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研究

2018-09-10 07:22刘慧
南北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刘慧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能力、鉴赏能力,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以审美的理念对古诗词的艺术思想、美学价值进行解读和鉴赏。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对策,旨在为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28

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弱项,严重影响了初中生对古诗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影响了学生古诗词文学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促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一、重视诵读

古诗词本身的语言就富含音律美,平仄押韵的节奏在韵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朗读教学,教授学生一些古诗词朗读的基本技巧,比如停顿、重音和语速等基本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选择一些名家的诗词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学习,感受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然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朗读,让学生在听读、跟读、自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韵脚设计,领略古诗词的音律美。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能够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领会诗词表达的意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音韵美的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变换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促使学生之间发生思维的碰撞,不断加强交流,变教师讲为学生想。古诗词是古人写的,专家的解答并不一定就是权威,那只是思维的一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生活,做具有逻辑性的推测,并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同时教师也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学生们的想法做出详尽的评价。

在初中就应该注重学习过程和步骤,还有方法的完整性,让学习变成一个良性循环,不能再以老一套的应试教育来敷衍学生,要让学生们学会怎样学习古诗词。与其在课堂上卖力地自行讲解,不如教给学生们方法,通过一次次方法的指导训练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古诗词学习中更加从容,教师也可以省心省力,事半功倍。可能在开始时会比较复杂,进程也会比较慢,但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益处良多的。要想让学生们比较快地接受这些古老的艺术,得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古诗词的诗情画意中去。

教师们需要好好利用能找到的资源,收集关于所讲诗词的故事、图片、视频短片,或者可以根据对诗的剖析自己制作关于该诗的画面场景。最好能让学生们体味到诗词的古朴典雅,让他们慢慢走进诗词的里面。他们就不会只是在讲台下呆呆地坐著了,他们会陷入对诗的思考,课堂也会更加活跃,由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三、多媒体辅助古诗词教学

由于古诗词教学比较枯燥、难懂,很多学生并不感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枯燥的古诗词内容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词学习中来,实现良好的古诗词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漆黑寂静的夜里,一轮明月高高挂在空中。月亮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能够给人以一定的艺术联想,古今很多文人利用月亮传递和寄托自己的情怀。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明月的诗句,然后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学生一定能够凝神静听,将学生带入学习的场景中,进而播放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明确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四、强化学生感悟内涵美

古诗词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悟其内涵美,进而影响自我,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凸显古诗词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教育功能。古诗词作为文化载体,有着浑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内容。

古人云:“文以载道”。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精华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代表意义,学生真正的融入进去,感受其内涵美,那么将能够从根本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等等,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发展方向。鉴于古诗词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笔者在学生初步认知和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古诗词内容,促使学生个体去感悟其内涵美。

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教学内容时,其内容所要表达的是曹操的抱负:一统中国,建功立业。笔者在教学中指出诗歌中的关键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细细品读,感受诗中的画,画中的情,升华学生个体的体验。诸如:全诗的诗眼是什么?你如何感觉“观”字?诗中哪几句是描写实景的?显示了什么?诗中哪些写的是虚景?给人什么样的意境?你觉得诗中那几句最能够表达作者的抱负胸怀?这样,给出方向,让学生去细细推敲古诗内容,感悟其中的内涵美,透过作者的情怀反思自我,从而产生一种正能量,推动学生个体进步。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学习、感受中国文化的入口,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素养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把学生带入古诗词殿堂,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古诗词水平,进而提高其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倩.不忘传统,不忘初心——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课外语文,2018(9).

[2]王海霞.基于新课改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8(3).

[3]主父国慧.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