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

2018-09-20 10:49聂雨苗郑斌徐杨阳
文教资料 2018年14期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聂雨苗 郑斌 徐杨阳

摘 要: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当前,我国一些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职业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不匹配等问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逐渐成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进方向。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含义、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出一条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民办高校 辅导员队伍 职业化 专业化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民办高校所肩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日益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辅导员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够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个性特质,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专业化辅导员团队是民办高校当前最重要且紧迫的课题。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辅导员队伍的学历结构、职业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出一条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含义分析

(一)职业化。

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前提,解决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需要先明确职业和专业的问题[1]。高校辅导员是一份具有独立社会位置的职业,具有明确的社会分工,受到法律的保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高校中专任教师等其他职业一样,辅导员是一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水准的职业,其专业技能范围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

(二)专业化。

所谓专业化,就是某种职业从普通职业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的建设过程。普通职业发展为专门职业,大致要有以下一些标准:(1)有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其成员受过专门的教育或训练;(2)有专门的专业知识的支持;(3)在社会上享有相应的专业声誉;(4)有法律、法规或政策对专业的保护;(5)其成员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研究的能力。按此标准,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内涵就是指摒弃经验式的工作模式,代之以学科化、研究型、学术式的工作理念,其行为方式基于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其工作队伍职业化、专家化[2]。

根据以上定义,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基础是队伍稳定,其中的每一名辅导员都须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必须使辅导员工作由依靠传统经验的模式向运用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及搭载新媒体技术的模式转变,使每一项工作都科学化、专门化、精细化。

二、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民办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民办高校多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教育教学目标,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为面向学生收取的学費,缺少政府拨款等其他经费来源,因此,民办高校为了维持办学,打响知名度,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水平,通常会将大部分资金和精力用于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非常重视学生的智育成绩和技能培养。对其德育培养,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往往对学生管理岗位,特别是辅导员岗位的重视不够,对辅导员的职责和作用认识不足。因此,高校辅导员无论是在经费分配、人员待遇,还是发展路径,都与专任教师有着一定的差距。

与专业课教师不同,辅导员主要肩负着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民办高校对辅导员岗位的职能和职责缺乏清晰的认识,将辅导员简单地划分为行政人员,将除教学任务外的所有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交由辅导员处理,导致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类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奔波于学校各级各类职能部门,难以付出更多精力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提升。长此以往,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难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系松散,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走得艰难。

(二)一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稳定性较低。

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办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公开招聘时,仅对辅导员的学历和政治面貌提出硬性要求,对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几乎没有规定。入职辅导员虽然都是中共党员,且具备硕士学历,但其专业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关联甚少,简单的岗前培训难以在短时间内使其掌握开展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不具备教师资格证、职业生涯规划师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等辅导员上岗所必需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方面,由于辅导员工作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多个领域,工作内容繁杂,不仅如此,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在短期内无法显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入正轨。同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的工作成果更难量化,在薪资待遇和保障措施迟迟未能跟上专任教师步伐的情况下仍然要接受指标同样严格的考核,这使得一些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备受打击。除此之外,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的上升通道闭塞,职业前景迷茫,从而选择转岗,导致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强,稳定性较差。

(三)一些调查辅导员对其岗位职责认知不清。

在民办高校对辅导员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下,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岗位职责亦存在认知不清的情况,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是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充当的是学生的“生活保姆”角色。对岗位职责的认知偏差使得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工作的开展上存在教育内容浮于表面的现象。

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方面,一些辅导员仅根据个人经验对学生进行集中说教式教育,简单地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和学校政策,未能将其同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联系起来,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教育方法与当前“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实际需求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一些辅导员仅向学生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导致一些学生不能从中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些辅导员不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心理咨询服务,危机干预能力欠缺。在就业指导方面,一些辅导员仅仅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催促学生尽快求职,缺乏对学生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撰写求职信函等方面的指导[3]。

三、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程度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个多维立体的系统化工程,由理念定位、体制机制、方法途径等板块构成[4]。基于前文所述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路径探索应从学校和辅导员两个层面展开,学校层面要抓理念确立和机制建设,辅导员层面要加强综合能力提升。

(一)学校层面。

民办高校要打造一支职业能力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辅导员队伍,必须从理念确立、人才引进、培养培训、考核评价、职业规划、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

1.民办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正确认识辅导员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摆到与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时刻把“立德树人”作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理念,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按照学生日常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板块进行归类,根据《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出台符合本校实际的辅导员岗位职责等相关文件,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具体化、精细化。

2.民办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划,根据学校办学规模、长远规划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划确定辅导员队伍的规模。在招聘辅导员时要对应聘者的学历、政治面貌、所学专业等提出明确要求。从学历看,辅导员应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从政治面貌看,由于辅导员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必须为中共党员;从所学专业看,目前,各高校并未开设“辅导员”这一专业,而高校辅导员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在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民办高校要有针对性地招收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才,并在薪资待遇方面缩小辅导员与专任教师之间的差距,在保证辅导员队伍人员质量的同时,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3.当前时期,民办高校在校学生主要为“95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接受的信息多元化,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根据新时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工作,当传统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方法不适用时,通过各类培训提升职业能力。民办高校要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培训制度,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从思想政治理论、日常工作开展、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对其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顺利开展工作。除必要的岗前培训外,民办高校还应定期举办校内培训,邀请行业内专家和先进工作者来校开展讲座,同时,定期安排辅导员赴校外各培训基地,参加相关培训活动。民办高校要将辅导员的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和培训参加情况纳入考核及职称评审,鼓励辅导员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开展研究,实现一专多能、由点及面地带动辅导员队伍朝職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展辅导员考核,促进辅导员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的提升,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是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5]。民办高校应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健全适用于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要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学生骨干培养、个人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坚持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对分值计算和各类加减分项要做出明确规定和解释。辅导员考核要坚持程序公开透明,应由学生、二级学院和学生工作部门三方共同评议,得出最终成绩。民办高校要通过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对辅导员实行分级管理,将薪酬和晋升与之挂钩,对优秀典型进行宣传和经验分享,对考核分数长期在低分段徘徊者予以转岗。

5.在传统的管理型学生工作模式中,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具有无边界职业生涯和易变性职业生涯的特点。随着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向教育、服务型的转变,对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6]。民办高校要引导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发掘自身擅长的领域,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社团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并将其确定为发展方向,在其中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实现专业能力提升。民办高校要为辅导员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实行辅导员分级制度,鼓励辅导员评思想政治教育职称,在学生工作中注重理论研究,并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最终实现专家化发展。

6.民办高校要完善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聘任工作、培养培训、考核评价、职业规划等内容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将边界原本模糊宽泛的辅导员工作用制度量化,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辅导员层面。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加强自身政治素养,端正道德品格成了辅导员的必修课。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坚定信念。民办高校大学生较公办高校学生而言,在专业学习和心理需求上均有不同,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有待规范,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对学生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帮助他们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产生职业认同感,将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个责任,及时收集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典型案例,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印证理论。

2.确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忠诚度。职业生涯规划在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是辅导员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经之路[7]。民办高校辅导员应改变“将辅导员岗位视作升迁或转岗跳板”这一认知,根据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目标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全面了解自身性格、专业结构、兴趣、特长等,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全面清晰的认识,确定职业目标。例如,若专业背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可朝思政课程讲师方向发展,若对与学生沟通感兴趣,则可朝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等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要不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在实现职业目标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发展。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辅导员提升对所处岗位的认同度,进而提高其职业忠诚度,从而使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人员趋于稳定,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得以提升。

3.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相关培训和竞赛,实现自我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辅导员工作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方法,较从前而言发生了变化。由于目前各高校尚未开设与辅导员一职直接相关的专业,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与其所从事职业关联性较小。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在培训过程中积极与公办高校和同类兄弟院校的同行交流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正视差距,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在完成日常工作和培训的同时,民办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各项职业能力竞赛,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比赛磨炼自身综合素质和表现能力,同时汲取其他院校参赛选手的优点,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4.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注重岗位创新。当前,辅导员工作已从传统经验型逐渐向专家型转变,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辅导员转变观念,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发掘创新点。比如运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开设个人公众号,集中展示工作成果,分享工作经验,为学生答疑解惑;创新班会开展形式,摈棄传统的说教式班会,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使学生在与辅导员互动的过程中,对班会的主题认识更加深刻;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加强学风建设,在督促学生提升专业成绩的同时,通过打造一系列品牌项目,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其集体荣誉感,进而提升班级凝聚力。总之,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善于挖掘资源,运用现代化的形式,围绕学生特点,开拓创新,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将工作落到实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积极投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完成事务性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科研,在完成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查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国内外时事政策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这无疑对辅导员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学校发布的各级各类课题和科研项目,积极申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以科研带动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强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在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时,使学生受益。

6.参与任教思政类课程,强化教师身份,实现专业化发展。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任教思政类课程已逐渐普及,有利于辅导员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辅导员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门或数门思政类课程进行任教,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注重自我能力提升,实现教学相长。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结合,不断挖掘所涉及领域的教育教学资源,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点面结合,既要注重普及化教学,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使自己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早日成为专家型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单德伟,强飚.再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实现路径[J].江苏高教,2015(6):141-143.

[2]冯绍红.专业化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势之必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43-145.

[3]金劲彪.民办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7):82-84.

[4]韩丽颖,杨晓慧.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4-28.

[5]洪海松,郭锦星.高校辅导员考核体系构建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8(17):83-86.

[6]陈珠琳,姚溱,林禄水.试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9(3):59-62.

[7]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41.

基金项目:

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题,项目编号:2017SJBFDY718。

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研究》系列课题,项目编号:2016SJD710188。

猜你喜欢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研究
辅导员队伍在独立学院发展中的作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