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森林而居

2018-09-12 10:45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8年29期
关键词:凯里市沙洲绿化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思瑾

今年4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1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60个省级森林城市、100个森林小镇、1000个森林村寨、10000户森林人家。

“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美丽中国”的生动描述,道出了人民的心声。

早在2004年,贵阳市就成为中国首座“国家森林城市”。2010年,遵义市又获此殊荣。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不断推动森林城市创建,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为百姓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

出门见绿 移步皆景

凯里市民周阿姨退休快十年了,每天晨起都会和老伴一起到附近广场健身,还时常约上三两好友去公园里唱歌、打太极、登山,“我们这儿空气很好,风景很美。登上小高山俯瞰凯里,城市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大片大片的绿色拥抱着建筑。”

和周阿姨同小区的张先生习惯下班后换上轻便的运动服,在小区里跑几圈,“我以前常去健身房,自从家附近修好了慢行绿道后,我发现在绿道上跑步要比在跑步机上更有意思。”

“出门500米见绿”是凯里市对市民的承诺。凯里市拆除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的围墙、敞篷、活动房、临时门面,绿化城区裸露山体,规划建绿、就地增绿、拆围透绿。

2015年,凯里成为“贵州省森林城市”,同年,又获国家林业局批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9月,《凯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而凯里市森林覆盖率达55.94%,人均公园绿地13.98平方米。” 凯里市农林扶贫工作局局长刘洋告诉记者,凯里市各项生态建设工程中重点向水库、公路、铁路两旁倾斜,水岸平均绿化率达82.1%,公路绿化率达96.0%,并坚持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以乡土、适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注重植物品种造型、色彩搭配,力求一街一景致、一路一特色,如今凯里市的道路绿化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荫路系统。

桃李满山 荷叶田田

9年前,龙云模从天柱县嫁到凯里市炉山镇,一进洛棉村,路面坑洼,屋子老旧,污水横流、垃圾乱堆。二十岁出头的姑娘有些发愁:这样的环境里,一辈子要怎么过呢。

今年6月,天气转热,炉山镇洛棉村荷花开了,田田荷叶中,朵朵粉色、白色的荷花,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6月29日,龙云模招呼完前来吃饭的客人,逗着刚过百天的二女儿,笑着说:“洛棉村现在大变样了。春天满山开满桃花、梨花,像仙境一样;夏天沿着小路走入荷田,就像走进了画里;冬天梅花开,和雪一样美丽。”

炉山镇洛棉村由原新山、尖坡、洛棉三村合并而成,8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聚居着苗、仫佬、汉等民族。当地山高坡陡、海拔落差大,耕地面积少。过去,村民们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增收难。

2016年,洛棉村将流转出来的168亩山坡种上了桃树和李子树。来年春天,村民看到曾经的荒山变成了花园,都动了心。

2017年4月,洛棉村桃李荷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500多户村民加入,除了土地流转费、盈利分红,村民平日里还可在合作社务工赚钱。“我们雇佣村民在经果林里修枝、除草、疏果,在荷田里抽水、养鱼。去年共计发放268万元务工费。”洛棉村驻村书记潘年新说。

“目前,我们已经退耕还林2000亩,种下桃、李树,且采用大树栽植,头一年就可挂果。”炉山镇党委书记周密站在洛棉河边,指着对面的那座山说:“炉山镇森林覆盖率达60%,利用好洛棉村的一山(环谷山)、一河(洛棉河)、两田(稻田、荷田),让村庄更美、百姓更富。”

山环水绕 如画村庄

6月29日一大早,黎平县的石先生驾车带着一家人前往锦屏县敦寨镇雷屯村游玩。

雷屯村是一个三面环水的村子,亮江由南至北绕村而流,有六个沙洲点缀,大小各异,低平和缓,洲上绿草成茵,沙洲与沙洲之间由“百步桥”连接。一个小时后,石先生在沙洲上搭起了帐篷,妻子陪着小女儿在一旁看着一群鹅从草地下到水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沙洲上还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黄牛在吃草、歇息。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有一百多头黄牛,他们踩踏、吃草是对沙洲的天然养护。”

走进村子,徽派建筑风格的房屋与苗侗风格建筑相互交错,田垄整齐、菜畦葱绿。雷屯村村支书杨通吉给记者介绍:“雷屯是蔬菜之乡,一季粮,三季蔬,四季都有好收入。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在外务工多年,最终我还是回来了。”2016年,村民朱翔回到村里,在亮江边流转了80亩土地,种上了桃树、李树。下一步还将完善木质栈道、森林小屋等旅游设施。

记者走入一村民院坝,院子里向日葵、三角梅开得正盛,走进屋舍,窗外绿树成荫,不远处就是环绕雷屯寨的亮江河与水中沙洲,美如图画。

“村里共有200多棵古树,我们都挂有保护牌子,写明树种、大致年份,提醒村民们要保护好。” 杨通吉说,“我们还安排村民们在自己庭院里种植香樟树和桂花树。房前屋后树成荫、庭内庭外花飘香。”

优美的自然风光,让锦屏县敦寨镇雷屯村成为周边地区群众度假的好去处。(锦屏县委宣传部供图)

链接

今年4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实施森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建设1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60个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森林进城绿化工程,大幅增加城区绿量,大力建设城市绿廊,推动森林融入城市,推进城区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建设1000个大中小微型森林公园,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建设100个森林小镇。实施森林乡村美化工程,根据森林、湿地、绿地等生态资源禀赋,统筹乡镇规划建设与山水林田湖草布局,大力建设村镇公园,集中打造100个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品质好、宜居宜游的旅游型、康养型、生态文化型森林小镇。

建设1000个森林村寨。传承乡村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风貌,开展“美丽乡村·绿满家园”森林村寨建设。大力推进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大量栽种群众喜爱的乡土树种,建设一批“村在林中环境美,林在村中生活美”的森林村寨。

建设10000户森林人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新民居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积极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绿化美化庭院,鼓励集体、个人、专业合作社、经营户等建设森林人家,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

猜你喜欢
凯里市沙洲绿化
火红的日子
无题(5)
闽南秘境:鱼骨沙洲
心海浪花
贵州地区LTE网络的优化方法
我爱绿化
绝不允许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
小猴栽树
海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