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德育资源的整合

2018-09-10 07:22聂小峰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小学德育资源整合

聂小峰

【摘    要】道德是社会和谐重要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道德是维持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稳定。道德的堕落会使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陷入可怕的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将会严重地阻碍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德育  资源整合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51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道德建设水品的高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营造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一、整合德育资源,优化德育管理

(一)充分发挥学校德育资源的主导作用

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要发挥学校在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功能。常规的有:一是不断强化学科德育,重点是思想品德课,把教书育人渗透到教师思想中,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二是认真落实班队会的开展,做到有过程、有效果。三是组织好每一次德育活动,做到有方案、有组织、有总结;包括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文化墙、教室文化等;五是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六是扎实抓好以文明礼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等。

(二)积极争取家庭德育资源的整合

可以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促进学校和家庭德育资源的互补。家长学校一方面是成立讲师团,以讲座、咨询和分散自学、发放资料等形式,提高家教水平;另一方面由学校向家长反馈家庭资源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健康向上的学生成长环境;三是成立家长委员会,积极为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出谋划策,及时报告和反馈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学生德育活动,并通过家访、家长会形式,确保学校、家庭沟通、交流渠道畅通。

二、挖掘社会资源,拓宽德育空间

(一)挖掘人文历史资源,重在开发

我国历史悠久,先人们创造了彪炳于世界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人文历史资料十分丰厚。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变迁及其中涌现出来的具有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英雄豪杰,以及对于生产实践,科学发明,历史进步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必须在充分发挥历史等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辅之以课外阅读,探幽访古,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这既是学生自我丰富“史料”的过程,也是“书本”与“实践”结合的过程。

(二)挖掘自然景观资源,重在规划

壮山、秀水、活壤、宝藏是祖国概念中的内涵之一。爱祖国除应包括对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制度有深厚的感情之外,还应包括对自然景观有深厚的感情。而且通过爱自然景观的教育,会对其他方面的教育起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由于自然景观具体形象、充满情趣,可能会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的作用。但在发挥自然景观资源的德育功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注重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两个转化,一是自然景观资源的客观性向教育性的转化,二是时间空间的转化。

(三)挖掘社会人力资源,重在组织

万物之灵是人,德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任何一种德育资源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学校内部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通過严密的教育教学组织和教育法规而纳入一定的教育程序;一个家庭有以血缘或非血缘法律关系为纽带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教育和接受教育的人组织起来。同样,社会上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以某种形式加以组织。社会上的人力资源有的是革命史的参加者或见证人;有的是某社会组织的成员;有的是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等等。这些人,自身成就的典型性、代表性只有发挥组织作用才有益于德育工作。

三、树立新德育大观,更新德育传统资源

(一)由学生自我理想教育或说教式教育更新为丰富、互动的理想信念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理想信念的力量是不可估量和无以替代的。但我们在实际中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多是回避或者是说教,这也不完全是我们的错,社会发展太快了,学生接受的知识和我们几乎同步了,甚至超前了。我从全国小学生一般状况调查提供的数据中了解到当代小学生的人生目标、态度与价值趋向:从个人生活的目标和追求来看,小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友谊”、“健康”、“知识”,而选择“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不多;大部分学生认为“尊重个人选择的生活”“重要”或“比较重要”。因而,我们要果断地抛弃不适合今天小学生实际的教育内容,从社会现实出发,使人生的理想教育更富有情趣,更具时代气息,更有说服力。

(二)由“学雷锋”活动改造更新为“志愿者”行动

“雷锋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曾经激励着千千万万青少年学生“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代人就是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成长起来的。时过“境”迁,如果我们现在去“号召”学生“学雷锋”,恐怕很难说会有多少人响应。但是如果同如火如荼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结合起来,情况就会完全两样。志愿服务的志愿、自觉特点,突出了主体选择的内在要求,从根本上适应了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强烈愿望,因而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响应。让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在学生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德育最丰富、最生动、最可靠的教材。可以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或深入高科技工业园区进行专题调查访问,并撰写心得体会,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思、所学来丰富内心感受,使思想认识经历社会实践的检验和升华,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在社会实践的磨炼下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要让德育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使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就必须使学生由被动的参与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德育资源的整合不是内容的质变,也不是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是对传统的教育资源,根据时代发展所进行的一种充实和发展。由于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它所带来的是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和丰硕的德育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磊.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

[2]许珂.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小学德育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