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月嫂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2018-09-10 00:20许婕
家庭服务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政北京职业

许婕

月嫂,作为家政服务业中一个重要工种,与其他工种有部分相似之处,但是也带有鲜明的独有特征,因与新生儿息息相关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月嫂的行业新闻,也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

媒体对月嫂群体的报道只能反映这个群体某些方面的特征,但是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呢?近日,北京美蕙国际家政学院联合北京铂澳智库发布了《北京月嫂生存状况调查》,为公众了解北京月嫂的情况提供了翔实的参考数据。

本次调查面向在北京工作的月嫂群体进行,共收到问卷1700多份,合格样本1223份,问卷合格率达71.9%。报告旨在定量分析北京月嫂群体特征,为行业从业者和有关主管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北京月嫂的主要特征

报告主要从北京月嫂的文化程度、年龄阶段、职业经验和婚姻状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月嫂的文化程度集中在高中或中专,在初中、大学及以上、小学及以下的很少。月嫂年龄主要在45-50岁这个年龄段,30岁以下的很少。40%左右的月嫂,具有良好的职业经验。82.0%的月嫂为已婚女士,即以具有婚姻、家庭生活经验的女士为主(见图1)。

月嫂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接受过高等教育或高端职业教育的非常少,可见月嫂的自我学习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

北京月嫂工作强度大

以一天工作时长为例,85.5%的月嫂一天平均工作12个小时以上。如果按照8小时工作制的标准计算,和其他职业相比,至少45.1%的月嫂一天工作时间是其他人的2倍。可以说,月嫂这一职业是建立在透支个人健康基础之上的(见图2)。

北京月嫂对工作的感受

北京月嫂大部分状态并不好。调查显示,将近一半月嫂的身体状态不好,她们认为工作强度很大,很累。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她们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由此可见,北京月嫂对于工作的感受是整体处于疲惫状态。从调查数据来看,23.4%的北京月嫂在工作中感到心理寂寞,13.1%的北京月嫂感到没有被尊重,这进一步表明月嫂这份职业尚未被社会给予更好的、更体面的、正面的认可(见图3)。

北京月嫂收入水平、储蓄状况

关于月嫂生活质量的基础硬性指标数据显示,月嫂生活质量保障并不乐观。一方面,从年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不足50%;另一方面,当前48.5%的月嫂是没有积蓄的、19.2%的月嫂积蓄在10万元以上(见图4)。

调查显示,月嫂的工资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媒体对高工资月嫂个案的放大和渲染。大多数月嫂的工作量并不饱满,很多时间处于等单状态,再加上有时候还要回老家处理事务,导致很多月嫂经常一年之中平均只有六七个月的工作时间。月嫂工作强度与收入之间配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北京月嫂工资用途结构

月嫂工资大部分用于孩子教育、买房盖房和家人日常开支。在孩子教育方面占用了工资总额的38.7%,买房盖房占用工资总额30.0%,就连家人的日常开支也分担了其工资总额的25.0%,自己日常开销只占工资总额的6.3%,月嫂俨然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顶起了一个家庭的半边天,甚至更多(见图5)。

北京月嫂的职业认同感

调查显示,只有l9.6%的月嫂非常愿意将自己的职业告诉家人和同事,22.3%的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做月嫂的,可见北京月嫂对于职业的认同感不高,赚钱是她们的主要目的(见图6)。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月嫂无论是工作量、职业认知感还是生活质量基本保障,均不容乐观。我们从月嫂基本生存与发展技能等方面,进一步探究造成月嫂当前生存状况的深层原因。

月嫂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接受过高等教育或高端职业教育的非常少,导致月嫂的自我学习能力不足和综合素质不高。而雇主作为消费者,普遍是高学历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样,对月嫂的服务要求非常专业,甚至要求月嫂还要懂得家务和护理之外的其他技术,比如家庭营养、收纳、病患护理、西餐制作、插花等。这些知识、技能均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而当前月嫂的受教育水平与之是难以匹配的。

当前,月嫂从事工作的技能多以经验为主,知识性等偏弱,这些我们可以从月嫂年龄、婚姻及月嫂以前工作类型中看出一些端倪。81.7%的北京月嫂年龄在40岁以上,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基本上都有家庭生活经历,积累了大量的家庭事务包括生育孩子、养育孩子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对月嫂工作质量贡献是关键。

因为月嫂的工作特点是需要长期住家服务,离婚人群更适合这个工作特点,所以月嫂人群的离婚率普遍很高,但由于文化传统,很多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婚姻状况。据估计,月嫂的离婚率应该高于本次调查显示数据,超过50%。

然而,从月嫂之前的职业类型来看,具备职业意识的不足40%,对服务等概念,尤其是高端服务、深层服务等概念尚未清晰或有效把握。因此,北京月嫂当前的业务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与新时代家政市场对月嫂高质量诉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市场价值的规律,月嫂提供的服务与价值获取依然处于低水平阶段。

本次调查显示,北京月嫂市场虽然竞争激烈,整体供大于求,但月嫂整体服务水平仍处于較低层次。月嫂虽然不缺,但优秀月嫂供给不足。目前月嫂市场的主要矛盾是雇主对消费体验的要求较高和月嫂整体职业素质欠缺之间的矛盾。

为此,我们建议社会能够客观对待月嫂这一职业的工作特点和收入,给予中肯的认可与评价;希望有关机构能够从市场角度出发,为月嫂群体提供更加实用和充分的职业培训。

在北京等市场上,已经有一些专业月嫂培训机构开始在月嫂的供给侧发力,它们为月嫂和育婴师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发展服务,更侧重培训阿姨怎么提高雇主的消费体验,这也是现在国内阿姨普遍缺少的职业技能。

本次调查是美蕙国际家政学院和铂澳智库《中国家政服务市场报告》的一部分。下一步,铂澳智库和美蕙国际家政学院将把调查范围扩大到保姆、育儿嫂、小时工等工种,并扩大到北京之外的其他城市。《中国家政服务市场报告》将为中国家政市场做出全面和定量的分析,为中国阿姨们做出整体画像,为中国阿姨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中国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家政北京职业
农嫂进城——家政行业状态观察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北京,北京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