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探索

2018-09-16 05:59王藕娟沈惠
高教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有机结合学生管理教学管理

王藕娟 沈惠

摘 要: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中最为主要的两大工作,由于分管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存在有工作不协调等各种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必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文章通过分析两者工作的现状探索出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一体化的具体方案,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144-03

Abstract: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are the most two key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ing in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there are various inharmonious problems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they must be combined organical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two jobs and explores the specific scheme of integra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hieving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Keywords: teaching management; student management;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高校教學管理与学生管理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密切配合教学工作,仅仅围绕教学工作为中心,要主动服从并服务于教学工作,从而有计划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要主动观察学生的动态,及时与思想政治工作者沟通。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要避免两者之间的独立,甚至对立关系。只有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一、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分管于高校教务处与学工处两个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执行教务处统筹安排的相关教学工作,具体由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来落实。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学工处安排的,具体由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来落实的。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是相对独立的,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导致“教书”与“育人”分离。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思想步调不协调

教学管理部门侧重传授专业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学生管理部门侧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忽视了教学,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而在现代的教育形式下,既要培养学生“成人”又要培育学生“成才”,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这种管理是缺乏全局观点的,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单一、片面、各个部门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管理工作,不能互相协作。教学部门强调以“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对老师评估、考核也是以教学为主,学工部门强调“为了学生的一切”,对辅导员的考核着重看学生管理过程。两者看似不矛盾,其实隐藏着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脱离,这种局面造成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教育的不协调。

(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决策重点不一致

从理论上来讲,两者都是为了培养能立足于社会的有用之才,而两个部门对“有用之才”的理解存在着偏差。教学管理部门着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管理部门则侧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学管理的培养人才目标其实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如何让学生遵守纪律。如:成绩管理中,辅导员如果想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成绩,必须通过教学秘书通过教务系统将学生成绩导出来给辅导员,这样导致辅导员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成绩,也就忽略了对学生成绩的督促,从而影响了人才的全面培养。

(三)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部分环节不完善

由于两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部分管理环节的不完善。教学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教风,时不时抽查教师的教案、课件、作业的批改等情况,而学生管理部门也在狠抓学风,严禁学生迟到、旷课、玩手机等现象,两者虽然都在抓,实际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片面的追求某方面的管理,是达不到成效的。如:学工部门只管理学生迟到、旷课现象,至于学生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课,那就成为任课教师的事情了,而任课教师只管理学生上课情况,对于学生课后的学习状况也不了解。教学人员与辅导员之前缺少沟通,这样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探索

(一)改革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制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管理工作,最终的培养目标都是“育人”。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真正融合起来,加强两者的紧密协作,“教风”和“学风”一起抓。学校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创新,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其中重点是要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相关评价制度,充分体现评价的导向作用。

(二)制定专业班主任制度和辅导员兼课制度

采用专业班主任和辅导员合作统一的管理模式。挑选责任心强的专任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可以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同时杜绝专业班主任形式化,不能光为了晋升职称而挂虚名。辅导员可以承担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的相关课程,让辅导员也能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有效的实现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机的结合。

(三)建立学生班主任制度

选拔一些高年级成绩优秀,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班主任,这样由学生管理学生,学生之前能更好的互相沟通和交流,既能培養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活跃班级的气氛,从而推动学生工作顺利的开展。

(四)认真执行领导听课制度、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

学院领导通过听随堂课,能全面掌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上课情况,定期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能全方面的搜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信息,使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更贴近实际,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建立长期的家校互动平台

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平台与家长及时沟通,针对学生中有各种不良的表现,可以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告知家长,因为学生大多数是不愿让家长了解自己在学校的情况。例如:根据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有几门不及格会留级的规定,辅导员必须在平时就要将学生的上课情况通知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学校和家长共同来挽救介于边缘的学生,实现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培养达到合力的教育效果。

三、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工作结合的机制

(一)观念整合,改进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意识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与时俱进,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要不断地学习有关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了解教育理论知识,改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深入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学生科学管理并存。同时要强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民主化的理念,只有通过这种科学化的设计和民主化的实现,才能提高管理的质量。

2. 规范管理,落实常规,提高管理效能学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要规范。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管理效能。因此,学校领导要建立一种规范的管理制度,落实常规,为管理人员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勇于创新。

(二)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1. 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单靠几个领导是不行的,必须集中群众的力量。因此,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课程负责人。教研活动,由各个二级学院统一部署,教研室主任具体组织,分科进行,有条不紊。在教学工作上,教师该做什么工作?效果要达到什么程度?奖惩方案的定位等,都要有一套较完善的制度,让教师和辅导员工作目标明确。

2. 落实常规,全程管理。落实教学工作常规是教务处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 从严抓好学生的考纪考风,确保学生考出自己真实的成绩。学生英语四级六级和计算机通过率要与教师及辅导员考核工作挂钩。对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价也应采用着眼于未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分析过去,探讨如何使明天更好地发展,促使教师走上自信的良性循环道路。这样也是通过制度来提高整个的管理效率。

(三)沟通情感,激发热情

在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要经常了解教师愿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或工作中的困难。教师偶有差错或发生纠纷,领导要及时作个别谈心。主管学校教学工作的院长要组织教师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开展教育科研激发内部活动,开发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管理工作者潜力,优化育人模式,使学校沿着高效、有序、科学的轨道发展。立项要有创新精神、体现实效性。

(四)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教育网络

积极创造重要条件办好校园网建设,逐步走向现代信息化教育道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只有靠学校领导班子带领教师们,与时俱进,在教育理念上、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形势的需要。

四、加强高校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传播的一切内容。物质结构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包含相互作用力和产生运动的各种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关于自然的丰富信息。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媒体“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信息传播规律,减少了垄断环节和发行成本,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网络可以便利地把分布于各个地方的网民形成许多兴趣组群,互联网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的方式与交流渠道,进而深刻地改变、影响了人们的认知过程,强烈深远地影响着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形成。

在“双一流”建设中提出,要有一流的育人环境。在信息经济的现代社会,新型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为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实现提供支撑条件。

现代化校园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水平上。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信息化水平将成为高校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标,高校应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方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主动适应教育形态的变迁。

高等教育新模式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其灵魂是教育教学管理观念的现代化。

(一)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改变

如今的学生已经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是地地道道的会联网居民,他们可以熟练的借助网络生活,本能的通过屏幕学习,他们认为屏幕学习效率高,而50、60后都习惯于书本学习,思想观念的差异与数字鸿沟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政策和管理方式模式。

(二)加强信息沟通

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管理工作要加强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交换信息,在交流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便增强时代感。

五、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措施,教学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无论在学生管理还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思想达到一致,辅导员不再是片面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也主动的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无处不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关心和疏导。这样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一)学风得到了改善

学生意识到来自于学校各个层面老师的关心教育,能够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在多管齐下的综合措施的实施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

制定完善的制度,形成了有法可依、有据可行的制度,这样学校也不再因为某些违纪学生的处理而头疼了,家长也不会无理取闹。由于工作做到细致扎实,管理工作方法、方式周全,到时候学生家长也不会因为犯错而不接受处分,这样也减轻了管理工作的负担。

(三)教书和育人工作真正融为一体

实行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将教书与育人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是全员参与了育人,为育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得到了扩展和延伸

现在随着大学招生计划人数的增加,很多学校有了好几个分校区,给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虽然信息化推广了整个校园,仅靠這些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也是不够的,有些通知还是要有书面的材料。在实行了学生班主任制度后,这样能及时将重要通知传到到学生中,这样信息的双向流动的是不可低估的,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延伸作用。

六、结束语

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最终服务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过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管理、专业班主任、学校领导和家长多方合力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体系更加细致、完善。同时也打破了学生管理工作由辅导员单一的模式转变为多人管理的模式,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猛.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99-102.

[2]滕文庆,王毅武.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探究——以三亚学院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2):238-239.

[3]齐运锋,景海燕.独立学院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5(15):22-24.

[4]刘钊慧.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整合[J].时代教育,2014(15):120.

[5]李亚松,程华.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整合[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3(07):14-15.

[6]杨彦勤,辛全才,赵延风.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紧密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35):29-30.

[7]王燕.创新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发展[J].高教学刊,2017(22):66-68.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学生管理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