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翻译教学的“转型”探讨

2018-09-16 21:56秦晔
高教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转型

秦晔

摘 要:文章对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交互回译法”辅以灵活的评估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翻译教学的观点。

关键词:翻译教学;交互回译法;行为表现评估;成绩档案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122-03

Abstract: The authors sums up the burning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eaching patterns and comes up with the idea based on daily teaching practice that "interactive back translation" together with flexible assessm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interactive back translation;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portfolio assessment

一、概述

翻译具有交际性,应用性的特点,是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的,翻译能力的培养以母语和外语为基础,母语和外语要达到近似水平,缺一不可,然而,长期以来,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语法词汇为授课内容的基础英语教育为主导,学生母语与英语的水平差异过大,以训练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翻译教学往往被忽视甚至忽略不计。许钧就曾指出,“在翻译教学中,重语言知识传授,轻翻译转换技能的培养的情况比较普遍。”[1]

2007年,蔡基刚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中提出:当前,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英语专业的界限逐渐模糊;大学新生所具备的英文语言能力大幅度提高;此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的基础英语教学正在松动。[2]

大学生入学英文水平的提高为翻译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如何进一步完善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翻译转换技能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

二、传统翻译教学的弊端

大学翻译教学有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之分。对于翻译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事教学研究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此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但两类翻译教学的现况却引发出学者和教师极其一致的感慨:即传统翻译教学存在太多弊端:索尼亚·柯林娜(Sonia Colina)在《翻译教学——从研究到课堂:教师手册》指出:现代教育的三大主流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传统的翻译教学非常注重前两条途径,其缺陷在于阿特拉斯症结(Atlas Complex):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被看成是知识的仓库,对学生作为创造性的主体重视不够,和他们的讨论极少,角色总是被动的。结果常常是学生认为问题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自信心蒙受打击。[3]本文拟对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做进一步探讨,为方便起见,下文简称翻译教学。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传播,受重视的是学生的最终结果,即译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互动和交流;盲目看重 “标准译文”不仅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禁锢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学者和教师近年来提出了很多用于改变传统翻译教学的对策,如摒弃传统的大学翻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翻译技能和技巧,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英汉双语表达能力;将翻译测试设定为常设测试项目等。[4]培养原语意识;[5]王树槐,王群更提出合理的师生关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教师是一个资源提供者,对学生翻译行為进行主持、监控、观察。而不是过多参与;教学以学生讨论为基础,学生的角色是主动的,重视学生与同伴、学习材料、学习语境的互动;强调用发现学习、发散思维、身心放松等方式来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和谐发展。苗菊提出了更为新颖的教学理念,例如:在研究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开展翻译教学,采用过程教学法。不强调翻译结果而侧重描写与解释翻译过程——结果是如何产生的。[6]

由此可见,突破传统翻译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关键在于:1.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2. 注重翻译学习过程;3. (加强译语意识)进行文化导入4. 打破单一评判模式,将翻译标准合理化。文化导入是一个缓慢的,不间断的过程,从始至终都应该融于日常的外语教学,除此以外,有限的翻译教学时限内,传统翻译教学仍需要将四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

三、“交互回译法”

杨自俭教授曾赞扬魏志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全过程分成5个步骤:现场翻译、小组讨论、演示报告、译文修改、教师讲评。这5个步骤只要每个都做得到位而有成效,相互之间又衔接得十分恰当,我相信那一定能做到教学相长、效果显著。”(参看上海翻译,2006.3 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后,作者发现,该教学法能够使英文程度较好的同学积极参与,收到不错的效果,但现场翻译环节过后,如何使小组讨论有效进行依然值得探讨:而且在没有比对的情况下,就译文的哪一方面谈起,同学一时无从着手;最棘手的是,由于班级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程度较差的一部分同学对教学过程依然毫无兴趣,始终处于“潜水”状态:逃避翻译练习,不参与讨论,拒绝发言,只等教师的讲评、记录最终的“正确答案”;在一段时间的反复思索与实践后,作者在翻译教学中引入了“交互回译法”,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

对于“回译”的解释有很多,例如:所谓回译,就是对译文进行再次翻译,把自己或别人的译文翻回原文,这种翻译方法在英语里被称为back translation。我们可以通过回译来检验译文的准确性。[7]用作译文质量检测、多种译文的比较和翻译教学的手段时,回译的内涵取其字面意思,即将自己或他人的译文翻译成原文,然后将原文和回译加以比较,以确定译作的质量。这意味着需要进行双重翻译: (英语)原文~(汉语)译文~(英语)译文。[8]是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9]

利用“交互回译法”进行翻译教学时,首先教师要依据教学要求和既定教学进度准备两套具备一定相似度的翻译材料,一套用于课堂翻译练习,另一套用于讨论后的课堂练习亦或留作课后作业,每套材料分为AB两份。

课堂教学中,学生先按照座位以列划分“ABAB…AB”列,对应发放编号为A或B的第一套翻译材料;现场翻译后,学生保留各自的翻译材料,将翻译好的译文与相邻同学互换,进行还原翻译;之后再将翻译材料互换,与还原翻译译文对比,找出对方或自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此时教师还可以将全部同学分为AB两组展开讨论,轮流发言(此过程中教师需引入行为表现评估,下文将提到),由于学生同时持有翻译材料、译文和还原翻译译文,可供比对分析的材料很丰富,同学会积极发言,引出各类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寻求恰当合理的译文。最后,教师发放第二套翻译材料,课上或下次授课时收集学生译文进行批改并有选择地保留用于成绩档案评估(下文将提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随机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记录问题;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加德纳在学习注意保持比率研究中所得数据表明,采讲课方法,学生学习注意保持比率最低,仅为5%,而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和立即应用所学知识的比率分别为50%,75%和90%。[10] “交互回译法”能够有效利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充分利用有限的翻译教学时间,所学知识能够立即应用。

运用“交互回译法”进行翻译教学需注意的是:每次授课应选择长度相当,结构近似的段落或篇章作为翻译材料:一方面有利于源语与目标语的对比,另一方面,学生用于翻译的时间相对较长,教师完全可以在翻译过程进行巡视,监督并督促每位同学参与翻译过程;考虑到差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心理,教师可先向他们发放相对简单的翻译材料(AB份以外的C份材料),帮助差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翻译过程中来,这样,即便是处于学习边缘区的差生也会有能力与勇气参与讨论,只是无论难易程度如何,教师每次发放的材料都应着重解决相同的问题,例如,定语从句的翻译,长短句的翻译,语序排列问题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平日认真备课,寻找并组织对等有效的翻译材料。为了取得更好效果,翻译教学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英文水平重新安排座位,使程度相当的同学相邻,更好地参与翻译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在目标语言和母语之间的循环往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都有很大改善,甚至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1]

四、灵活的评估模式

评估是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当“标准译文”越来越不能胜任翻译教学的单一评判标准,灵活有效的评估模式必然要引入翻译教学的课堂中来。与传统评估模式相比,行为表现评估与成绩档案评估能够提供动态的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科学评估结果。美国教育家Gronlund[12]把行为表现评估界定为:要求学生实际完成某项任务或某一系列任务(如编故事、演讲、表演等);在任务开展过程中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所掌握的技能;不是依据教师的标准答案,而是依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加以评估的方式。行为表现评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包含以下三方面:任务设定,评判标准和一套执行管理标准。

成绩档案评估所用到的档案是指系统、有条理地收集来的学生作业所形成的档案,这些作业体现了学生的技能和成就;是有目的地作业收集;不仅仅是放到文件夹的一堆学生作业,或粘贴到剪贴簿的纪念品收藏。传统测试将学习,测试和教学分割,而成绩档案评估将教学、评估与学习将结合。[13]

在“交互回译法”教学过程中,为确保行为表现评估的效度与信度,教师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所教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与本专业教学要求相结合才能制定出适宜的任务、评判标准和管理标准;学生根据第一套翻译材料和所得译文进行多方对比分析并展开讨论;例如,语言结构,背景文化以及翻译技巧,在收集信息后做出书面汇总或口头报告。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无法借助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要借助综合翻译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在提供实时帮助之外还可以收集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翻译练习及讨论进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评估是直接而真实的,是一个动态立体变化评估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学生可以事先了解每次翻译教学课程的评估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的灵活设定各翻译教学阶段的评估分值表单,也可以重复利用,记录学生历次翻译中或讨论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进步状况,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无论学生翻译能力高低,每个学生是以个体为单位与自己的过去或预期达到的能力进行比较,这对提高差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尤为有效。通过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4]在教学过程中,优秀译作仍是我们可参考的重要标准,完全摒弃标准译文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翻译作业,教师应按既定教学目的有选择地归档,在作业选择过程中,允许学生对该选择哪些作业充分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教师可以和学生回顾过去存档的翻译作业,比对学生各阶段的翻译能力和水平,让学生看到过去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保持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中小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大学生入学英文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为翻译教學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又是对传统翻译教学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教学素质,敢于尝试新的授课方法,将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灵活的评估模式相结合应用于翻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做出及时而合理的评价。

“交互回译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有限的翻译教学课时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查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差异,熟悉并掌握翻译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行为表现评估与翻译教学的特点相一致,打破了“标准译文”的禁锢,注重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迎合人本主义教育的需求,注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将教、学、用三者高效结合;科学合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提升学生个人自信心和潜在学习能力。成绩档案评估为学生的各阶段学习状况提供档案记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相结合,展示完整的学习进步过程。由于我国公共英语教学班级人数普遍偏多,为了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来制定细则,制作评估表;也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教学素质来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还要不断完善翻译教学评估的各项内容和标准,会无形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教师可以从班级实际状况出发,考虑对学生分批,分时间段灵活运用这两种评估方式。

参考文献:

[1]许钧.外语教育:新世界展望应该加强翻译教学改革[J].外语研究,2002:3.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3]王树槐,王群.《翻译教学——从研究到课堂:教师手册》评介 [J].外国语,2006,1.

[4]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

[5]王京平.翻译教学中的意识启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6]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

[8]贺显斌.回译的类型、特点与运用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2:11.

[9]冯庆华.问题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韦伯.有效的学生评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7.

[11]郑庆珠,孙会军.翻译教学法:回眸与展望[J].外语研究,2004,4.

[12]Gronlund, Norman E. 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 [M].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A Viacom Company,1998.

[13]John W. Santrock. Educational Psychology [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542-543.

[1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7.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