高、娴熟的声乐技巧、良好的乐感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长期以来容易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被大家忽视的标准,那就是良好的心理调控。心理问题,给以人的感觉往往是“玄乎其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实际上,心理调控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形声音和肢体动作的发出都是由人的最高神经控制的的。在演唱过程中,大脑作为“食物链”的人类高级神经接受演唱者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再通过神经输出给身体肌肉下达指令,演唱者依据下达的指令对自己情感、声音等产生一系列的内在反应,最终形成我们所听到的歌声。所以在某些层面上说,演唱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正常的演唱技术的发挥找到支撑。

2.2 表现

声乐心理调控是普通心理学中音乐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心理调控主要是研究声乐学习者声乐学习及演唱中的一个思维、想象。动作起伏变化的过程,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声乐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健全科学声乐理论,为声乐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声乐技能提供帮助。声乐心理调控对于声乐学习者在演出、比赛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歌唱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在另一方面推动了整个声乐艺术事业的向前发展。

3 声乐心理调控的过程

3.1 从紧张到放松

歌唱的紧张和放松不仅是指代身体放松张力的产生,在更大程度上是指心理应用松弛。发声器官紧张,身体肌肉紧张,精神思维紧张均会导致演唱时的状态失常。只有在适度放松的精神状态下,身体和神经肌肉放松的同时,才会有利于歌唱的状态。在唱高音时,演唱者常常会出现越唱越紧的现象,严重会导致声音劈掉或破音,这并不是演唱者唱不了或音域达不到,也不是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关键出在心理的失控和紧张。

紧张与放松是对立的矛盾,在歌唱技能运用中,必须适度把握紧张与放松的有机配合。正确对待矛盾的对立统一,发挥紧张与放松的对立统一关系,适度适量。

3.2 从阻碍到畅通

阻碍到畅通即是人脑思维想象的一个塑形,腔体,人有七孔,七孔皆空。声音从丹田点起,贯穿腔体线,环绕面罩,发出自然舒适的声音。在我们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老师们常说,思考很重要,唱的多不如想得多。思维和想象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的找到通畅的声音出口,也是心理调控的重要过程。

当声音到达畅通的那个点时,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有了变化,演唱者在声音畅通时身体也会受到变化。就像泉水喷涌而出,整个人的状态都会随着声音的通畅而通畅,发出的声音更是饱满有力,会给人造成一种成就感。

3.3 从低谷到高潮

情绪是人的行为、感觉、思想的掺杂在一起的综合心理和生理状态,演唱者的任何情绪都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发声和演唱。如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其心理产生了情绪异常,是难以很好的完成演唱的。声乐演唱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主观心理特质的影响和支配。

低谷到高潮是演唱情绪的一个转变,也是身体热度的一个递增。演唱者随着歌曲旋律、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心理状态必然也会受到起伏波动。调节控制好此时的心理,是把握演唱情绪的重要关头。一般情况来说,人的兴奋点能够激发人潜在的能力。虽然唱出来的声音会较白声,但是最放松,最自然地演唱状态及演唱心理。

4 声乐演唱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4.1.1 缺乏自信心

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舞台表演上,自信心对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种气质,它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适度的自信能帮助人们获得一种如同微笑一般,让人无法抗拒的获胜魔力。反之,缺乏自信心,人们内心也会有莫名的恐惧。

4.1.2 怯场

总的看来,怯场的起因是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或过低的紧张水平都会抑制个体的表现。舞台紧张是表演艺术的通则,如卡鲁索所说,大艺术家无一里外都会有舞台紧张的经验。

4.1.3 单纯的技术观点

我们往往越重视一件事物,反而会加重心理负担,弄巧成拙。声乐演唱亦是如此,我们越是重视自己的发声和演唱方法技巧,就越是精神紧张,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但技术得不到发挥,也导致不能自然地歌唱。并且如果我们完全把演唱重心集中在技术观点层面上,而忽略其他的表达也是不可取的。

4.1.4 过分注重个人得失

成功之心,人皆有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度想要成功的心理反之会害了自己。做好自己,呈现一个自然地,富有感情的歌唱状态或许更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4.2 如何解决声乐演唱中心理问题

4.2.1 强化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潜意识的心理暗示是获得信心的重要途径,在演唱前给自己加油打气,默念鼓励更是必要的增强自信心的方式。再者,即是俗套的老方法,猴子臆想。将注意力转移,放松心情,其实这点心理调控是所有方法中最难也最易的一个办法。不然,除了思想上的健全外,演唱前给自己身心的放松,睡眠质量,妆容打扮,他人的赞赏也能多多少少增加一些信心值。信念很重要,相信自己,八颗牙齿的微笑,不论演唱如何,举手投足间都能让人感染到你的魅力。

4.2.2 注重舞台实践,培养临场发挥能力

舞台是音乐学习者的音乐梦想的落脚点,实践是声乐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實践能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好的完成声乐作品,利用好心理调控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目前,就综合类大学里音乐专业的同学们来说,虽然有正常的期中期末考,但这些对他们来说远远是不够的。声乐演唱不可脱离的环境就是舞台,每个音乐学习者都要站上舞台,都必须用自己所学展示给观众。因此,实践是基础,再者是大量的实践,久而久之实践经验的累积变成了一种自信,一种底气,形成了一种舞台习惯,对培养临场发挥能力也是有极大的帮助。俗话说的好,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声乐歌曲短暂的几分钟演唱,临场心理调节能力想必也是要锻炼的。如何锻炼临场能力?关键就在于多实践。

4.2.3 培养表演欲,想象力

声乐演唱的想象不仅要有中心性,深度性,灵活性,更要有一种理性的把握,实实在在地向听众展示出声乐想象的最大可能性,让观众更能被演唱者情感所打动。作为一位专业的声乐学习者,不仅要有积极地表演欲望及良好的想象能力,还需要贴近生活,结合生活体验表达作品,才会使二度创作的歌曲更加润色。即便你的嗓音条件不是特别好,丰富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及充沛的情感也会为你的演唱增添色彩。

5 结论

就上述观点来看,其实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将理论结合到实践当中去,而不是“纸上谈兵”才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按照心理学逻辑来考虑,人们在遇见问题时往往大都知道解决方法,但是由于心理作用力过大,无法控制自己的完成力。本文是通过自身声乐的学习,结合学习体会感悟,论证心理调控研究在声乐的重要性及表现,心理调控研究在声乐学习中的过程,心理调控对声乐学习的帮助等,使声乐心理调控研究更受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茹湘.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J].中国音乐,1996,(2):52-54.

[2]张红娟.歌唱心理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3]廖凌.影响良好歌唱心理的因素分析[J].黄河之声,2012,(16):118-119.

[4]吴艳.心理调控在声乐教学和表演中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4,1:046.

[5]王百灵.声乐演唱心理现象透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91-92.

[6]于辉.谈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影响[J].辽宁高职学报2009,10(12):94-96.

[7]李源.声乐演唱的心理素质及培养[J].宿州学院学报,2005,(3):137-138.

[8]王夏菲.略谈声乐演唱的心理调节[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6(009):153-154.

[9]孙丹.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因素的调控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0]丁晓红.论声乐学习的心理调控[J].音乐探索,2007,(2):63-65.

[11]张俊霞.高校声乐教学心理因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12]边秀梅.论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J].音乐时空,2011,11:025.

[13]孙傲.心理调控培养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6):234-235.

[14]汤红娜.论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素质与心理[J].魅力中国,2010,(19):165-165.

[15]李杨.浅谈声乐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调控[J].商情,2009,(13):104-104.

[16]葛亮.浅谈心理调控对声乐表演的重要作用[J].科教文汇,2008,(26):186-186.

[17]陈岚.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心理调控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7):225-225.

[18]徐行效,徐茜.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音乐研究,2005,(2):94-101.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
谈歌唱的形象思维
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合作与艺术指导性
关于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训练与运用的有效思考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