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9-10 07:22吴仪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生活化教学方式

吴仪

【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学”,也就是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教学素材,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学观念提倡将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将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进入生活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教学方式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88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通常都是在教室里,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知识讲述来传授知识,教学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长期以来被学校和教师所沿用,虽具备很多的教学用处,但也同样有很多局限。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现代化教育推出了生活化教学这一理念,将课本中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通過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实践,从而学到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语文知识。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大汲取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以及教师将要教给他们的东西带有很大的好奇心,所以,在此阶段,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采用更加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一定要足够具体和形象,要足够的直观,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恰巧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本文根据目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采用生活化教学做出了如下探讨。

一、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从大致来看教学内容都十分的浅显,大多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会常接触到的,或者会经常使用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带领小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新世界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课程主要是教小学生拼音和识字,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正是由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十分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老是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为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天生活泼好动,但思维没有受到约束,十分的大胆和跳跃,在这个时期,教师要营造好的环境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因此,在上课时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鼓励小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大多语文知识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的,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尽量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无论是作为课前引导还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都能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秋天》一文,为了提前奠定本堂课程的情感基调,教师可以设计有关于秋天这个季节的课前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于秋天的视频短片,并提问学生视频中播放的时间与哪个季节符合,小学生会积极的回答“秋天”,此刻,教师再顺利的引出《秋天》这一文的教学。另外,教师在正式教学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融入文章本身,教师可以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生展现文中的情景。比如在讲到:“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于农民丰收稻子的图片,将这种秋收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加深印象。

三、采用生活观察法教学

教学源自于生活,课本上的教学内容究其根本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所以,为了培养小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的好习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所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教师口头讲述所得到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进行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就显得十分的片面,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创新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到生活中进行实地观察。比如,我们在讲解《咏鹅》这篇古诗时,其教学内容写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那么此时,由于很多小学生没有见过鹅,所以并不理解诗中所说的“曲项”,“红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生活,实际观察鹅的外观和生活动态,在带领小学生观察鹅的同时再辅以教师的讲述,一定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后作业布置贴近生活

课后作业的布置几乎是每个教师在讲完新课后都会做的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仅仅让学生回家对知识死记硬背的话,很多学生会觉得没有意思,也就很难达到课后作业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教师不防别出心裁,布置一些有意思的课后作业,比如,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一棵树,每天浇水施肥,通过对自己种下的树苗的观察,来替小树写下成长日记。又或者在上日记这部分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的观察,记录下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有趣的事物,比如用笔记录下自己在家中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又比如通过观察人物的外貌和个性来描写自己的爸爸妈妈等等。通过自身亲自实践的方式,更能让小学生体会到课后作业的乐趣,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切实提高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五、家庭和学校共同教学

家庭和学校一样,都要承担教学的责任,所以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加强沟通和交流,一起探讨教学的方式。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得每个学生的特点,而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共同帮助小学生学习语文。为此,家长在生活中也要刻意引导孩子,比如带孩子去逛街的时候,可以有意地引导孩子去观察,通过商家招牌,教孩子认字。又如孩子去动物园时,见到的每一种动物,家长都要向孩子普及这种动物的知识,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去影响孩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能够使语文生活化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六、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语文知识启蒙和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候语文知识的学习会影响今后的发展,所以,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来源,通过切身体会和动手实践,有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生活化教学方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