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9-10 07:22邓义强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邓义强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发展时期,学生们很容易对学科产生厌恶之情,教师们要注重学生这一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教师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44

初中教育是学生们义务教育中的核心教育,学生们在初中培养好了学习兴趣才有可能继续学习,假如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对学习产生了厌恶之情,学生们很可能会辍学,中断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涯。而物理在初中教育事业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培养学生们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爱上物理。

一、教会学生感受“成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有着叛逆的心理,也有着力求成功的心理,教师要在这一阶段,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感受“成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初中生,尤其是初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学生们这一發展规律,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性格,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创造关于物理方面的活动条件,让学生们参与,在做的过程中体会成功,激发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组织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就拿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关系的实验来说,教师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可以拿一个矿泉水瓶子,提出关于“如果水从上面飞出,或是水从下面飞出,哪一个要更远一点?”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利用矿泉水,对教师的这一提问进行验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放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捡矿泉水瓶子,让学生们学会废物利用,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让学生们自己回家和家人一起对该实验进行探讨,第二天在物理课堂上对老师提的实验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所存在的疑问。在提出疑问之后,全班在物理实验室中将瓶子灌满水,利用实验工具将瓶子的上下端戳破,看水的射程而确定答案。

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鼓励学生对实验有创新进行,让学生们不要在教师的要求下只做教师的条件,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主动询问老师想法的可实施程度。有的实验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因为正处于初中的学生们对安全意识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学生们也不会知道在自己的实验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主动请教老师后再实施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会惊讶的发现,按照常理来解释实验现象的话,位于上端的水飞出的射程应该比下端的水更远,实则不然,得出的现象与学生的认识恰恰相反。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在底层的水的压力会比在上层水的压力要大,也就是所谓的压强。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教会学生感知压强概念,冲破学生们的惯性思维,让学生们在好奇中培养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实验中,学生们在基于一定知识储备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实验,同样也证实了老师所说的概念,学生们会获得一种成功感,而这种成功感会帮助学生们更加喜欢物理,激发学生们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善于肯定学生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尤其是开发学生们想象力的作业,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对物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教师在学生们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时及时对学生们进行肯定和表扬,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理,促进学生们的人格发展。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很多是关于实验操作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们在自己的思维引导下进行学习,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们实验的进展情况,也要关注着学生们实验操作安全的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就拿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实验来说,让学生们根据以往的实验经验,对该实验进行设计归纳总结,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各自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在设置实验之前,学生们会想到教师所提问题中的几个关键变量,尤其是对关系的探究问题,一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探究一个变量的同时,其他的变量不能发生改变,不能让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效果。利用学生们日常爱玩的橡皮对该实验进行一定的探讨,橡皮泥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弹性形变,而这种弹性形变是可以被肉体关注到的,这样就给学生们记录实验结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学生们在选择受力物体时,可以选择正方块,选择这些比较规则的受力物体可以有效地控制变量,也容易寻找,降低了实验难度。但是学生在准备方块时要改变方块的面积大小,同时学生不能改变所有方块的体积和质量,这样实验结果才有可靠性。学生们在进行实验时,要注重观察橡皮泥的凹陷程度,那就是反应受力面积与压强的关键所在,让学生们有效的对其进行记录,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记录橡皮泥凹陷的具体距离,让学生进行具体比较。当然教师还能让学生关于该实验寻找其他实验材料,教师只是对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学生掌握了教师所提出的实验方法后,让学生们自己开动大脑,在自己所创设的实验条件中找到证明关系的方法,教师要尤为注意那些比较新颖的实验,对该类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促进其他学生对该类学生学习,多多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有效地反映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如果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是单纯地接受老师的给予,并不仔细思考教师所要表达的含义,那学生们在学习知识时只能死记硬背,无法真正的运用知识。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勤加思考,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坦诚的,不会因为“怕”老师而有所拘束。教师要多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学生为本进行授课。有很多老师会忽略教授物理知识是在学生们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每个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已具备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师不能一味的自己讲课,要以课堂为中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中心,以学生们的经验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