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探究

2018-09-10 07:22陈和林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陈和林

【摘    要】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后能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09

数学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小学数学尽管面对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但是学科教学的重心还是不能改变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不仅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错综复杂的情境中,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对具体的问题做出有条理的分析与预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体验探索与解题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表现在他们的思维灵活度上,思维灵活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思考得更加全面,从题目给出的条件中找到突破口,而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则容易产生思维定势,能够解答一类题目,但是题目中的条件稍微进行一下变通便不知如何解答,做不到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最典型的应该是24点的游戏,教师举出四个数字,学生想办法运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让这四个数字的运算结果为24,这个数字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就能够更加全面,学生对于这一类的数学游戏也是比较有兴趣的,比起题海战术来说,这样的方式更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不至于引起厌学心理,学生还能够互相出题目,让其他人解答。教师多多运用这些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在解题时也就能够有更高的起点。

二、加强“三基”教学

学生素质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加强“三基”教学,即基本理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基本方法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讲解相关概念、定理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内容做到彻底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其中概念教学除了要讲解概念的内在涵义与外在延伸,还要将不同的概念进行对比,总结出区别与联系;定理教学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背诵,掌握具体运用方法。学生解题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够结合题目提出问题,运用正确的概念与定理等进行思考。

三、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真正归还给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自主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无论数学老师给学生灌输多少种优秀的解题方式都是徒劳,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种促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教学模式。数学老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相互之间合作交流,在观察、分析、猜测、实验、交流、验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四、运用好错题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解题时都会出现很多错误,而教师仅仅是给学生标准答案,没有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在以后解题时仍有可能重复错误做法。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课堂解析,讓学生讲述自己的解题过程,并分析其中的错误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10÷5×2,很多学生联想到之前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时有交换运算顺序的规则,又看到先做乘法再做除法可以直接得到结果为1。然而学生的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时要交换运算顺序需要加括号,学生在交换运算顺序时将题目变成了10÷(5×2),将括号去掉后,等于10÷5÷2,这显然与原题目不同。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理解为何不能轻易交换乘除法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五、梯度练习

由于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理解和认知问题的能力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和课本中的习题,确保设计的习题具有一定的梯度,难易分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适度练习,最终得以提升。

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选择难度不同的几组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习题进行练习,且每次的题目难度要逐渐加大。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自主选择练习。学习能力越好的学生,选择的数学问题难度越大,就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与认知能力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练习,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数学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受到更多关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课堂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反思和总结,从而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和教师的解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中外交流,2018(9).

[2]林莉.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8(7).

[3]王跃龙.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18(7).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