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好保姆

2018-09-10 05:49
家庭服务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杨保姆爱人

2003年3月初嘟嘟(孙女乳名)两岁多,看护过她的五六个保姆先后都走了(那时普通保姆费每月三四百元)。当时,老伴和儿子儿媳都在上班,我一个老头哪里会看孩子。这时,杨晓丽来了。她瘦小单薄,扎个马尾辫,看着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

“会带孩子吗?”我心里嘀咕。转念一想,有总比没有强。

小杨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很熟练地抱起孩子说:“叔叔,您放心,我带过小孩。我十六岁就来北京了,为一位大姐照看刚出生的婴儿,干了三年。后来,因为怀孕生孩子才回老家了,我的孩子是个女孩,和嘟嘟一样大。”

“你今年多大了?”我诧异。

“二十三,我们老家农村结婚都早。”

“你是哪里人?”

“河南农村。”她抬起头说。

“河南啊!”她摇头苦笑一下,说:“社会上流传说我们河南人坏。”

我认真地说,“人的品行岂能以地域区分,哪儿都有好人坏人。”

“您能这样想,我特别高兴。我无论到哪儿都想干出个样来,给河南人争口气。”

“好,有志气。”我竖起大拇指。

小杨乐了:“我父亲总说,人穷志不短,每一口饭都是由劳动得来的,吃着踏实。”眼前的小女子来自有教养的家庭一一我心生敬意。

初次见面,交谈愉快。

接下来,我发现小杨照看幼儿真不错:定时定量给孩子喂奶喂水;用过的奶瓶立即刷洗干净上锅蒸煮;孩子尿湿的衣裤立马换洗;每天仔仔细细地给孩子梳小辫;带着孩子去楼外学走路。邻居们交口称赞:“这个小保姆太细心了。”

她翻着童话书,讲着故事。孩子瞪圆眼睛,静静地听,时不时地会问她为什么,她就慢声细语地解释。

一天,我在书房练大字,客厅里传来悠扬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曲调声,撂下毛笔过去一看,是小杨在弹电子琴。

“你会弹琴啊?”我惊讶道。

小杨笑笑,说:“这琴落灰了,我擦的时候顺手按几下,弹得不好,让您见笑了。”

“哪里的话!能弹出调来就好听。你学过?”我试探着问。

“上初中时学的,后来千农活,早就还给老师了。”

“爱学习就好,‘艺不压身。你灵巧,不念高中上大学可惜了。”

小楊叹口气,说:“家里穷,想也不能想啊!”停一会她又说:“叔叔,您知道吗,农村跟城市没法比,尤其是北京。我们那里家家户户,一年忙到头,收获的粮食仅够填饱肚子。现在政策放宽了,允许外出打工挣钱。我哥哥十六岁时独闯北京,身上只带了单程火车票的钱。我来北京就是他给带的路。我爱人也来了,在昌平给一家私企老板打工。父母都是老农民,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她眼圈发红,一丝酸楚掠过我心头。

“小杨啊,我老家在东北,地地道道的农村,对贫穷我有体会。”接着我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念大学的坎坷经历。

小杨听完,乐了:“哎呀,叔叔,原来您出身也苦!”

“都是家常话,随便闲聊。”我转而试探着问,“是不是很想女儿啊?”

“说不想是假的,夜间躺在被窝里想得睡不着。不过,白天忙起来就好了,把嘟嘟(孙女乳名)当女儿带,间接尽一份当妈的责任,挺好的。”

小杨的坦诚与坚强令人感动。我指指一旁的电话机说:“你拿起话筒先按一下0,再按老家的电话号码就可以打长途,想女儿了就打过去,让女儿听听你的声音也好啊。”

小杨笑了:“瞧您说的!我们老家里没电话,打到村委会,村干部得跑一里多路来家招呼,太麻烦。女儿太小听到我的声音哭着要妈妈,给公婆平添麻烦。谢谢您的好意,不打了。”

这话中透露出她既坚强又明事理。

一天,小杨对我说:“叔叔,我看洗衣机里出来的清亮水白白流掉怪可惜的,为何不存起来涮墩布拖地用?”

“可以呀。”

从此,每次开洗衣机都存两大捅水,涮墩布既方便又节水。

那年北京爆发“非典”。外地人纷纷离京,公交车空空荡荡,戴口罩成为时尚,气氛紧张,人人惶恐。

小杨的情绪波动了,她小声问我:“叔叔,您说‘非典会不会传到咱这小区来?”一脸惶恐不安。

看我笑而不答,她又急切地说:“跟我同村的几个老乡已经回去了,我爱人明天走。”

“你走吗?”我问。

“不知道呢,就是有点想女儿。”

…非典少出门,别参加集会,卫生上注点意就行了。”我表明看法。

小杨眉开眼笑:“我决定,不走了!嘟嘟已经跟我很亲了,我要是走了眼下保姆不好找,也于心不忍。”

“好,留下一起抗‘非典。”

转天,刚吃过晚饭,小杨说小赵(她爱人)来了,蹲在楼外啃面包,小杨送了碗水去。我跟过去,催促他们进屋来。小赵不肯,说:“昌平各村一见外乡人就立即关门避户。您家里有小孩,我更得自觉。”

这话令我顿生好感,得知他要乘明早的火车,我说:“这怎么行?家有单独保姆间,床窄点挤挤,小两口正好亲热亲热。”

他笑了,还是摇头。推来让去,最后,等我们全家都睡下后他才进来。

天亮了,我起床后一问,小赵早巳奔往车站去了。

小杨对留他爱人住一宿,再三表示感谢,谢得我挺不好意思。

自那时起,小杨在我们家连续干了三年,彼此心心相印,和谐愉快,跟一家人一样。后来她到别处当保姆,每当接到她电话说要前来看望,老伴高兴得像迎接亲闺女一样。

她太忙,抓紧时间连珠炮似地讲述她的工作状况:考月嫂证了,处处受欢迎,挣钱也多了……她容光焕发,似乎每个毛孔都透着喜悦。

我和老伴时常议论:杨晓丽这人勤快、正派、心眼儿好,到哪儿当保姆都得受欢迎,关键是她能主动为雇主着想,相处时间越长越觉着她好。

猜你喜欢
小杨保姆爱人
在保姆家午睡
言辞谨慎
言辞谨慎
小杨的外卖
另类的庆贺
再见了,我的爱人
亲密爱人
16招帮您培养好保姆
如此保姆
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