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村创业创新高地

2018-09-12 10:45罗亮亮
当代贵州 2018年29期
关键词:示范园区园区农民工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贵州在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工作中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形成了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5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名单》,贵州安顺市平坝区、遵义市汇川区和铜仁市思南县3地上榜。

平坝:融合发展激活资源

“我们的收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农村创业创新大环境的鼓舞。”说起去年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贵州分赛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安顺市平坝区飞虎山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汝宏感叹。

2016年以来,平坝区以农业产业为本底,撬动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打造融合发展、生态绿色、特色引领的农村产业体系,有效激活了农村创业创新资源要素。

林下村位于平坝区白云镇,年平均气温19度,无霜期336天,水资源丰富,适合水稻和多种水果种植。

2016年以前,白云镇和林下村的干部群众十分着急:拥有这么好的条件,却始终发展不起来。

2016年,在白云镇政府的推动下,飞虎山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林下村的发展迎来转机:合作社以“三变”模式首先整合村里的10户贫困户20亩土地,筹划连片众筹大棚菜园,搞起规模化种植。短短几个月时间,第一批蔬菜完成销售,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散户种植水稻和蔬菜。

于是,村民们纷纷“众筹入股”村里的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如今,飞虎山生态农业种植观光园已发展成为平坝区规模最大的农旅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

“再也不用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了。”林下村村民刘婵妹在园区干活,一天有100元的收入,靠入股到合作社的土地,到年底还可以分红四五千元,能在照顾老人小孩的同时增收,刘婵妹笑了。

随着农村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创业创新未来更加天宽地阔。图为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优质蔬菜基地。(平坝区委宣传部供图)

猕猴桃、优质水稻、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种、加、销”产业链,带动园区核心区上坝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4219元提高到2017年的10000余元,全村农户2017年在园区务工年薪金总收入达到378万元。

产业兴则资源活,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完善,像飞虎山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样的一大批创业创新主体在平坝区不断涌现,为全区创业创新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

全区培育农业企业78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3家,家庭农场58家,种养大户121家。

全区累计投入农村双创资金50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8亿元,培育建成“优质米、蔬菜、茶叶”等“三次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和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团队,带动就业3.6万余人,农村双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超过41%。

平坝区出台的《中共平坝县委平坝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力争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积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60%以上。

根据文件精神,平坝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扶持,实施财政和融资奖励补贴政策,有效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当前,平坝区优质米“产、加、储、销”产业链正逐步成熟;蔬菜“种、加、销”产业链基本形成;中药材产业初具规模;生猪“养、加、销”产业链初步形成;肉牛“养、加、销”产业链初显雏形;农旅融合产业快速凸显、出现“井喷”效应……

汇川:筑巢引得雁归来

“特惠贷50万元,产业扶贫子基金200万元……”

说到这些年来享受到的创业优惠政策,遵义市汇川区52岁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贵州云群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云群如数家珍。

汇川区自2005年开始探索“输出变引回、创业带就业、创新促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开辟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新通道,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的政策、资金、技术等困难和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盛夏的清晨,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被阳光被上新装,放眼望去,白粉墙、雕花窗、转角楼等黔北民居点缀其间。村中心文化广场上,村民正在跳着广场舞。

“以前耍的地方都没得,出门就是一脚稀泥巴。”村民说。

作为脱贫攻坚市级示范村创建点,大坎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搞“五改四化”,新建休闲广场、湿地公园、运动场和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幸福园,既为村民提供游玩好去处,又是农旅结合产业发展的载体。

32岁的大坎村村民张晓辉,17岁就开始到浙江、上海等地务工,一走就是十多年。

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娄山关藤编协会吸纳了许多农户参与制作藤编用品,增加收入。(汇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2002年去外面打工时,村里只有一条窄窄的泥巴路,有些路段还是悬崖,下雨天车子都不敢开进来。”张晓辉说。

2016年春节返乡时,看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机会,他就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2016年4月,他辞去上海月薪2万多元的工作,带着近200万元资金回到家乡创业,在乡镇开了两家广告店,并在家乡搞起了“山林鸡”养殖,发展前景也不比从前差。

缘于像张晓辉此类返乡创业“领头雁”的引领和政府强力助推,上万农民由“打工者”变成了“创业者”。

“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汇川区于12年前就开始探索这条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围绕山地农业、现代服务业、康养旅游等,在财税、融资、用地等方面,相继出台了《汇川区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8个相关优惠政策,切实从政策层面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汇川区还积极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利用闲置土地、厂房等进行创业,提供创业奖励及经营场所租金补贴等。

据了解,汇川区累计投入资金3.63亿元,启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扶持项目30个。目前建有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97个,其中国家级平台7个,省部级平台1个,省级平台58个,市级平台31个;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有科技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8个。

2017年,汇川区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18年5月,汇川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返乡创业农民工2.5万人,占返乡农民工的62%,累计带动就业人数4万余人。

如今,汇川区正实现从过去的“农村劳务输出大县”到“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逆转。

思南:融合撬动农村发展新动能

6月下旬,走进思南县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放眼望去,3万余亩茶园在微风中绿波荡漾。茶农们正忙碌着采摘茶叶,不远处,新建的茶叶加工厂房里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

“以前这里多是乱石地、荒山坡,什么都没有。群众没有主打产业支撑,靠天吃饭,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园区晨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明礼说,园区平均海拔800米,雨热同季,沙质黄壤土,土层厚、肥力高,很适宜于发展优质茶叶。为改变贫困面貌,2008年,王明礼带领战友和村民辟荒山、挖沟渠,历经10年的努力,1000多亩荒山石岭变成了翠绿茶园。

按照“岩山变金山银山、坡地变绿地宝地、茶区变园区景区”的目标,思南县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已建成茶园3.2万亩。图为茶园鸟瞰。(思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10年来,思南县在张家寨、鹦鹉溪镇、许家坝镇、宽坪乡4个乡镇19个行政村相连处,布局规划总面积60平方公里的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为全县茶产业大发展拉开了大幕。

作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思南县围绕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下功夫,按照“园区景区化、产业生态化、茶旅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着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接二连三。

按照“岩山变金山银山、坡地变绿地宝地、茶区变园区景区”目标,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已建成茶园3.2万亩,发展农家乐5家,建设茶叶加工厂5家。茶旅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修建了旅游公路、生态自行车骑行道、木栈道、停车场、观景台、茶文化广场等,一个集农旅一体化景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集观光、休闲、体验、康养、科普等于一体的“山地运动旅游乐园”逐渐建成。张家寨茶旅一体化景区-石林-白鹭湖-九天温泉旅游路线还成功入选首批十条2016年度全国茶乡之旅特色路线。

生产、采茶、加工、销售、旅游服务……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释放了多重经济和社会效应。2017年园区实现产值5.24亿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6.80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

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仅是思南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自2016年来,思南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统筹撬动整合涉农财政资金1.6亿元用于园区建设,构建了“园区+6”(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建成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团队和创业基地,农村创业创新主体活跃,带动就业10万余人次。全县已创建省级农业园区5个、市级10个、县级58个,2017年园区实现产值24.3亿元,带动农户8.58万人。

猜你喜欢
示范园区园区农民工
奥飞续华梦 文创谱新篇
——奥飞文创中心广州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揭牌暨入驻企业集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举措
陕西农民工都在哪?在干啥?——基于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
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出炉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园区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