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2018-09-10 07:22罗荣根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罗荣根

【摘    要】写作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会的一种表达方式,高中语文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使高中写作教学变得有效优质,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的职责,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改变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写作需求和特点出发,针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采取有效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兴趣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49

寫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对学生而言,写作却是件头疼的事,作文课上常有学生愁眉苦脸,仿佛大难临头,为了应付“差事”,只好生搬硬套,胡编乱造,所以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点燃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生活谈一下自己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注意体裁的分别

写作教学虽然难,但也并非无从下手。在学生下笔之前,教师仍旧需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尤其要提醒学生注意体裁的分别。

记叙文是一种功能性文体,一般用来记人和记事。而在高中阶段的写作要求中,记人和记事通常是相互交融的。写人一般要用记事来塑造,在记事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人物的描写。

记叙文中通常采用的描写手法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记叙文还要求叙事抒情,讲求以情动人。

笔者布置过一篇作文题“外面的世界”。一名学生写了一篇描写亲情的记叙文,写了奶奶在病房中修养的时候经常记挂的三个地方:一个是主人公“我”的家,一个是和爷爷一起住的家,还有一个是自己多年未曾回过的老家。对她来说,这三个家就构成了外面的世界。该生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并且把医院的风景从冬天到春天的变化与奶奶的病情好转交融起来,借景喻人,是一篇文笔优美、真情动人的美文。

这就是记叙文的特点。笔者一直跟学生强调,记叙文的写作不要追求事件的复杂,关键是抓住一件事情以小见大,首先把它写得明白晓畅,在此基础上可以注意修辞方法的使用,文字或朴实动人,或辞藻优美,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内容的需要而定。

至于议论文,则不同于记叙文的写作方式,第一要求就是说理清晰。教师应该在议论文的训练中提醒学生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在议论文的开头部分亮出自己的观点。许多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想法很多,但是并不能有效地整合到一起。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说明自己的观点,围绕自己的观点去说明理由、寻找例证。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写作议论文,在主要观点明确的情况下,学生依旧可以在每部分的论述中采用自己的方法。例如:有些学生喜欢采用设问说理的方式,有的学生喜欢对比论证,只要可以为中心服务,都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写作特色。

二、开放式写作

在交流写作思路后,可以放开条件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有人说,高中的教学即使不提倡以高考为指挥棒进行八股文的训练,也应该提倡有统一要求以适应考试的标准。但是我们需要明确近年来高考作文也都在尽可能地给予考生最大的选择空间和写作自由,而且高中三年,如果从头到尾都以高考作文的标准进行单一的训练,既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初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又何谈提高水平呢?这种杀鸡取卵的近视行为得不偿失。因此,可以在平日的作文中着重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培养写作兴趣,通过写感兴趣的话题和擅长的文体来加强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注重阅读,积累素材,迁移运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打好写作基础的重要环节。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集腋成裘”,要使学生养成细致地观察,广泛地阅读,主动地积累的习惯。积累的途径很多:一是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感兴趣地认真研读、欣赏,使学生得到知识的培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二是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常用的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位生活,才会使生活中的语言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得到永久储存。三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勤动笔往往会促进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提高思维质量。

阅读可以是一目十行,也可以是慢慢咀嚼,但不动脑不动笔则无所得,这就有必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尤其有用,能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深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迁移到作文中去。在教学中,除了推荐与课文有关的名著外,我还向学生推荐时文精品和《读者》《意林》《散文》《青年文摘》等人文性较强的杂志,由于贴近生活,且富含哲理,学生也都非常喜欢看。课堂上,我经常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朗读一些美文,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有所感悟和启发,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充分利用假期、星期天等有限的时间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阅读内容,甚至列出具体的书目,要求尽可能地写出读书笔记、阅读提纲,以此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所以我还要求学生平时多练笔、多记日记,将获得的课内外知识或某种感受,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写作水平。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评说,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能够受到如此之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培养高中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重视“写”在语文综合能力框架中支撑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写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底是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然后现实是写作教学是一个费时费力、见效较慢的教学板块,这就需要教师们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不焦不躁,从耐心培养巩固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入手,把握好推进节奏,从点到面地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巩固写作知识和技巧。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