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坡三叶虫化石发现之旅

2018-09-12 06:20谢丽娟
化石 2018年3期
关键词:灰白色大伯化石

谢丽娟

山西的煤炭资源闻名于全球,所以陆相地层非常丰富,以前我们的野外工作重点都是放在寻找陆生脊椎动物化石方面。最近,根据地层研究线索及老乡汇报,我们先后两次探访了晋西北的杨家坡村,在这里找到了较多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

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在村子的几个点展开了工作,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这里属于五台山地质区,出露的是寒武系的灰白色泥岩和青灰色灰岩,岩层水平,层理面明显,呈块状破碎堆积于沟底。我们找见的主要是三叶虫的头甲和尾甲,可能是埋藏的环境水动力非常大,所以脆弱的三叶虫背甲被水流冲散,但形似蝙蝠的尾甲和头甲得以保留,故又俗称“蝙蝠石”。五寨的气候不太好,昼夜温差大,经常刮大风下大雨,路上满是泥泞。但大雨后也是采化石的最好时机,石头表面让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化石留下的痕迹很容易被人发现。于是,我们很顺利地在散落的碎块中找到了许多球结子和遗迹化石。地层中完整的三叶虫很少,可有一次我们敲开一块并不起眼的石头,一只完整的三叶虫竟“蹦”了出来,移动放大镜仔细看看,基本上没被损坏,虽历经几亿年,仍未受挤压变形,几乎是按生前原样保存下来的,这次发掘竟采集到完整的个体,实在让人很高兴!后来我们在这里又陆续发现好几个化石层,动用灵活工具,采了很多块标本。虽然大雨也给我们最后的化石搬运造成了一定困难(我们都被雨淋湿过,裤腿鞋子上全是泥巴),但整个发掘队成员分工细致、任务明确,最后顺利地打包、分箱、装车,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发掘任务。

三叶虫化石采集现场

史大伯经常带着简单的装备独自上山寻找“燕子石”、“蝴蝶石”

寒武系灰白色泥岩中出露的三叶虫化石

除了采集标本,化石捐赠者史登美大伯还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由于工地离县城太远,所以我们每天就住在他家。至今我还记得许多大大小小的三叶虫化石,堆满了其中一间小屋的一个角落,他指着石头里的图案对我们如数家珍:“这个是三叶虫,这个是角石,这个像蜗牛一样的是菊石或腹足类。”史大伯今年61岁,只有初中文化,个子不高,常年在室外干活,皮肤黝黑。用他自己的话说: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就上山转悠。有一次无意间在山沟里灰白色的石头上发现了三叶虫,他觉得非常好看,从此就迷上了找化石。那时他也不知道这些化石是什么古生物,就自己给它取了名字,比如“河马虫”、“锥子虫”……后来看电视节目“探索、发现”等,有一次恰逢南古所的教授正在讲三叶虫,其展示的标本和自己手上采的一模一样,于是他边看节目,边记笔记,终于知道石头里的小玩意的学名就是“三叶虫”。这种获得知识的乐趣让他兴奋不已,以至后来每次发现新的化石,他都要做好记录,用塑料袋扎扎实实地裹起来,一个一个装在鞋盒子里,当宝贝似的单独收藏起来,再等待机会鉴定。他经常带着自备的工具:小榔头、螺丝刀、刷子等,有时候早上吃完早饭,戴上草帽、茶水和雨披,骑着摩托车就上山了,然后等太阳下山时才带着大块小块的石头回来……

史大伯平时还自己尝试着修化石,他用刷子和绣花针一点点小心地修理,但他年纪已高,眼睛不好,工具又十分有限,有些化石就被修坏了,比较可惜。三叶虫、菊石等无脊椎动物化石,其本身个体就不大,一些细微构造和精美纹饰,最好是借助显微镜,再进行修理会比较好。但史大伯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化石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实在让人佩服和感动。史大伯翻遍家里各个角落,找出一些保存完整精美的化石供我们把玩、观赏,并且捐赠了12件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给山西地质博物馆,我们为他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合影留念。现在史大伯捐赠的这些化石,有的被放进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厅展览,有的被放进库房进行专业的收藏保管,这些化石得到了保护,其价值也被充分地利用。我们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为了传播知识,服务社会,构建这样一个平台需要更多像史大伯这样有觉悟的人,为史大伯鼓掌!

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又被称作“三叶虫时代”。看着眼前采集的标本,回想当时大量三叶虫在海里自由游曳的场景,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不足。现在这些远古物种被我们暴露出来重见天日,也是一种奇妙的地质之旅吧!

猜你喜欢
灰白色大伯化石
高颜值复古扬声器设计
地平线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不惧遥远的勇敢鸟
门前那棵冬青树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