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018-09-16 01:52胡松
高教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途径高校

胡松

摘 要:随着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制定,我们逐步认识到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任务,这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进行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但是,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离世界名校还有一段距离,主要体现在领军人物、教育资源、科研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等。为此,我们要认识到高校发展中的不足,重点对高校学科建设进行深挖掘,寻找有效发展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135-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e have realized the direction and the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also fully embodies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the education power. University is the base of training talents,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a key factor in personnel training. First-class talents can be cultivated in first-class disciplin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long way to go for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e in the famous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ead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To this end, we must recogni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ep excavation,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blems

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提出,我国在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双一流大学是党和国家进行教育强国的战略决策,也是国家核心竞争的有力支撑点。特别是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另外还有一些优秀高校也进入了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列。从整体来看,我国的高度教育水平和质量已经迈入了世界前列。有了“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们就要围绕目标,根据各校的实际推进高校发展,促进学科建设。但是随着世界发展中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发展也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特别是高校人才的竞争。我国很多高校在学术领军人物,科研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国内优秀大学和世界名校都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们要认清当前高校建设的艰巨任务,认识到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查找原因,并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效、合理的学科建设的途径,促进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科的发展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但是学科的发展牵扯到多方面的原因,对于一些非重点建设的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包含了人才层次、办学经费、科研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其具体情况做如下陈述:

(一)高层次人才欠缺

学科建设需要高层次的人才,学科建设需要具有某一领域领军人物的人才。学科的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也十分重要。各个学科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程度不言而喻。我国的办学规模和质量都在向世界一流学校发展,但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部分是高等院校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向那些重点大學的流动倾向比较突出。很多院校存在着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不具有竞争能力问题,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这些方面更加突出。也就是说重点高校的人才相对来说好一些,而地方高校在高层次人才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二)办学经费不足

学科建设需要办学经费,而对部分院校来讲,本来经费就少,而投入到学科建设方法更是显得不足。国家重点投入的是985与211高校,而对于其他高等院校投入的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就会导致在科研投入,学科建设方面力不从心。办学经费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经费已经影响到了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为了搞好学科建设,高校应该拿出自己的实力和成果。争取更多办学经费,并投入到学科建设当中。随着我国双一流大学的提出,学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一流学科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为需要加大投入,创新发展。

(三)科研能力不足

一个学校的实力最核心的东西就集中在学校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强,则学校的办学能力强,这样学校才能持续发展。从我国高校发展的来看,很多高校的科研能力欠佳。科研能力的不足与教师队伍、科研投入和相关政策有关。另外,还有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我们现在提倡的协同创新,就是为科研投入不足注入强心针。如果科研成果不能转化,带来经济效益,那么我们对科研投入有限,科研能力也会下降,这不仅仅是科研人才问题,而且还有科研投入的问题。为此,科研能力不足,是很多高校的弊端。科技创新已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准,同时也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指标。而学校科研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科研规模、科研质量和高水平的成果等。

二、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高等院校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升办学水平,提升办学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部分高校在学科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是机遇也是挑战。最近,我国提出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理念,其中对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处于劣势地位的学校也可以进行竞争。为此各个高校要立足自己的实际,对办学特色和方向的调整,优化学科,设计可行的奋斗目标,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提升质量,从而促进学科高水平发展。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对于高校来讲,人才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这些都是高校办学的核心要素。为此,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是学科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对高校来讲,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学科带头人也是学科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建设一流学科,我们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就是要引入顶级的学术领军人物,以及在某一领域做出一定成就的高层次人才。为此,作为高校应该要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要不拘一格的用人才,特别是一些具有扎实学识,有海外留学经历和经验的领军人物,进而壮大教师队伍,提升队伍质量。对于本校在职教师的培养,也应向这一目标迈进。要求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定期开展学术报告,积极参与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从而拓展视野,立足于学术前沿。在培训和引入的双管齐下,从而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学科的建设增强动力。其次就是要给高层次的人才打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留住他们,让他们安心进行工作,不断创新。高校可以对他们进行安置,给他们提供宜居的环境,建设社会生活需要的工作、生活、文化和娱乐休闲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身心得到满足,那么他们才能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早已说明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于高校而言,人才的作用同样重要,我们只有引进人才,培训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最终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校办学能力的提升。

(二)重点突破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快速发展

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点,而学科建设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科建设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也是能够立足的资本。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可行性发展,让学科建设增添活力。为建设一流的学科,各校要立足本校的实际,创新能力。首先,学科建设要面向世界,符合国际战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从而具有学科竞争力,这也是将来一流学科最基本的手段和策略。学科的建设需要大力的投入,但是很多高校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不能进行学科的全部建设,而是发展有自身优势的学科。其次,就是高校的学科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地方政府的投入、学科自身条件和学科发展历史都有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只能采取不平等发展政策,以特色的形式发展,从而进行重点突破,发展优势学科,也为其他学科的建设提供的参考,并促进学科间的核心发展。我们对重点对某些学科进行发展,主要是发展这些学科的优势,通过集中力量,重点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并引入人才,这样就有了办好特色学科的保障。对于一些高校,其本身就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还需要进行大力的投资和资源的整合,把学科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挖掘。其实这种发展模式,在国外也是这样,他们就是采取对重点发展模式从而突破学科建设,从而打造一流学科,让学校和学科的知名度、实力得到世界的认可。当然经验不能照搬,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融入先进办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

(三)加强融资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的发展,多数是靠国家的支持。而我国高校的拨款也是靠政府,经费不足也成为了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就要在财政资金和办学资源方法有充足的供给,这样才能抛弃后顾之忧。高校具有充足的资金,就可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引入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还可以进行教师生活环境的支持等。但是对于国外学的建设来讲,除了有政府的大量投入之外,还要格外重视产学研、社会各界捐赠等,特别是社会力量的投入,给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带来强大的动力。社会募捐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数额巨大,进而推动了大学学科建设和学习发展。这也是我国高校建设应该借鉴的经验之一,为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促进高校学科发展。结合我国的高校实际,我们可以组建校友会,让已功成名就校友经常来学校参观,指导学校发展,并参与学校建设的融资。学校培养的人才为学校所用,在遵循自愿的情况下,接受杰出校友的捐赠,并把这些资金投入到校舍改进,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另外可以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获取相关的利益,把其中的资金作为学校建设的经费使用。这方面在很多学校都处于一个薄弱的環节,科研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一定经济效益,那么就要与企业、政府甚至市场有一定的联系。为此,进行融资途径的拓展,就能够提升学校办学的实力,然后通对这些资金的使用,重点投入优势学科建设方面,并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和经费使用绩效评价。

(四)利用学科融合提升科研能力

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指导和影响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科的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学科的交叉和相融有可能是科技发展最前沿的东西,学科的交叉和相融才能促进学科增长点。我们都知道单一的学科受到发展的阻碍,在技术上突破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学科分科过细,给学科交叉就带来了障碍。就目前来看,很多创新的学科都是学科交叉和相融而来的。我们研究一些科技发展现在,就会发现过半的诺贝尔化学奖主要是与生命科学相关,另外还有一些生理学或医学奖很多也来自化学和物理学。根据这些经验,我们应该对高校学科的发展进行认真研究和创新。而高校应该以自己的优势为中心,然后进行学科的交叉和相融进行协同创新,从而实现重点成果的研发,并确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我们进行学科融合,其目的就是提升科研能力,并进行成果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创新。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发展学科的优势,进行学科交叉和融合,并协同创新,从而打造科研兴校的局面。另外学科建设还需要提升科研管理水平,高校的科研管理能够促进高校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等手段,然后结合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的过程。为此,我们认为科研管理肩负着对全校科研发展规划和科技管理的进行管理的重要任务,对整个学校的科研甚至是学校全局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还用与科研管理的协同发展,这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五)搭建国际化学术平台促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级的交流日益紧密,我们要实现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校就要打造国际化的人才培训基地,集国际科技、教育和文化为一体,从而搭建国际化的学术平台,促进各种交流,实现共同进步。首先,就是高校国际化建設中,对于教师的发展应该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此应该重点打造一支高水平,具有一定国际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从而提升高校的国际化的影响力,并提升国际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并让国际化中的教师队伍发展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高校应该鼓励本校的教师进行国际学生交流和合作,从本校的交流活动开展,逐步扩大的世界学术交流;并鼓励青年教师要进行国外访学,让海内外的精英都能在本校中留下身影。这样做,就能让本土中青年教师与海外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促进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也会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的人才交流和工作。最后,就是要培养国际化的创新人才为高校国际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很多高校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国际的元素,建立国际的环境,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并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作技能。高效的发展要迈向世界,而学科建设也应向之一目标和任务迈进,那么搭建国际化学生平台促进学科发展也是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要积极实践与创新,为培养高校国际化的高层次人才而努力奋斗,并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总之,建设高校学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我们要把高校发展的目标地位与实际水平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并积极引进和召集高层次的人才,借鉴一流的学科建设经验,进而让学科综合能力和国家竞争力得到提升。学科综合实力需要进行长远的规划和设计,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资源配备、人才建设和国际化水平等,为此高校要调整办学方向和制度,加大对学科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发展的制定和实施方案,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袁广林.公安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论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2):122-127.

[2]谢凌凌,陈金圣.学科治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议题[J]. 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7):38-45.

[3]康翠萍.高校学科建设的三种形态及其政策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1):37-41.

[4]张长恒,黄芳.高校学科建设数据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08):111-117+146.

[5]李明.基于模糊DEA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6):73-79.

[6]闫俊凤.生态学视域下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J].高教探索,2014(02):96-99.

[7]李川,宗淑萍,刘雪春.发挥学报平台作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06):1171-1173.

[8]杨志昂.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互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

[9]赵荣侠.政产学研结合推动一般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143-147.

[10]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4):6-11.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途径高校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