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有序流动的路径问题

2018-09-20 10:49尹玉
文教资料 2018年14期
关键词:失序

尹玉

摘 要: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校之间的“抢人”大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办学活力、提高办学实力,而无序的、急功近利地抢挖人才,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科研秩序,损害高校健康发展,还浪费了国家财政资源。本文对当下高校人才流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人才有序流动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校人才流动 失序 柔性引智 引育并举

人才是高校谋求发展、争创“双一流”的重要资源,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工程。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抓住了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正因如此,近年来大学开始各尽所能地抢挖人才,高校人才流动成为政府、高校及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以下对当下高校人才流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根源,探讨人才有序流动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思路。

一、人才流动中的急功近利现象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从世界范围内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都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并通过引进人才大力推动科研创新,从而保持领先地位。在我国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人才作为高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受到争抢也在情理之中。有序合理的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活力和办学实力。但是,目前高校“抢人”大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17年,地处上海的某所大学以800万房补、100万年薪招聘高层次人才;地处京津冀的某名牌高校,以60万—300万不等的安家费和65万—120万不等的年薪诚聘英才①;地处陕西的某科技大学在2018年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的引进优惠政策是:“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提供单列研究生招生指标;在国家提供200万—300万科研经费的基础上,学校按1:1配套科研经费;国家及陕西省补助奖金(共计100万元)除外,聘期内享受相应岗位工资、津贴及相关福利等待遇,年终个人业绩津贴另计,聘期内每年再享受学校30万元人才津贴(年收入75万+);提供不少于170平方米住房1套,在校工作十年后产权归本人所有,享受安家费40万元;妥善安排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②;资金实力雄厚的广东高校更是抢人不惜血本。

有些高校不仅待遇好,还提供人才“帽子”,在人才抢夺战中不仅东部高校挖中西部高校的人才,就是同处一地的高校对人才的争抢也很激烈。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所说:“引进人才的非正常跳槽,不仅没有发挥在科学研究方面应有的作用,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科研和教学秩序,对学生和年轻学者产生了恶劣影响,更造成了科研经费和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③对于挖人大战,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學术资源”④。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两会期间通过媒体大声疾呼:“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手下留情。”“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⑤。

二、高校人才无序流动引发的问题和根源分析

合理的人才流动是社会活力的体现,但是把挖人当成“双一流”建设的“速成法”,不计成本,势必会对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造成冲击,也不会提高国家整体的科研实力。

首先,不合理的人才流动没有带来新的人才增量。从国家层面讲,人才总量没有增加,人才的流动性却日益频繁,新挖来的高薪人才因为待遇显著高于其他人,会打击本校教师的积极性,难以形成合作团队,只能依靠自己的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从学校的科研队伍建设上看,科研人员缺乏协同,各自为营,很难形成科研高地,更难形成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系统培育。

其次,不合理的人才流动造成学科的“削峰填谷”。科研人员从事研究,需要相应的学术环境和发展平台。部分青年长江学者在原单位工作十余年,正是在科研上带领团队开花结果的时期,被挖走后,原单位的学科发展受到抑制,新单位里又很难马上找到志趣相投和默契的团队,学术上反而不容易有新的作为。

再次,不合理的人才流动造成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困境。目前水涨船高的人才价码,造成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破坏大学原有的工资结构,少数名师收入暴涨,大多数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待遇并没有改善;有些高校引进人才的科研贡献水平和原有的优秀教师的贡献水平相当,待遇两歧,引起新的不公平;经费支出彼长而此消,导致学校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进人才的经费预算过高,学科、教学、修缮、薪酬福利等经费自然要消减,学校的发展本应是全面统筹重点突出的,过高的人头费并没有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反而压缩年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发展资源;有的高层次人才追逐个人利益跳槽频繁,在合同期内也会因为高薪违约,哪怕国拨经费已到位,科研人员心态浮躁,对国家科研和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不利。

之所以出现人才引进方面的乱象,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大学排名和衡量学科实力最重要的指标和筹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青年长江”等人选的数量,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迅速提高学科质量、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高校之所以能够重金引才,背后是各地政府大手笔的资金支持。据中国青年报统计,“在已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的23个省市中,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北京预计投入100亿元,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广东3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大学建设;河南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山东将在“十三五”筹集50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广东宣布在2015—2017年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⑥。这种资金支持,最安全的花法是引进人才,使得砸钱引才的现象出现。

三、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路径探析

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看,人才都会汇聚到经济发达、教育发达、文化发达的城市。单靠行政命令,是不能够叫停人才流动的乱象,要改变这种现状,政府、高校需要进行有效联动,才能推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一)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宏观政策引导。

第一,引导“校树立高层次人才流动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⑦的理念。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导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和东北地区高校增加人才计划指标和配套经费支持,加大中西部高校和东北高校吸引人才力度。

第二,人才计划定岗不定人,和所在学校的岗位挂钩,避免人才带着“帽子”走;不实行人才计划终身制,要对高层次人才进行阶段性考评,建立人才薪酬待遇与其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合格才能继续作为计划支持人选。

第三,建立合理的薪酬指导标准,探索同一地区同类型人才薪酬最高限额制度;指导建立类似俱乐部运动员转会机制,实行人才流动补偿,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高校要根据市场规律,结合流出高校对该人才的培养年限,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二)在高校层面,要引育并重、多措并举。

第一,建立“柔性引智”的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短期兼职、顾问指导、联合科研等多种形式引入人才。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是云南大学。云南大学虽然地处边陲,但通过柔性引智,“自2015年以来,已从国外和东部发达地区引进了十余名高层次人才,其中不乏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高级别人才”⑧。同时,引进人才看能力、看人才和学校发展的匹配度、和学校现有优秀人才的合作度上,不要只看身份、看人才“帽子”。

第二,重视内部人才培育,为科研人员事业发展和未来提升空间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合理的科研人员岗位分级分类、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对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社会实践工作量有合理的设定;尊重科学研究规律,由一年一考核改为三年一考核,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实行同行评价制度,科研考核重贡献,重实效;搭建科研创新团队平台,通过项目设计,让研究旨趣相同的人员协同攻关,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第三,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比如在科研经费报销方面,由于规定细致要求繁多,许多科研人员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学习制度,整理票据,如果设立专门的报账员提供报销制度解读、流程告知和票據整理,就将大大增强科研人员的工作归属感和幸福感。再比如,改善办公条件,设咖啡间、设乒乓球案营造轻松温暖的工作氛围,和中小学、幼儿园共建帮助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从而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这些软环境软实力建设,会提高人才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专心育人、潜心科研、安心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四,加强契约约束,约定适当的违约金额;可试行成果约定署名条款,即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对流出人才在流出后一两年内发表的科研成果,约定由原单位署名。

总的来说,人才流动是双刃剑,光靠砸钱挖人是建不成“双一流”大学的,只能带来高校之间互损及国家财政经费的不必要浪费。实现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必须外依靠国家宏观人才政策引导,内从培育和管理机制入手,创造良好的育才留才软环境,引才与育才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稳定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保障。

注释:

①大学“砸钱挖人”之痛,戳中了谁?[EB/OL].http://www.sohu.com/a/233035520_273069,2018.5.28.

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站.诚邀海内外英才申报2018年国家青年千人计划[EB/O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5155-1115515.html,2011.1.15.

③⑥柴如瑾,晋浩天.挖人才创一流的隐忧[N].光明日报,2017-3-20.

④⑦《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Z].教人厅﹝2017﹞1号,2017.

⑤陈宝生.东部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人才“手下留情”![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24/c_ 129495478.htm,2017.2.24.

⑧白靖利.云南何以引得“孔雀西南飞”.新华每日电讯,2017-03-31.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非正常流动的反思[J].江苏高教,2018(2).

[2]辛斐斐,范跃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流动失序的反思及矫治[J].高教探索,2017(10).

[3]生云龙,刘婉华.高校人才流动过程中的非理性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猜你喜欢
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在失序中选择
在失序中选择
李清雁:伦理失序影响德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