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技术下的工程管理变革

2018-09-03 08:37尧瑶
锋绘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变革

尧瑶

摘要:CAD到BIM、CIM技术的过渡,标志着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成熟与深化。CIM技术与CAD、BIM技术相比,其信息量更为庞大与复杂,CAD、BIM仅包含建筑对象的数字化信息,而CIM技术则进一步将地理信息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联信息囊括其中。具体而言,CIM技术是BIM、GIS与物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是建立城市空间模型与获取城市信息的平台,CIM技术背景下,工程管理者的管理过程也必将发生变革,包括管理对象的变化(更加广泛、复杂)、管理模式的变化(更加精细化与高效化)以及进一步的协同化。

关键词:CIM;变革;工程管理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水平质量生活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智慧城市建造逐渐被提上日程。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共同提出<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BIM技术带来了建筑业的信息化变革,其发展至今体系逐步完善与成熟,并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BIM更多是针对于单体建筑或者覆盖面稍大的多建筑,面向城市建设领域,无法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仅仅利用BIM技术来构建智慧城市是不现实的,但不可否认,BIM技术将是智慧城市建造的基础之一;而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城市信息模型)可以城市信息技术为基础来建立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是对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各种实体目标及其空间状态的数字化描述和表达,从技术角度上可以看做是BIM、GIS、IOT(物联网)、VR、大数据等的有机融合,在智慧城市的构建中将有其独特的优势。

2 管理过程的变革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包括时间、成本在内的多个维度的影响,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生动体现,使得建筑发展更具科学性与价值性;而从BIM发展到CIM,跨度更加宏大,这种变革是跨领域的,CIM面向城市与区域系统内多元信息的融合与共享,考虑的是城市内部各个有机要素之间的协同联动。基于CIM技术发展的趋势性与必然性,工程管理者的管理过程与BIM时代相比必将发生重大变革,因此,本文将从CIM技术发展的初衷与特征出发,探讨工程在管理对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

2.1 管理对象更加广泛、复杂

CIM技术发展的初衷是,在智慧城市建造的实践过程中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人文,解决城市生活宜居、便捷出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4]。因而CIM技术研究的主体对象是一座城市或者一片区域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局限于对建筑进行管理,建筑领域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举个例子,BIM实现了对一栋建筑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而CIM首先将一栋建筑与其周围环境、地下平面连接形成一个单元,然后进一步把多个这样的单元连接,故CIM技术的服务对象是很复杂的,而且各对象之间又存在一定的交叉性。

2.2 理念的柔性化和民主化

CIM技术管理的是城市运作中各种要素的生产生活,其中便包括人这一特殊的对象,在项目的前期规划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動;同时,CIM还为普通市民广泛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工具和实现途径,为市民参与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

2.3 管理过程的动态化

CIM是一个巨大的数据管理平台,任何一个被感知和互联的服务单元的运作情况都将被实时记录,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并得到解决,实现了管理的动态化。

2.4 管理结果的精细化与高效化

基于GIS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CIM给每一个服务对象都赋予了一个独特的代码,服务对象小到一个红绿灯,大到一栋写字楼,可以是具体的真实物体如建筑,也可以是抽象的某些数据如某小区人口总数,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此外,两种技术的结合可以及时准确地定位具有代码的对象,使得管理过程高效化。

2.5 协同化管理

CIM技术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建筑本身建造过程的协同性,比如管线布置,然后CIM考虑的就是建筑与周围地理人文环境的协同、建筑体与建筑体的协同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协同,立足于大局观实现对整座城市的协同化管理。

3 总结

CIM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带来建筑领域与其他领域的联动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条件,本文讨论了CIM技术将带来的工程管理变革,同时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建议以及对专业发展做出预测,总而言之,不管是学生还是现场管理者,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让自己适应时代的变化,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来.BIM、信息化、大数据、智慧城市及其他[J].城市住宅,2014,(6):14-16.

[2]耽丹,李丹形.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相关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15);72-73.

[3]谈成琳.简议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5),

[4]王海鹏.城市设计“新技术”的应用思考[J].城乡建设,2017,(13): 54-55.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变革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变革开始了
浅议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海尔变革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夺变革先机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