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网球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2018-09-10 01:17刘会敏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球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刘会敏

摘要: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在网球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学生对网球技能的接受程度和对网球运动的学习兴趣等受到阻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网球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网球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网球技能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职院校;网球;课堂教学

网球是一项极具有魅力的贵族运动,近年来,在网球逐渐普及的过程中,深受大众的喜爱。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情况分析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背景差异较大,学生的体育基础、学习能力、教育背景等参差不齐。在教师统一安排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就会容易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停留在原地,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的困境,最后导致学生只能望“球”兴叹。在这样境况的网球课堂上,无法体会到运动的快乐,也失去了学习网球的积极性,体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健康的“源泉”,学生也无法体会到快乐体育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的设置网球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有能力完成,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网球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获得感增强。

一、概念与理解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

分层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基础等,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评价方式,将其进行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分层标准

A层(提高组):学生有一定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好,在网球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学习经验。针对该层次学生教学内容是网球运动技能的全面学习,身体素质的专项练习,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术为主要教学目标。

B层(基础组):身体素质较差,协调能力一般,没有网球基础学习经验。针对该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网球的基本技术;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网球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两个网球选项班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实验班38名学生,对照班38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76名学生的身体基本情况、学习动机、运动兴趣、运动目标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实验对象,以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2.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分层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分层教学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分析网球课堂教学在高职院校现阶段的现状,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3.实验研究法:对义乌工商职业技术2016级2个网球选项班学生最初的身体素质以及网球技术进行测试,分析,分层(对照班),教学,研究。

4.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的可行性分析

1.实验对象选修网球的运动态度分析

在实验前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选择网球课时的目标和运动态度上,没有什么差异,70%左右学生表示是为了修学分而选择网球,30%左右学生喜欢网球而选择网球课。更多的学生存在的是应付心态,加之网球运动技能的特殊性,对于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学生的兴趣意识极低。因此改变学生的运动态度极为重要。

2.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经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可比性良好,这为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分析

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接受能力,由于实验对象选择的随机性,会出现某个班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比较好,而某些班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较差,这样将会影响实验对照的实效性,会导致整个班级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和体育成绩是受整体身体素质状况的影响,而跟教学方法的关系不大。但最终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差异性(P>0.05,详见表2),实验对象有效。

4.实验对象的网球技术分析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背景不同,个体差异不同,如果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网球技能差异较大,最终,实验研究的有效性也将会受到影响,为了验证实验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网球专项技术以及能力进行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显示:在实验对象网球专项技术能力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详见表3)。

(二)实验后的实证分析

1.实验对象的网球专项技能对比分析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实验前实验对象的不同情况,将实验组的学生分成提高组和基础组,针对不同的层次,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而对照组,则是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统一安排教学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再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能成绩进行测试。

统计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在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网球的基本技术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详见表4),实验班在技评得分和技能成绩上也显著高于对照班(P<0.001,详见表4)。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很显然,对照班的学生的网球技能的平均成绩明显是高于实验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分层教学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按类分组,分组之后学生之间的差距缩小,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安排练习任务。

2.实验对象的情感态度分析

把实验班的学生分为提高组和基础组,比如,基础组的学生,教师在教正手击球时主要是主要强调学生手腕固定,和挥拍的完整性,对脚步的灵活性不作要求。而对于提高组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做到脚步移动的同时,能够灵活的判断来来球的方向,以及在移动中把握住球与人之间的距离。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获得感增强,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积极主动。而对于对照组的学生,则是统一安排教学任务,基础好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教师安排的任务,容易骄傲,不认真。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在很努力的认真练习之后,也还是完不成教师安排练习任务,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网球的信心,“网球学习难”的心理就会印刻在学生最初的印象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网球的信心和兴趣。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高职院校的网球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网球技能的信心的自信心。

(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惧怕完不成练习任务,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不再是重复的学习。

(三)在高职院校的网球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分层教学使学生在网球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区块儿化,将网球学习难的区块分解,变成容易克服的小困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区块儿都能克服学习网球的困难。在不断的进步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的到提高,意志力增强,不仅能感受到网球学习的快乐,同时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不断地增强。

(四)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网球课堂教学运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技能基础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2)在分层前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学生明确分层是为了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技能水平,不是划分“优差生”。(3)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进展动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吴忠义.对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18(2):25-26.

[2]刘绍曾,周登嵩.新编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郭英,魏亚平.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378-380.

[4]严华.论分层教学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11(4):87-88.

[5]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15(11):65-66.

[6]杜绍辉,司庆洛.“分层-合作”教学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49-50.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猜你喜欢
网球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超级殚跳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