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学生的心灵寄人篱下

2018-09-21 11:11龙晓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味作文教学作文

龙晓飞

[摘 要]根据“语文味”主张“有我”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写“有我”作文。首先揭示了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学生将自我的心灵寄人篱下,作文“无我”,于是“有我”作文就有了产生的必要性;接着从“抒发真情,表现自我”“交流互评,分享感受”“倾吐心声,发泄情绪”三个方面描述了“有我”作文的三个乐趣;最后又从“有我”作文如何对待方法技巧谈了看法。

[关键词]语文味;作文教学;“有我”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09-02

深圳“语文味”流派的创立者程少堂老师给“语文味”最简单的定义是:所谓语文味,通俗地说,就是把语文课教得有趣些,有味些,好玩些。我认为这一理论极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把课上得“有味”,意味着教师自我的实现,正如他在《呼唤“文人”语文》一文中提倡的“执教者主体精神的张扬”。另外,“语文味”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因为上得有趣、好玩,目的就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主动性,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可见,“语文味”教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主张追求“有我”的境界。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有我”呢?根据“语文味”的理论,我尝试让学生写“有我”作文。

一、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有我”作文的必要性

就像生活中我们常受束缚一样,学生在作文时常常被教师所提供的一些技巧章法所限制;同时学生常使用“虚假”素材,这些素材或来自范文,或来自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他们往往东拼西凑,肤浅地罗列现象,由于“无我”导致作文情感的荒芜或矫揉造作。长期以来,学生写作习惯于被动的、应付的、应试的,似乎忘记了作文乃自我表达的需要。他们要么在方法要求的“牢笼”中呻吟,要么蹲踞在他人生活的“篱笆墙”下,心灵得不到舒展和放松。因此,学生对作文几乎无兴趣可言。作文的本来目的就是“我手写我心”,岂能让学生的心灵寄人篱下?

怎样才能“我手写我心”?对于初中生来说,对外部世界是不太能倾注其心的,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常会受到外界他人的左右,他们往往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我认为初中生作文素材应以自我生活为主,只有写“有我”作文,才能“我手写我心”,同时只有“言之有物”,才谈得上“言之有序”。当学生的心扉打开时,就会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学生在其中表达了自我,教师则增进了对学生思想与情感的了解。引导学生写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即写“有我”作文,这是我作文教学之“语文味”追求的一点做法。

二、“有我”作文之趣味

接下来从实践的角度具体谈谈“有我”作文给予学生的趣味,粗浅地列举几点。

1.抒发真情,表现自我

忙碌的学习生活,已使学生迷失了方向,甚至忘却了自我。于是,我把作文当做鼓励学生抒发真情、表现自我的一个方式,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回自我,一个真实的自我。

一个学生在“我多想——”的半命题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生活早已被母亲安排好了——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我睁开双眼,一天便开始了。干净的衣服整齐地放在了床头;卫生间中,母亲已经把温水备好,牙膏挤好;桌上的营养早餐冒着热气,让我不禁乱想:我妈是不是还要再来喂我呢?……在与同学的一次交谈中,他们兴冲冲地说自己会做什么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等,甚至有同學吹嘘会煲汤。当他们问我会做什么时,我憋了半天才红着脸说‘我会煮方便面,紧接着的是一阵哄笑……或许,几年后又有一个书呆子诞生了吧……我仅仅是想自己动动手而已。”片段中的“我”是个成绩优异的阳光男孩,透过作文,我们可以看出那隐藏在优秀外表下的内心是苦闷的、无奈的。在初三紧张的学习中,他并不是想去玩,而是想自己动手做事,这说明什么呢?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曾泯灭了他们多少激情呢?我们曾责备孩子偷懒不愿做事,现在他们是想干活却无处可干,这实在有些悲哀!这个孩子在成为优秀学生的同时,却被剥夺了成为自主独立的人的权利。在作文中,他流露出因生活能力的缺乏而产生的自卑,他希望在生活中也能成为优秀的人。如果不是通过作文,我们怎么能了解到这些,怎么能感受到同学眼中的阳光男孩其实并不快乐呢?

2.交流互评,分享感受

在写完作文初稿后,我让学生先交流互评,然后再修改。学生很喜欢看别的同学的作文,也喜欢教师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某个学生写的事可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某个学生抒写的感受可能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所以,学生品评作文,实际上也是在回味生活,每每这时,他们都会很惬意,于是这也成了学生对“有我”作文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当然,就写作本身来说,他们又会在交流中获得作文能力的提高。

“星期天下午,小祥来找我打篮球,这次妈妈直接同意了,但她还是要跟我一起去,我也只好答应了。到了篮球场上,我一扑而上,和同学们热火朝天地玩在了一起。这时,耳边传来了妈妈熟悉的声音:‘儿子,别打那么凶,小心受伤啊!‘哦,妈,我知道了。听了妈妈的话后,我渐渐放慢了速度,没了刚上来时的那股冲劲。打了一会儿,我和同伴们都感到热了,于是把外套脱了。这时,耳边又再次传来了那个熟悉的声音:‘儿子,外套千万别脱啊!天冷,小心感冒。哎,妈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学生听完这段文字后,不禁开怀大笑起来,不用说,大家都会猜到这是他们班长写的作文。班长不仅成绩好,还爱运动,人缘也好,男生特别喜欢和他一起打篮球。他在班里个儿最高,不过,倒像是个小男孩,因为他非常听妈妈的话,从不和妈妈顶撞,当同学嘲弄他的“没出息”时,他总是傻傻地笑,不予理会。所以在同学眼里,他也特别可爱,要知道除了他,可没有哪位男生会同意妈妈来“监视”自己打篮球啊!学生在分享他的作文的同时,也是在分享与他一起学习成长的乐趣。

3.倾吐心声,发泄情绪

有些内向的学生,不愿与人交流,常常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过他们毕竟只是初中生,还未脱稚气,所以有时会在作文中流露出自己的心声,尽管他们知道这样会暴露自己,但还是选择了这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并以此为乐。

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把心里的伤痛全都埋藏起来。在家里,面对父母时,我强颜欢笑;在学校里,因为害怕被别人欺负,所以把自己伪装得很坚强。渐渐地,我找到一个宣泄心中伤痛的办法——用小刀划破身体的某个部位,当我看到血流出来的那一瞬间,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因为不想被人看到我软弱的样子,所以才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这是个看起来有点玩世不恭、叛逆任性的女生,说实话她的作文令我惊心,令我悔恨。我想起一句名言:“一切残忍皆出自柔弱。”正因为她很脆弱,所以她才叛逆,才会用刀子划破自己的身体。我想当她把自己的心事诉诸笔端时,心里会得到些许安慰吧。当我们看到她的作文时,还不能意识到需要用爱去拯救她的话,那么教育就真的沦落为指导学生应试的“雕虫小技”,而非指导人如何做人,指引人走向幸福生活大道的有效途径了。

三、“有我”作文如何对待方法技巧

以上是从选材的角度,谈了“有我”作文的趣味。至于具体的方法技巧,不是不讲,而是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来讲。孤立地讲方法技巧,往往大而无当。《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一书指出:“单纯从方法技巧出发,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自己写作的时候未必用得上的框框、条条和抽象的概念。”再说学生未必能理解这些概念,我们不能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去衡量学生的能力,想当然地认为方法技巧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懂写作方法吧,但是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写好文章呢?显然不是。试想如果一个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会使用方法技巧来作文,那么他走上工作岗位后,写作能力不说是达到作家水平,也差不远了吧。可事实也非如此。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正如程少堂老师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公开课中所说:“写好文章呢,就要首先把句子写通顺,中心写明确,层次写清楚。”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作文教学的基础目标。可是,就是这些最基础的目标,对于教育并不发达的地区的学生来说,也是看似容易,落实起来难呀!

但不管是基础目标还是基本方法,我都是在鼓励学生寫自己真实生活的前提下,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在作文修改这个环节来落实的。在作文之前不作太多的限制,也不过多地灌输方法,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作文氛围,让学生放飞心灵,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让学生心灵寄人篱下;在作文之后,以该“雏形”为基础,实际联系理论,从语言、层次、中心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来规范文章并提高质量。所以,我所教的学生并不害怕写作文,因为只要写与自我有关的内容即可,随便怎么写,不用担心遭到质疑和批评。特别是作文初稿后的交流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大家都期待这样的作文课。

总之,“语文味”已成为我在教学上的追求,“语文味”的课堂充满着对人的尊重, 饱含着“人情味”,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是秉持着这个理念,主张写“有我”作文。正因为“有我”,学生才有话可写,才感兴趣。学生有兴趣写的东西,且不谈其他,至少可以形成一篇文章了;而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不甚了然,即使给他们提供再华丽的辞藻,再有用的方法,那也白搭,须知有许多方法是在反复的实践中自悟出来的。当然,“有我”作文也不是“招”之即来的,这里面包含着教师平时对学生生活的关注与提醒,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常联系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意识到自我的生活是丰富的,自我的心灵是可贵的。

[ 参 考 文 献 ]

[1] 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于漪,刘远.程少堂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语文味作文教学作文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