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2018-09-25 08:40程金海
关键词:腹股沟疝治疗效果

程金海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29例)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26例)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各项术中及术后指标对比均无典型差异(P>0.05);同时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各种术中及术后指标无明显差异,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关键词]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53.02

腹外疝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常见类型主要有腹股沟直疝、斜疝及股疝三种,尤其以斜疝最常出。以往临床上在治疗这一疾病时多采取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但这一术式存在着较高的术后并发症风险,且较易复发。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新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两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6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7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6.7±8.4)岁。对照组:男21例,女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7.3±8.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采取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沟管做一处5~7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腱膜后,不进行广泛分离,找出疝囊后将其置于精索内后部,提起精索与提睾肌纤维,由腹股沟管后壁及耻骨处分离。将预裁网片内侧端裁呈圆弧状,并与腹股沟管内侧端作为一体,使之固定于腹内斜肌、耻骨结节等组织内。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缝合切口。对照组:采取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采取常规消毒处理,麻醉后切口选择及寻找游离疝囊过程与观察组相同。若为斜疝,可于高位游离疝囊指导疝环部位得以充分显示于手术视野之下。对于小疝囊则不用采取横断处理,若疝囊较大则可在距离疝环处4cm部位结扎,固定在山环扣附近;若为直疝,则将锥形填充物置入直疝三角部位,并予以固定处理。游离精索在后方平整放置为成型网片,网塞外瓣及腹横筋膜及附近组织间断缝合固定。缝合切口采用无菌敷料覆盖。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②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各项术中及术后指标对比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经临床治疗后对照组出现了1例尿潴留、1例切口及阴囊血肿、1例血清肿、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出现了1例尿潴留、1例切口及阴囊血肿、1例血清肿、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当前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化发挥在那,各种新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手术也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对传统术式的有效改善。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还有着操作难度小、费用低的显著优势,并且能够防止多肌腱组织牵拉产生出高张力性,对于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效果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重点探讨了两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在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被应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各项手术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对比中组间无显著区别,在临床上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本文編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治疗效果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