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生体育课的态度成因

2018-09-10 02:51熊焱
体育风尚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态度体育课

熊焱

摘要:高中新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的学习,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就不能很好的开展体育课程及活动,本文主要是从心理、生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来进行探讨学生体育课学习态度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新生;体育课;体育运动;态度

高一新生在中学阶段也意味着是一个新的开始,从体育的角度上发生了一个较大的转变,由于初中升高中有体育中考,所以造成很多学生都形成了一种被逼迫的形式进行体育活动。那么对于刚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的体育课态度也差不多有一个初步的定型了。大部分还是对体育课的保持一种矛盾的状态,因为体育中考的影响,造成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印象是从“玩”、“自由”的空间过渡到机械式的身体素质练习。

一、从心理上分析影响高中新中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进入高中阶段,他们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定型,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开始慢慢独立,各种行为和观念也慢慢开始独立。对于高中体育课,他们也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一)应付考试的心理阴影

体育进入中考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然而,现在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待体育中考的态度是考什么练什么,所以为了体育中考就完全成为了一种应试体育教学。对于高一的新生,我们体育教师会听到学生问道:“体育课是不是要考试,达到什么样的成绩才能及格?”,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现在的体育课程也成为了一种为了应付考试的课程,然而高中并没有对体育进行具体的考核或者考试。

(二)对体育课的抵触心理

体育运动本来就是融娱乐、健身、消除心理压力为一体的,由于体育中考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感觉到内容的单一化和机械化。体育中考的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跑”“跳”“投”,为了能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在初中势必会主要的以身体素质相关的运动,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就很少,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只会枯燥的练习跑跳,使体育课失去了原有的特性,这一结果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影响他们参加体育课的兴趣,也严重的影响体育课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二、从生理上分析影响高中新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一)青少年阶段生理特点

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具有突变性,表现为形体形态、内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现象都要发生一个迅速而巨大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在:

1.内分泌机制完善

2.生理机能逐步增强

3.第二性征出现

(二)高中新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由于进入高中的新生,生理机能处于快速发展和敏感时期,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在体育课中抓不住动作的要领而产生错误动作,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认定运动能力差,身体素质不好等因素,从而慢慢远离体育活动。

在这一阶段,男女生的性征差异都表现的比较明显,男生总体还是比较好动,好胜心比较强。而女生却会表现的比较爱美、含蓄、害羞、怕累、怕脏、怕出汗,不愿意参与运动量较大的运动,所以造成了女生体质较差,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比较淡漠的态度。

三、从社会适应上分析影响高中新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社会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环境,所以对于成长发育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运动习惯和态度而言,我们从下面几点来探讨一下。

(一)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和氛围的影响

(二)家庭观念的影响

(三)区域体育运动氛围的影响

区域体育主要还是表现在地方政府单位对体育活动的关注程度,对区域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是否具体特色的体育活动。区域体育运动文化直接会影响到区域体育运动特色的开展,给大众带来的各种体育观念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高中生来说更有较大的影响,由于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处在不断变化的阶段中,所以,地方的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能让他们更好的认识体育,更好的投入到体育课中。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应试教育对高中体育课程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2.身体素质机械学习让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3.身体机能的变化对学生学习运动技能产生了差异。

4.社会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建议

1.在高中新生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重新感受到体育的快乐性。

2.改进教学方法,消除学生体育的机械化观念,培养快乐体育理念。

3.尽量采用兴趣分组运动,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

4.提倡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家庭体育活动的观念。

5.尽量多的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让学生融入社會体育氛围。

6.以运动会为契机,宣传体育活动的健身、娱乐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慧娟.高中生人格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2.12.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

[3]何利民,侯小琴.高中学生厌学体育课行为归因[J].体育科研,2005,26(5).

[4]王建峰,王巧.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的调查和研究[J].湖南农机,2008.5.

[5]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话教育热点2010[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态度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运动
体育课上的“意外”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讨厌的理由
态度决定一切
呆呆和朵朵(13)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